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509461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卷 阅读题(7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林 木目前中国画界有个悖论让人十分好奇。一方面,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的倡导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写意画早已陷入困境。目前的一些展览,工笔画的参展及获奖作品数量绝对在写意画之上。又如在面对现实的一些创作领域,大写意更显尴尬。20世纪以来对中国画的历次批判,其实矛头主要是冲着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去的。不论康有为、鲁迅还是徐悲鸿们,批评的都是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而对工笔画不仅没批评,评价还很高,尤其对以宋画为代

2、表的中国院体工笔画系统反倒有极好印象。不仅当时的中国知识精英是如此看,国外的学者也这样看。正因为写意画目前的窘境,所以倡导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呼声不绝于耳。尤其是一些强势人物对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的倡导,更使这个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个焦点现象。写意画的窘境其实是与对写意画的认识直接相关的。如写意画就是“写”,而“写”就是“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线条入画,尤其是以行草书入画。不仅当以如此线条入画,还当以水墨为之。这样,大写意画语言的套路就定型了:急速的行草书法中锋式线条加水墨入画,这是写意画的笔墨套路。写意尤其是大写意当然还不能画得太实,必须简。岂不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3、”么?八大山人已是榜样之榜样,你还敢画实画繁么?于是简笔造型是又一套路,一些大写意画家画得儿童画一般,技巧全无。写意画还有题材套路,其中又以传统文人画之“四君子”梅兰竹菊为千年不易之“母题”。千年以来,成千上万的画家迷恋简笔造型,画同样已成套路的相似性的题材相同的母题,怎么可能不相似不雷同!就算是龙虾珍贵,天天吃顿顿吃也会吃倒味!今天的水墨大写意就好像是我们国画界的“龙虾”!画界吃腻了“龙虾”时,当代工笔画横空出世:你用急速的行草用笔,我用严正的楷书用笔;你儿童似的简笔造型,我则严谨的写生写实;你天天画千年不变的传统母题,我画天天看到的丰富无比的现实生活;你用单纯至极的水墨,我用千变万化的色彩

4、;你总是老气横秋的古典意趣,我幅幅生气勃勃的现代情感倡导写意画的人总把写意或大写意当成中国画的本质,所以他们的倡导总是义正词严。对中国绘画来说,通过主观表达的需要主观化地改造对象以应表达的“意象”才是中国绘画体系的核心。这样,宫廷表达的富贵意象成为院体画工笔画,宗教表达的神圣意象成为宗教画,民间表达的吉祥意象成为民间画,文人表达的超然意象成为文人画各路数的传统绘画中还可再分一些绘画类型,如此看来,把大写意标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绘画,把大写意精神标榜为中国绘画核心精神,既不合情理,亦不合史实。“写意”之前中国就没有艺术精神?写意困境如此,水墨大写意就没有出路了?当然不是。当代画坛仍有不少突破常格以

5、写意或大写意名世的优秀画家。既然上述关于写意的套路成了障碍,但写意的内涵,那种狂放、那种力量、那种无所拘束一往无前的精神气势不可以发扬光大吗?笔者在贾浩义的画册中还能看到他早年用过、今天还在流行甚至倡导的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形很准,笔墨也很好,但如果没有对中国意象本质的哲理探索、对写意内在精神的深入把握、对写意语言的自由转换,一如今天画坛绝大多数写意画家那样,能有今天风格独特而备受称赞的老甲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很多年以来,包括徐悲鸿在内的大家对中国画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写意画上,而对工笔画却持不仅不批评且赞赏有加的态度。B“急速的行草书法中锋式线条加水墨入画

6、”,这是写意画的笔墨套路,言下之意是写意画还是要画得简一些。C大部分画家均存在一种观点,写意或大写意应当成为中国画的本质,所以这部分画家总是义正词严地为之呐喊与欢呼。D用严谨的写生写实,画丰富无比的现实生活,采用千变万化的色彩,体现生气勃勃的现代情感,这是当代工笔画的一些特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相同的套路,相似的题材,那些重点画“梅、兰、竹、菊”的写意画和重点画“龙虾”的国画,都陷入了绘画的困境之中。B“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并非八大山人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评论画的好与不好,如果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C.作者列出“工笔画”“宗教画”“民间

7、画”“文人画”等例子,表明作者并不认同大写意为中国绘画的核心绘画,大写意精神为中国绘画核心精神的观点。D.作者认为,我们应当拓宽写意画的惯常套路,突破常格,不断加强对写意本质的探索,把握写意的内在精神,将写意语言自由转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写意画的窘境其实是与对写意画的认识直接相关的”,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如何看待这种窘境与我们对它的认识有关联。B.著名文学大师鲁迅曾说过“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划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的话,这话是针对写意画来说的,并且是在批评写意画。C. 文中的老甲,即贾浩义,当代著名大写意水墨画家,有着对写意内在精

8、神的深入把握,风格独特而备受称赞,有别于一般的写意画家。D. 一些强势人物对大写意画的大力倡导,致使这一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画坛的一个焦点,客观上也就造成了目前写意画的窘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时突厥默啜有女请和亲,武后欲令武延秀娶之。柬之奏:“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忤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故事,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地险瘴,到屯辄死。柬之力陈其弊,疏奏

9、不纳。俄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陛下求文章资历,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岂文士龌龊,不足与成天下务哉?”后曰:“然。”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即召,为洛州司马。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尝荐张柬之,未用也。”后曰:“迁之矣。”曰:“臣荐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乃授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后姚崇为灵武军使,将行,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崇曰:“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老,惟亟用之。”即日召见,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凤阁侍郎。诛二张也,柬之首设其谋。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不半岁,以汉阳

10、郡王加特进,罢政事。柬之既失权,愿还襄州养疾,乃授襄州刺史。临行,中宗为之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于定鼎门外。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又恳辞王爵,不许。俄及贬,又流泷州,忧愤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授一子官。柬之性刚直,然邃于学,论次书数十篇。(新唐书张柬之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B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C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D至州持

11、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顼是( )(3分)A授、擢、迁、拜均为古代官员的任命方式。授:授给、给予官职。擢:在原官上提拔。迁:贬官降职。拜:授予官职。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中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C谥号,古人死后,朝廷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及其它有名望的人,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恶谥之分。D经史:“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史,即正史,是由皇帝钦定的,如以

12、纪传体为体例的二十四部史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柬之,唐代进士,在朝廷征试贤良时,他以年过七旬的高龄参试,并在千人的应试大军中,脱颖而出,高中榜首。B武则天求才,狄仁杰、姚崇举荐张柬之,使之最终得到赏识,并受到重用。C诛杀二张,张柬之功高至伟,中宗得以继位。因此提拔张柬之为天官尚书,加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又授予襄州刺史之职。D张柬之回襄州后,执法严明,又兴修大堤,造福百姓。但不久,却被贬泷州,忧愤而死。死后却又得到了朝廷的封谥。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5分)(2)

13、临行,中宗为之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于定鼎门外。(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注】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珂:马铃。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

14、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诗歌首联妙在 “将题劈头写尽”,虽无一字有题,却又字字点题,独具匠心。B诗歌颈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宿”字,可是作者反用“不寝”两字,描写其宿省时睡不着觉时的所见所闻,另辟蹊径,独出机杼,显得词意深蕴,笔法空灵。C尾联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便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D诗中前两联写景,景中含情,流露出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后两联写诗人彻夜不眠,担惊受怕,担心叛军卷土重来,勾勒了出一个略带不安牵挂封事的忠勤为国的诗人形象。E.诗歌叙述富

15、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9.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2)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3)曹操的短歌行中“ , ”两句,写了阳光下鹿群欢鸣,悠然自得地在绿坡啃食的情景,引出了下面“求才”的内容。(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的军容之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侯琢玉 叶孤 侯七家住泗州城郊外,原名侯小宝,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们都称呼侯七。由于爹妈死得早,加之六个哥哥姐姐也不管侯七的死活,侯七便如孤儿一般在泗州城游荡。侯七虽识字不多,倒也读过几天私塾。侯七在泗州城晃荡,但眼明手快,能说会道,不久,便在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