《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262033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 拿到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主张,读后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 一、个人成长 他在书中说?写东西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最佳方式?,的确,很多时候,我也曾萌发一些不错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我先做着,待到有时间时我再来,往往被一些琐事打岔就搁浅了,最后不了了之。看来动手去把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就是在思考如何实施,写得过程就是最好的思考过程。这一行职业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师笔耕不断,不然只能停留在工匠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我还是应该坚持去写教学札记。也不要等到以后了,就从读这本书开始吧。也许,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2、。 二、教学主张 黄爱华的教学主张很多,粗粗阅读,以下几处印象较深: 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作为基础数学,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 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着真挚的爱,让后进生?体面?地坐下去。课堂中做到知情交融、教学相长。 三、教学体验 黄爱华老师把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他认为创造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提升个人魅力,才能经营好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书中黄爱华老师所提倡的?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不及的,更要向他学习的地方。数学知识的构

3、建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同时数学学习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思维过程,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对数学美的反映过程,从而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学习,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高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研读着他的一个个教学案例,不难看出黄老师利用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数学的课堂

4、上也充满了灵气,这样的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过这本书后,我有这样的感受,研读了这本书,胜过了我十年的教书生涯,这本书是宝贝呀,这不经让我想到一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黄金屋?。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心得 xx年十月份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黄爱华、吴正宪、华应龙等大家的课堂实录和精彩报告,并挤进人群购到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平时,我常常会认真品读,慢慢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 全书共五篇,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

5、“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这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 通过这本书,我慢慢了解了这位偶像的一些情况: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曾两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十多次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受到全国小学数学界著名专家教授的一致赞誉;他笔耕不止,不到30岁就有百万字的专业著作面世,他编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多次再版印刷,成为教师们争相抢购的“掌中宝”;他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专业网站-“华博士小

6、学数学热线(.)”,创下了创办不到两年点击率就突破百万人次的记录?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文化底蕴 在第一篇“我的成长之路”里,第4页“我的宝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句是“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黄老师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他深钻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书成了黄老师的宝贝,每当他能借到教育专著就如获至宝,他曾经三个星期内读完一本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并写下近十万字的笔录。还有一次他发现同事桌上一本200多页的好书,同事说“借你一晚吧”,他那晚竟然看到了凌晨四点,作了详细的记录。正是黄老师这种不知疲倦

7、、如痴如醉的读书精神,才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接受着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二、智慧课堂 第二篇“我的教学主张”是本书的重点,阐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直观操作、开展竞赛?黄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生命的活力,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让别人看到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紧密联系生活 在年、月、日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但出现奶奶的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极其罕见,

8、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性情,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自觉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在我们看来,这个小环节很平常,可能想到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课堂中,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很深的研究。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把生活与数学有效的联系起来,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是不行的。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旨是要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生活中随意的一件事情都能成为黄老师数学课堂中的有趣情境,让他的课堂掀起高潮。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课前黄老师和学生的谈话就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推荐当地的土特产,慢慢就引到黄酒上去了。

9、同学们身边的东西能进入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可想而知。这样的课还有很多很多,如圆的认识、循环小数、24时记时法等等。 3、学生充分探究、讨论、表达 “任何一条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而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需要沉静的心智活动。”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要自主探索、要亲身实践,要合作交流。例如“游深圳野生动物园”里设计了“价格计算单”,“三角形的高”里设计了“看谁先摘到花”,“给老师出谋划策”里设计了“装修方案”通过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这样的数学课堂给我们一个启示: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

10、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真的是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在黄爱华老师的智慧课堂里体味着数学课堂的魅力,跟着他走进智慧的数学课堂,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和快乐。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在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中,开篇谈到他的成长之路,黄爱华闲暇时光大部分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他说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与所不为。他每年至少读五本中外教育名著,并养成了做阅读笔记的习惯。黄爱华所创设出的一节节精彩的课堂,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让他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呈现出别样的风采,他认为思考不应该是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随时随地

11、地自然发生的事。他说写作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最佳方式。黄爱华用他的坚持与思考,成就了属于他的数学课。而他也在提醒我,“笔耕”是促进自己再思考的最佳方式,“笔耕”可以让我们反思所得所失、总结今天和昨天,思考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这本书中,最给我启迪和影响深刻的是他的教学主张。针对教育,他主张教育应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与技能上;在教材应对上他主张要全面盘活,全方位优化教学资源,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要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数学课堂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在他的课堂上自主的探索、勇敢的实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课堂”,有生

12、命活力的课堂。 对于数学教学,他强调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主张课堂上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更要有全情的投入、激烈的争锋,课堂不仅仅使学生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要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黄老师还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众多细节的演绎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关注细节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在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中,让我思悟更多的是他的课堂实录,不同的课型,节节侧重点不同,节节精彩,引导你如何上出活的数学课堂,仔细品位黄老师的每一节课,他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操作方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升华。黄爱华的的数学

13、课有趣有创新有活力,扎实而有效,他的课堂教学博采众长,自成一格,耐人寻味,他是一位真正的名师,是我抬头仰止、永远学习的榜样。 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只有具有创造力的老师才能教出创意无限的学生?郭庆谊xx.2.27 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宝应县城中小学王新甫 每次出去听课或参加培训,不少专家教授经常提到黄爱华及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令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黄老师的“智慧课堂”。 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教学主张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实录。全书分成五个章节,第一

14、章为成长之路,叙述了黄爱华老师从幼年时期的“小老师”到如今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第二章为我的教学主张,详细地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主张;第三章则是课堂实录与点评,里面载录了黄老师的优秀经典课堂教学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我们解说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第四章是专家评说,汇集了九位专家对黄爱华老师的评析;而最后一章是人物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本书,我采取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了“我的成长之路”及“我的教学主张”部分,而其余部分泛读。下面就黄老师的“我的教学主张”,谈谈自己的浅读感想收获。 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p24)。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

15、现行的体制、行政体制、班级人数及学生权利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并不高,其扮演的课堂角色仍多为是遵从者的身份。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举例子,学生照着做。如此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就如“参观博物馆”,沿着老师讲解的“由此前进”的路标一直走下去,参观者(学生)对于参观的熟悉的内容不看不行,因为讲解者(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而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想多看看也不行,因为讲解者带着队伍又到前面去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书中,黄爱华老师(收藏,:)提出“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p25)。这与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大众化数学”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大众化数学,即是“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25)。“就是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p25)。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