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504603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上课用(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考纲解读: 1、运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能判读地形图和剖面图,并进行应用分析。,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公布了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中国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艾丁湖为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湖面低于黄海海平面154.43米,是我国陆地海拔的最低点。,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海拔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

2、点的垂直距离,1海拔和相对高度,一、等高线地形图的概述,(1)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等高线绘制原理,如何实现立体地形到平面地图的转化?如下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绘制原理,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动画演示,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等高线是

3、闭合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3、等高线的主要特点,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同一等高线上海拔 。 同一幅图上等高距 。 等高线为 曲线。 等高线一般能否相交或重合 、 (陡崖除外)。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 ;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闭合,不相交,不重合,相

4、等,缓,陡,相等,洼地,陡崖,鞍部,4、山体不同部位(小地形)等高线的判读,山谷,山脊,山峰,山 峰,洼 地,盆地(洼地),山顶,(1)山顶山峰,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2)盆地洼地,3、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思考:这两种地形的剖面图 是怎样的?(南北、东西),山 脊,山 谷,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脊线即分水线,山谷线即集水线,常形成河流. 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3)山脊与山谷,山脊线,山谷线,3、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例5:下面两组等高线图中,何处能形成河流?能则标出河流流向?,山 脊,山 谷,思考:这两种地形的剖面图

5、是怎样的?(南北、东西),鞍 部,例6、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乙,山脊,山脊,山谷,山谷,甲,3、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4)鞍部:相邻两山顶间呈马鞍形的地形,鞍部是两脊线的最低处是两谷线的最高处,(5) 陡崖,特点:等高线重叠,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陡崖(悬崖),(6)峡谷,4、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判读,5、几种特殊小地形的等高线的判读,100,4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大地形

6、),(1)平原: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线密集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6、判断地形类型,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平原,6、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的判读,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5、各种大地形类型的

7、等高线的判读,四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中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低,盆地,5、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的判读,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较稀,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5、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的判读,例6、下列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地为( )、高原为( )、平原为( )、丘陵为( )、盆地为( )。,C,D,B,A,E,7、海底地形判读,(1)海岸线:,0米等高线,(2)岛屿:,(3)大陆架:,(4)大陆坡:,(5)海沟:,(6)海岭:,-200米,坡缓,-200米,坡陡,深, 陡,0米等高线闭合,中间数值大,巨大的海底山脉,1、判读海拔高度,判读海拔高度:,例1:(1)如图,A、B的海拔高

8、度各是多少? (2)R、Q两地的海拔各在什么范围之内?,A:400米 B:900米,200mQ 300m, 1200mR1300m。,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例4:如上图(1)判断图中A、B的地形?,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其内部数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A B ,坡上小丘,坡上洼地,【难点突破】,(2)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1)知道某地在哪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不是准确值 (3)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内大小的判定 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判读海拔高度,1

9、00 HB 200,300 HA 400,100 HAB300,例2:A、B两点的相对高度?,2.计算相对高度:,规律: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H :十字相减法,例3:图中最大海拔为多少?最小海拔为多少?,2.计算相对高度:,(1)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 方法一:求出两点的海拔高度后,相减的差值(相减时用十字相减法) 方法二:(n-1)d H 相(n+1)d 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地形区的最大海拔:H 高 H 大 H 高+d 最小海拔 H 低- d H 小 H 低 ( H 高为地形区最高的等高线高程, H 低为地形区最低的等高线高程,d为等高距。),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

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200mH1300m,299mh300m,H,I,城镇,河流,100,400,200,300,C,(810mP820m),(860mO870m),例3: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 ?,500米,600米,200米,300米,500 H顶 600,200 H底 300,200 H陡崖400,3 计算陡崖的高度,规律: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 H(n+1)d,(1)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 H 顶 H 大+d d为等高距 , H 大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的高程 (2)崖底的绝对

11、高度H 小- d H 底 H 小 d为等高距 , H 小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的高程 (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 (n+1) d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3 计算陡崖的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C,规律运用,4、判读坡度陡缓:,(1).同一幅等高线图中: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越稀疏坡度越缓,M,P,凸坡和凹坡,(2).山坡类型,凸坡:等高线高疏低密,匀坡:等高线间隔均匀,凹坡:等高线高密低疏,凹坡可以通视,凸坡不可,(3)、用公式法:,tan坡度=高差/

12、水平距离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tan坡度=高差/水平距离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 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c、用公式法:,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例2:哪一图的南坡坡度最大?,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13、:,(3).用公式法:,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等高线图判读技巧,1.看数值特征(递变规律、等高距等):,2.看疏密:,3.看数值、等高线形态(走向、弯曲方向等):,推算海拔及相对高度,判断地形陡缓,判断地形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1)推算等高线的值:,(2)计算相对高度:,(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2)判断气候特征:,(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三)、等高线地形图实际应用,(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1、判断气候特征:,地势高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14、C/100m,山坡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3)如果m点温度为10摄氏度,则n点的温度为 。,(4)若该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E、F、G、H四个地区,降水量丰富的地区 。,8.2,E,例、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拓展:若该地是我国西南某地区,夏季E、F、G、H四个地区,降水量丰富的地区 。,F,A、水系特征:,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A、水系特征:,1.判断水系、

15、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等高线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即河流流 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山脊,山谷,集水线,分水岭,B、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 陡崖处可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A、水系特征:,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1)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2)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3)山脊(脊线)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分水线),(4)山谷(谷线)常形成河流的集水区(集水线),(5)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8)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流入海洋常成三角洲,(6)等高线密的河谷水能丰,陡崖处河谷形成瀑布,(7)影响流量的因素有降水量、流域面积、山坡坡向,例、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a,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