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259107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篇:6的乘法口诀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更多相关范文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的乘法口决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xx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 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增强自主学习和与 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

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挂图、口诀卡 课前自学: 自学教材第71页的内容。 观察并思考: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 尝试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哪一句口诀容易记?哪一句口诀难记?记下来,想办法记住它。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你能动手摆一摆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后,指名演示。 3.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3个呢??摆8个呢? 出示: 交流课前填写结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几个8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编写8的乘

3、法口诀 1.你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内展示课前自己编写的口诀,说说自己是怎样编写的。 全班交流,核对口诀编写的正确性,纠正错误写法。 2.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哪一句口诀容易记?哪一句口诀难记?同桌互相交流记忆口诀的经验和方法。 3.全班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学习活动二:记忆口诀 1.自由背8的乘法口诀,齐背;师生对口令。 2.“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 观察比较每组的三题的得数为什么相同?从左往右看,说说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3.第2题 你能用你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写吗? 三、精讲点拔 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记忆有难度。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相邻两句口诀

4、之间相差8,所以我们先记住一些容易记住的口诀,再根据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来记忆其它口诀。大家不仅要能按顺序背口诀,还要打乱背口诀。只有熟记口诀,才能更好地应用口诀。 四、运用提升 1.“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两人按要求进行活动。一人说口诀,另一人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师生合作开展练习难记忆的口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2.第4题 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计算后,选择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用的哪句口诀。 3.第5、6题 学生明确图意后,说说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列式解答,同桌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4.第7题 学生独立填空。 指名说得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用了哪

5、一句口诀。 五、达标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2.布置作业。 熟记18的乘法口诀 谁的花儿开得艳。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xx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经验,在计算和比较中自主掌握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初步形成相应的计算 技能。 2.让学生用刚学习的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计算的实际应用 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计算和比较中自主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

6、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口诀卡 课前自学: 自学教材第73页的内容。 把下面的口诀说完整。 ()八二十四五()四十四()三十二 ()八十六()八四十八七()五十六 口算:427305183244 122217366355 思考:口算时是怎样想的?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记下自学时遇到的难题。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交流学案: 把下面的口诀说完整。 ()八二十四五()四十四()三十二 ()八十六()八四十八七()五十六 口算: 427305183244 122217366355 小组核对填法,交流想法。 2.背18的乘法口诀。 3.谈话引入课题: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探

7、究、精讲点拨 学习活动一: 1、小黑板出示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计算每组除法式题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可以根据已知积的一道乘法算式直接写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2.第9题 你能根据一句8的乘法口诀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同桌互相合作,一人出口诀卡,一人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3.出示:8=8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述。 三、运用提升 1.第10题 让学生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计算。 集体核对。教师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指导他们分析原因并要求及时订正。 2.第11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题,说说有什么

8、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醒学生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学生口算后,交流答案,说说分别用哪一句口诀。 3.第12题 让学生弄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四、达标作业 1.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布置作业。 “争星”游戏,在1分钟内完成得又对又快,就是“计算之星”。38+8=68+8=58+8= 48=78=86= 84=87=68= 328=568=488=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8=88=648=25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

9、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

10、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长度单位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 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

11、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

12、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 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

13、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 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 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