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57825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xx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工程 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设计题目:黄岛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优化设计9研究背景: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地区都新建或改建了大批的客流量大、设备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的汽车站,对繁荣城市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汽车站是比较特殊的公共建筑,人流集中,乘客携带行李,车辆数量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燃烧速度快,火灾温度高,产生大量烟雾和毒气,加之汽车站内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可燃物较多,电气线路繁多,火灾危险性大且发生火灾后人员疏散的难度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甚至更多汽车站发生火灾时,安全出口被人为的堵死,造成安全通道的不畅通,导致大量的乘客人员不能及时逃生。

2、同时,乘客及工作人员的遇难心理分析和行为分析同样重要,在遇到火灾的紧急情况下,由于车站内人员年龄跨度大,受教育程度不一样,给疏散带来一定难度。如果人员缺乏引导并且在不熟悉出口方向的情况下慌乱逃生,不仅耽误了逃生的最佳时间,并且由于火灾造成的烧伤中毒会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疏散楼梯或安全通道等疏散设施,快捷、迅速、并且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这就是所谓的安全疏散。国内外现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各种建筑内频繁发生的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安全疏散问题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针对安全疏

3、散问题进行研究。二十世纪七十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疏散问题进行研究的各位学者主要是针对火灾等事故中人员的逃生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着诸多学者对于人员安全疏散问题准确性的渴望,疏散演习成为了获得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人们演习时现场气氛与真正的事故现场不同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疏散演习等方法并不能非常准确的模拟人员逃生现状。但是自从1985年以来,计算机技术开始日趋完善,各类仿真模拟软件也得到开发,学者对开始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软件对事故发生时的人员逃生规律和行为进行模拟。在计算机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以加拿大的Pauls,前苏联的Predteche

4、n和Mitchell以及英国的J.J.Fruin等学者为代表的诸多国外专家们通过调查演习等方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注:各部分内容均可另加附页法获得了大量有关于行人的步行速度和行客流的出口流动系数的变化关系等相关数据,并且通过大量的计算给出了计算疏散时间的经验公式。虽然这些疏散时间的经验公式参数有着计算简单快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由于这些经验公式并没有考虑到人员进行疏散的周围密度发生变化时对行走速度产生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有极大可能发生的拥堵现象,因此准确性并不如人意。 而由于我国在安全疏散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期我国对火灾事故的逐渐重视,才出现了一些研究。2001年,

5、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景炎对候车周期内的动态分布的研究,并推算出站台宽度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图表;2005年,徐尉南与吴正对不同车门处上下车人数的研究,验证了其分布不均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候车区域靠近车门处客流速度-密度的一维与二维数学模型;2009年,曹守华对地铁乘客交通特性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展开了分析,建立了乘客个体的步频、步幅、步速基本特性间的关系模型。北京交通大学的黄启友以群集流理论为基础并通过网络疏散模型的研究,对地铁环境下的行客流进行了多处的观测和分析,建立了疏散模型,为地铁事故下的安全疏散提供了依据;西南交通大学的刘洁对地铁站超大客流的疏散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地铁超大客流疏散瓶

6、颈的时间模型,为地铁超大客流疏散提供了依据;北京交通大学的王理达对地铁人员的疏散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地铁车站微观离散仿真模。随着人员疏散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编制的人员仿真疏散软件可以使我们对疏散客流在建筑物内部的移动进行直接模拟,直观的观察到在不同时刻的疏散情况差异,同时可以得到行人从建筑物内逃出建筑物的疏散时间。据统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国内外诸多研究机构开发出大约22种用以描述建筑内部行人疏散特性的疏散模型软件,例如Legion, Simulex, Steps, Exit89等疏散软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Helbing的社会力模型和Pro.Okazaki磁

7、场力模型。这些疏散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在进行疏散时建筑物内部的人员逃生时的对疏散路径的选择,但是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早期的疏散仿真模拟软件主要用于理论层面的研究,比较完善的软件则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紧急疏散的仿真。由于地铁车站的内部建筑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不同区域的速度及人流密度关系曲线不具备规律性,直接用己有的仿真软件仿真地铁车站内的乘客疏散过程还有待完善,这也是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所在。二、 课题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基本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黄岛汽车站的安全疏散设计,是根据汽车站建筑及使用的特性设定火灾条件,针对火灾的特点,对火灾状况下的人员避难心理及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以及现场实地调查数据

8、整理分析,确定汽车站内疏散人数,安全疏散时间等;探讨按照汽车站的安全疏散路线,并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合理的安全出口的个数、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标志、消防应急照明;最后编写完善的安全疏散设计方案。重点难点:1.人流量,车流量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 2.安全疏散路线的制定。三、 研究方法及成果形式1.查阅文献资料;2.到黄岛汽车站现场进行调研,结合现场情况和布局图进行分析:1)运用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提出的疏散方案要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撰写论文要求字数在1.5万字以上,论文格式必须符合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计算机打印。四、 论文提

9、纲基本内容:1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介绍 1.3.1研究方法介绍 1.3.2研究技术路线2 汽车站发生火灾事故的分析 2.1汽车站发生火灾事故分析 2.2汽车站火灾事特点及原因分析 2.2.1汽车站火灾事特点 2.2.2汽车站火灾事原因分析 2.3汽车站火灾事火灾的危害 2.3.1火灾生产的有毒气体的危害 2.3.2高温的危害 2.3.3烟气的危害 2.4火灾疏散失败可能事故树分析 2.4.1事故树分析方法概述 2.4.2建立疏散失败事故树 2.4.3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分析 2.4.4结构最重要度分析 2.5火灾发生地点的分析 2.5.1

10、易发生火灾地点分析 2.5.2火灾危险地点分析3 出现火灾时人群的行为分析 3.1车站工作人员火灾行为过程 3.1.1值班领导反应行为过程分析 3.1.2普通职工的反应行为过程分析 3.1.3车站工作人员防火运行反应图 3.2火灾紧急疏散旅客的行为特征 3.2.1旅客特征对疏散行为的影响 3.2.2旅客疏散行为分析 3.3研究在火灾中人员心理和行为的意义4汽车站现场调查及问题分析 4.1黄岛汽车站位置具体介绍 4.2统计方法的介绍 4.2.1统计方法的分类 4.2.2统计方法的选用 4.3现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4.3.1车站内人流量信息采集 4.3.2车站内车流量信息采集 4.3.3外围车流、

11、人流分析 4.4数据分析及推算5 汽车站安全疏散设计 5.1疏散时间的确定原则 5.1.1可用疏散时间的确定原则 5.1.2所需疏散时间的确定原则 5.1.3汽车站火灾安全疏散准则原则 5.2黄岛汽车站疏散时间的计算 5.3 黄岛汽车站疏散路线的确定 5.3.1黄岛汽车站平面图 5.3.2黄岛汽车站疏散分区划分 5.3.3黄岛汽车站疏散路线图的确定 5.4疏散方案的设计考虑的其他因素 5.4.1疏散人员行为对疏散带来的影响 5.4.2汽车站环境对疏散带来的影响 5.4.3火灾事件位置不同带来的影响 5.5.疏散时间验算 5.6黄岛汽车站疏散方案 5.6.1疏散路线 5.6.2疏散管理人员的配置

12、 5.6.3疏散标志及应急照明的设定 5.6.4疏散广播的确定 5.6.5残疾人通道的设立 5.6.6疏散出口的考虑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展望致谢参考文献五、 计划进度015.3.302015.4.12 收集并借阅查询与论文相关设计资料,完成本论文的开题报告,并上交指导教师进行修改。2015.4.132015.4.19 根据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修改的意见,对开题报告进一步完善,并完成开题报告的定稿。2015.4.202015.5.10 根据开题报告设计方案和具体技术路线的思路,完成论文的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进行修改。2015.5.112015.5.31 根据指导老师对论文初稿

13、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的欠缺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完成论文第二稿、中期检查和中期答辩。2015.6.012015.6.21 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按青岛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毕业设 计要求,完善论文内容、规范论文格式,完成论文终稿, 准备论文答辩。六、 主要参考文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2 李嘉华,王月明,雷劲松.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1).3 肖国清.建筑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方式及其控制研究C.建筑物性能化防 火设计方法与评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4 胡忠日.安全疏散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J.消防理论研究,2001.5 胡清

14、梅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人群拥挤机理及群集行为特征的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6 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 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 严余松,李文新客运站高峰期运输组织优化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4.9 闫金花大型商业建筑安全防火系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2005(5).10 何字强,毛保华,宋丽莉大规模客流条件下铁路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 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1 宁宣熙堵塞流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12 马锐我国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研究D重庆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05(04).13 ZFang.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wd Density And Movement VelocityJ.Fire safety journal 38,2003.14 Wei Yi,Liner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