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48553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6 页近四年汕头市高一历史期末统测主观题精选汇编1 ( 22 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政体。君主制曾盛行于世,美国则是当今世界大国中率先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中国则在亚洲首先建立共和政体。请回答:(1 )古希腊政治文明高度发达,请列举其中三种政体形式(3 分) 。请列举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若干史实,说明“君主制曾盛行于世” 。 (4 分)古代君主制与近代君主制有什么根本区别?( 2 分)(2 )有史学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国是 1787 年建立的。 ”如果你支持这一说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 (4 分)(3 )如果按照该史学家的“ 建国”标准,近代中国成为共和

2、政体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 分) ,请简要说明理由。 (2 分)(4 )美国人 N佩弗在远东一书则概叹:“1911 年中国建立了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失败” (2 分) ,从阶级力量和历史传统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 (4 分)2 (1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二 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

3、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三【图表一】【图表二】(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皇帝国会总统联邦高等法院试卷第 2 页,总 6 页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6 分)(2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 的国家?(2 分)这个“新的种类”的国家有哪些新的基本的宪法原则?(

4、3 分)(3 )材料三中图表一、图表二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点?(6 分)3(18 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 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材料三: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 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

5、,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请回答:(1 )分析材料一,概括“天下变局 ”是指什么?秦始皇为实现 “一统之局”实行了哪项具体制度?(6 分)(2 )结合史实概述“孙中山之革命 ”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可从革命性质、政体、国民权利、法治等角度概括) 。 (4 分) (3 )材料三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 “精明地设置障碍” ,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6 分)4. (19 分)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

6、。探讨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兴起过程,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试卷第 3 页,总 6 页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世界通史教程材料二 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线,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 16 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

7、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大国崛起材料三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 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 1860 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 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材料四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大国崛起材料五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

8、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屋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六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 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 (8 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 (5 分

9、)(4)据材料五、六,分析蒸汽动力的使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 分)5 ( 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位学者把 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材料二 工业革命:为什么偏偏是英国?人民网工业革命:英国世界霸权形成的前提试卷第 4 页,总 6 页材料三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10、。请回答:(1 )列举中国清朝时期在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落伍于世界的主要表现。(4 分)(2 )解答材料二提出的“工业革命 为什么偏偏是英国? ”这一问题。(6 分)(3 ) 19 世纪 40 年代,中国大门被打开,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根据材料三,应如何看待列强入侵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这一变化?(6 分)6 (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

11、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 18001900 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欧洲 28.1 34.2 53

12、.2 61.3 62.0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请回答:(1 )材料一中亚洲商品销往欧洲的古老商路是什么?(2 分)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2 分)(2 )在 17、18 世纪,推动欧洲“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因素中,除了材料二所提到的“新航路开辟”之外还有哪些?(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 2 个例子) (4 分)试卷第 5 页,总 6 页(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6 分)1. 答案要点:(共 22 分)(1)政体形式:贵族制、寡

13、头制、君主制、僭主制和民主制(一个 1 分,任答三个得 3 分,最高为 3 分) 。史实:古代史:中国、罗马帝国都实行君主制;近代:英国、日本、德国继续实行君主制。(4 分)根本区别:古代的君主是专制集权君主;近代君主制下君主权力不同程度受到宪法的限制(或答有限君主制) (2 分)(2)1787 年,美国颁布宪法,把国家从松散的邦联变成联邦,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美国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分,以颁布宪法和联邦制的确立为给分立足点)(3)标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 分) ;理由: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2 分) 。(4)失败指:民主共和政体虽然

14、确立,但政权落入北洋军阀之手,继续推行专制独裁,政治民主化进程受挫。 (2 分)原因: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守旧势力力量强大;(2 分)历史传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传统,根深蒂固,革命难以迅速扫除旧制度的基础。(2 分)2.答案要点:(共 17 分)(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 分)(2)美国的政权形式是总统制联邦共和体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相比是“新的种类” 。(2 分)新的基本的宪法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3 分)(3)相似

15、之处:中央政府三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并相互牵制。 (2 分)不同之处:设置目的不同: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2 分)分权内容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2 分)3.答案要点:(共 18 分)(1)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4 分)郡县制。 (2 分)(2)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主权在民。 (4 分)(3)实质:权力制衡。 (2 分)措施:美国总统经选民投票选举产生,向选民负责,实行任期制;总统是权力中心,虽掌握行政、外交、军事等重

16、大权力;但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 (每点 2 分,满分 6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4答案要点:(共 19 分)(1)密切了各地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 分) (2)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垄断贸易和殖民掠夺。 (4 分)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封建贵族害怕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压制工商业发展。 (4 分)(3)拥有强大的海军,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2 分)发生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试卷第 6 页,总 6 页(2 分)英国人的科学认识水准高。 (1 分)(4)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但也带来了能源问题,并加剧了环境污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