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619324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煤工作面突发大面积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火灾事故1.2 事故发生区域:露天煤矿坑下煤工作面火区多在边帮1.3 危险性分析煤工作面着火多发生在春季4、5月份,夏季7、8月份。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可燃性热源和氧气根据引燃物的不同,分为自燃起火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和引火源内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和可燃物氧化后热量聚集。煤炭自然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露天煤矿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污染环境、对煤矿的正常生产及矿场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特别是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受损,人员受到伤害,同时也造成煤炭资源损失。1.4

2、煤工作面着火前征兆1.4.1 露天煤矿坑下煤工作面暴露时间超过3-6个月煤炭自然发火,发热、冒白烟。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温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冬天冒白色热气,夜晚发出红色火光。1.4.2 总结煤炭自燃的征兆是:先来气(水蒸气)后来味(煤油味汽油味和煤焦味);先发汗(水珠)后发干(温度升高后水分被蒸发);不是着火,就是冒烟1.5 煤工作面着火可能引发次生、衍生事故 煤工作面着火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可能引发采掘设备发生火灾,煤层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引发边帮稳定性。2 应急工作职责2.1 火情发现人2.1.1 发现火情,立即向综合调度室进行汇报。同时通知附近人员,利用现场扑火工具,进行先

3、期灭火工作。2.1.2 现场调度立即通知工程车队队长、外委施工单位安全经理,调集水车前往着火地点,并迅速赶到着火地点查看火情和组织扑火。2.2 火灾区域人员2.2.1 立即组织设备撤离,保护好设备不受火灾威胁。2.2.2 在火灾出其参与灭火工作。2.2.3 采取措施,隔离火灾区域。2.3 安全巡检人员2.3.1 接到综合调度室通知后,立即赶到着火地点,检查火灾区域周边安全状况,受到火灾威胁的人员、设备组织撤离或进行防护。2.3.2 在火灾现场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牌,对现场扑火人员进行安全监护,火灾现场威胁到扑火人员安全时,组织人员、设备撤离救援现场。2.4 其他工作人员2.4.1 听从现场调度

4、指挥,服从调遣。2.4.2 协助抢救伤员。2.4.3 运送抢险人员、物资。3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事故报警 (1)当发生坑下煤工作面火灾事故时,任何部门和个人应立即向综合调度室报告(报警电话*)。 (2)发生坑下煤工作面火灾事故发生时,职工应马上向当班班长报告。当班班长第一时间应向综合调度室报告。(3)综合调度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各坑下煤工作面火灾事故应急小组。3.1.2 应急启动(1)总指挥或副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清楚事故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并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局部或全部停工的决定,并立即开展救援。(2)安全检

5、查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对火场周围进行检查,当火势危及到附近人员、设备时,应迅速组织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警戒保卫组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加强警戒,疏通安全通道,为紧急救援队伍提供出有利条件。(4)抢险急救组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对受伤人员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同时尽快把着火区域易燃物品转移到安全部位,防止火势蔓延。(4)通讯供电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负责抢险设备供电的安装,并配合其他应急小组开展工作。(5)快速扑火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情况,连接好消防带,做好随时

6、灭火的准备工作。如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开始蔓延时,消防组应迅速启动消防车灭火,并根据火情发展情况,由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向外部请求支援。3.1.3 应急救援接应发生火灾事故后,如有人员伤势较重,应急办公室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警戒保卫组,保证应急救援通道畅通,同时指派专人到公司大门口接应急救车辆,引导急救车辆,快速达到火灾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3.1.4 事故扩大应急(1)接到火灾事故发生的报告后,应急办公室按工作程序对险情做出判断,初步做出相应的相应级别:火势较小,停止火灾现场生产作业,由调度长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响应级别为级;火势较大,由蔓延的可能性,停止采区内一切生产活动,由

7、副总指挥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响应级别为级;火势呈蔓延趋势,需要外部支援时,总指挥下达全矿停产指令,并由总指挥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响应级别为级,必要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时,总指挥下达全矿停产指令,并由总指挥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响应级别为级,必要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2)当事态超出本预案响应的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立刻扩大应急响应。根据事故发展和应急处置效果,响应级别可随时扩大。(3)直接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扩大响应程序和请求社会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人员救护(1)火灾现场人员衣物

8、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其他非易燃物覆盖全身灭火,受伤部位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采用蛮力撕扯伤处衣物,避免二次受伤,伤处用消毒纱布覆盖,进行现场救治,伤情严重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送往医院救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3.2.2 工艺操作(1)灭火器使用方法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

9、灭火器。 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除掉铅封。 拔掉保险销。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在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2)消防水带使用方法检查水带及接头是否良好,如有破损严禁使用。向火场方向铺设水带,避免扭折。将水带靠近消火栓端与消火栓连接,连接时将连接扣准确插入滑槽,按顺时针方向拧紧。将水带另一端与水枪连接(连接程序与消火栓连接相同)。连接完毕后,至少有2人握紧水枪,对准火场(勿对人,防止高压水伤人)。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至最大,对准火场根部进行灭火。3.2.3 事故控制(1)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周边可燃物撤离至安全地点,如火势

10、较大或呈蔓延趋势,指挥采装设备撤离该区域。(2)指挥现场采掘设备,对外围火灾采取隔离方法进行火势控制,防止火灾蔓延。(3)指派专人在坑下各路口、边帮地带设置警戒线,防止其他人员、车辆误入火灾区域,发生次生事故。(4)现场人员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应站在上风侧,防止中毒,如火势呈蔓延趋势,立即撤离出火场,等待应急小组人员支援。(5)应急小组人员达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前,应检查防护用品佩戴是否齐全、正确,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威胁应急人员安全时,下达撤离命令,等待专业消防队进行支援。3.2.4 火灾扑救措施 (1)火灾区域人员用现场灭火器灭火,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防止中毒。(2)利用采掘设备对着火点进行

11、隔离灭火。(3)应急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快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赶赴火场,同时调集消防车在5分钟内到达火场,开展灭火工作。3.2.5 现场恢复(1)现场指挥下达应急结束指令后,由综合调度室指挥设备清理现场,对发生火灾的煤炭进行清理,运送至安全地点,防止死灰复燃。同时指挥设备对煤工作面进行恢复处理。(2)警戒组在接到应急结束指令后,撤出警戒线,交通管制结束,恢复交通。(3)各应急小组组长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应急救援物资,无误后依次撤离现场。(4)火灾扑灭火,现场设专人监护,防止死灰复燃。(5)应急指挥部确定已消除火灾危险或扑灭火灾后,下达恢复生产指令。3.3 事故报告3.3.1 信息

12、传递(1)*电话:*负责人:*(2)*电话:*负责人:*(3)*电话:*负责人:*(4)*电话:*(5)报警负责人:* 电话:*3.3.2 事故报告要求(1)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事故时,应立即向综合调度室进行汇报,同时向当班班组长和部门领导进行报告。(2)综合调度室接报后,立即向带班领导进行汇报,并根据带班领导指令,进行信息传递。(3)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矿长应在一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呼伦贝尔煤监分局进行报告。(4)报警人应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3.3.3 事故报告内容(1)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2)事故类型(3)有无人员伤亡。(4)有无二次险情发生的可能性。(5)事故严重

13、程度。(6)人员的抢救以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7)是否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救援工作;报告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4 注意事项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防护器具必须佩带合格产品,并保证佩戴的正确性,防护器具不可轻易摘取,应急事件结束后应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4.2 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合相应抢险救援器材,器材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并熟练操作。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场处于事故、事件的地区及受到威胁地区的人员,在发生事故、时间后应根据情况和现场局势,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正确、

14、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事故、事件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尽快组织撤离。4.4 现场自救和呼救注意事项在自救和互救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严禁个人擅自行动。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人员抢险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的规定,以防止事故扩大。4.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注意事项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临床急救经验并取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参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毒设备的穿戴和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请求外援。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恢复生产问题。 4.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及时联系我矿兼职救护队,如有重大事故发生联系与我矿签订救援协议的大雁救护队。 5 附件5.1 应急人员联系方式机构姓名电话固定电话总指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组*警戒保卫组*5.2 应急物资装备名录类 别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