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52001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

2、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

3、有第二个。”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

4、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B. 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

5、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C. 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人中国。D. 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B.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C. 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D. 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丝

6、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开展,后来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B. 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个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C. 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D.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答案】1

7、.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A项,原文“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是将这个名字镌刻到历史的书卷中,而不是“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C项,“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卜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错,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为了论

8、证“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这个观点的。【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点睛:此类题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

9、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10、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神父回答:“不,我有事。”“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

11、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

12、述,务请鼎立协助。”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肯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

13、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B.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C. 玛兰被珀蒂帕

14、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D.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5.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A项,“这是他回报的方式”,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出于虚荣心,想炫耀自己的权力;B

15、项,“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下文”;E项,“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不是“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应是心虚、难以启齿。故选C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玛兰的形象,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紧抓住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情节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来认识人物形象。如从玛兰成为“行政法院参事”之后的一系列语言和动作,第四段中有“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等内容,可知玛兰“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是出于虚荣心,可见玛兰是伪善的,是爱慕虚荣的。而帮助老神父这件事,则可以看出他热心却没有原则的特点。而之后面对报纸的报道,和珀蒂帕的批评所表现出的动作和说的话,则可以看出他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形象特点。【点睛】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其形象特点;第三,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第四,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侧面交代或评价等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