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258950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论语 尚书 李商隐集 浮生六记左传白居易集随园诗话孽海花 东周列国志杜牧集 古文观止礼记 诗经晏子春秋孟子唐诗三百首 国语诗品 李白集老残游记 幽梦影三略 官场现形记孝经 红楼梦吕氏春秋 周易族聚落宋词三百首 战国策文心雕龙 杜甫集包公案 菜根谭西游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大学 陶庵梦忆汉书 荀子花庵词选 人间词话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xx-02-2007:49 一、儒学类 周易(上古伏羲) 论语(春秋孔子) 孟子(战国孟轲) 大学(西汉戴圣) 中庸(西汉戴(:)圣) 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等) 二、史书类 尚书(春秋孔子) 春秋左传(鲁左丘明) 战国

2、策(西汉刘向) 史记(西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三、释道类 老子(春秋李耳) 庄子(战国庄周) 四、兵书类 六韬(西周姜望)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鬼谷子 三略(黄石公) 三十六计 四、处世类 三字经(宋王应麟) 百家姓(宋佚名) 千字文(梁周兴嗣) 经世奇谋(明俞琳)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 菜根谭(明洪应明) 呻吟语(明吕坤) 增广贤文(清周希陶) 六、诗文类 诗经(西周佚名) 楚辞(西汉刘向) 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选)宋词三百首(清上疆村民选)元曲三百首(姚崇选) 古文观庄(清吴楚材、吴调候)焚书(明李贽) 七、戏曲类 西厢记(元王实甫)

3、牡丹亭(明汤显祖) 桃花扇(清孔尚任) 八、医学、方术类 黄帝内经(上古太古真人)渊海子平(宋佚名) 黄帝宅经(佚名) 冰鉴(清曾国藩) 摄养枕中书 九、笔记、文论类 山海经 容斋随笔(宋洪迈)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诗品(南朝梁钟嵘) 人间词话(清王国维) 十、语言文字类 说文解字(汉许慎) 十一、政书类 帝鉴图说 臣轨(唐武则天) 三事忠告(元张养浩) 十二、小说类 历史演义类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水浒传(明施耐庵) 说唐(清无名氏) 荡寇志(清俞万春) 禅真逸史 侠义公案类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明安遇时)狄公案 于公案 乾隆游江南 三侠五义(清石玉昆) 五鼠闹东京

4、七剑十三侠(清唐芸洲)神魔志怪类 封神演义(明许钟琳) 西游记(明吴承恩)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言情世情类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 情史(明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型世言(明陆人龙) 剪灯新话(明瞿佑) 子不语(吸瞿佑) 剪灯余话(明李祯) 红楼梦(清曹雪芹) 祷杌闲评 才子佳人类 好逑传(清撰人不详) 双和欢(清青心才人)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 五美缘 玉娇梨 林兰香 蝴蝶缘 绣球缘 雪月梅 十二楼 金石缘 狭邪类 花月痕(清魏秀仁) 遣责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沃尧)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5、 孽海花(清曾朴) 老残游记(清刘鄂)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审美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等。古典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读者看后感觉如亲眼所见,对号入座,现实生活中却又寻不出这个人来,真可谓把人物写活了。其写法如下: 一、以貌写神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想极俭省的写出一个人来,最好是写他的眼睛”。俗话说:“眼睛心灵的窗口。”如写王老师“大眼睛,双眼皮,黑溜溜的眼珠,仔细一看,她的眼睛还会说话呢。”活画出人物的善解人意。 再从水浒传中找一个例子。描写

6、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如“武松怒杀西门庆”中,介绍武大郎是这样介绍的:“这武大郎身长不满五尺,清河县人,人们见他生得短矮,给他起个诨号,叫做“三寸丁谷树皮”。将猥琐、短小的武大郎活画在纸上。 二、以动传神 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表现出来。 如写实的作品儒林外史中范进考中了秀才,他的老丈人“提着一根大肠和一瓶酒走来”,可见他丈人的屠户身份。见着范进,劈头给他一顿教训,说是给范进贺喜,可他自己吃光了大肠,喝光了酒走的。 当范进要去考举人,没有盘缠去向丈人借时,他丈人又骂了他个狗血喷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当范进中举后,他丈人这回去贺喜,满嘴恭维话,对范进

7、的称呼也变了,称呼他“相公老爷”了。而且范进给了他六两白花花赏银后,他“笑眯眯低着头走了”。范进在庙前乐疯了,被他老丈人一巴掌打醒。由于疯时满地打滚,起来时衣服下摆都是褶子,往回走时,“他丈人在后面扯了几十下”,将这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嘴脸活画了出来。 再比如聊斋志异中描写空灵的狐狸精婴宁时,通过她每次出场都变换拿着不同的花,和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在当时世俗观念严重的清朝,将一个不受世俗约束的清纯、娇憨、率真的女孩形象刻画在读者眼前。 三、遗貌写神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千变万化,人物形象个个活灵活现。有些人物,并不写外貌,看似写的不真实,却能从中看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如三国演义中“空城计

8、”,有人认为不现实。说司马懿多少万大军兵临城下,在几十米远的城头,能看到诸葛亮抚琴,难道司马懿不会派个神箭手,一箭把诸葛亮射倒。或者派个先遣队进城去打探虚实。其实小说是虚构的,可能是别人做的事安到了诸葛亮头上,目的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再如聊斋志异中的“红玉”活脱脱一个侠骨柔肠的侠女形象。红玉这个狐仙,在和秀才相如交好的情况下,由于相如父亲不同意,红玉便给他介绍一个品行端方的卫家女子,幷赠相如白银四十两做聘礼。后来相如妻死子丢,父亡家破,红玉又携相如和卫家女子所生儿子福儿来找相如,帮助相如成家立业,功成名就。又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那一段。林黛玉在山坡那边葬花吟诗,宝玉在这边山坡就能

9、听见,而且一句句落在耳中,记在心上。有人又说不现实,什么人能那么过耳不忘。这又是小说中的虚构。是为了表现黛玉借花喻人,感怀伤世。“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去”正体现了黛玉在人世间遭受冷嘲热讽,寄人篱下,“风 刀霜剑严相逼”的处境,因而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黛玉冰清玉洁、高洁的本质。这就是不描写人物外貌,却从字里行间中读出人物的风骨来。 中国古典名著 1.fourclassicalchinesebooks thedreamofredmansions journeywest/chineseodyssey/fourmenandonehorse/pilgrimagetothewest watermarg

10、ins/allmenarebrothers/105menand3women/outlawsofthemarsh theromanceofthreekingdoms/annalsofthethreekingdoms 2.四书: 论语:theanalectsofconfucius孟子:thewordsbymencius大学:thegreatlearning 中庸:doctrineofthemean 五经: 诗经:bookofsongs 尚书:bookofhistory礼记:bookofrites 易经:bookofchanges 春秋:springandautumnannals 3.others

11、孙子兵法:mastersunsartofwar 黄帝内经:innercanonoftheyellowemperor 史记:recordsofhistorian 战国策:stratagemsofthewarringstates 资治通鉴:historyasamirror 本草纲目:pendiumofmateriamedica 封神榜:apotheosisofheroes离骚:thelament 聊斋志异:strange scholarsstudio talesofa 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策 最先接触战国策的时候是在初中,当时是在同学家看到有一本白话文的,出于好奇,借来看了一段时间。但由于

12、当时知识范围和兴趣的有限,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到最近,报了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后,竟然又可以用文学、历史等多个角度读它,然后我在网上找了原文和介绍看了一下,使我对它又多了解了一些。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依次分国家编写的。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读战国策,我们会发现,众多的游说辨士都具备了两种游说本事,这就是道理游说和道理说辨。前者不辨,以道理说服为主;而后者说辨,以道理辩论为主。其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道理推理性极强,而后者的说辨逻辑性极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