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48006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5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汇编-2007诗句默写(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二、填空(共 8 分)5.默写(5 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分)(2)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 分)(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1 分)(4)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 (2 分)答案5.(1)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2)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3)答案:千里共蝉娟(4)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07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A 组:供使用 H 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共 15 分)1. (1)江山代有才人出,(2),清泉石上流。(3)童孙未解供耕织,。(4)尝贻余核舟一,

2、(5) 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语句是A组:(一) (15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 (1)各领风骚数百年 (2)明月松问照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朝晖夕阴B 组:供使用 S 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共 15 分)1 (1)海内存知己,(2),万条垂下绿丝绦。(3)若言声在指头上,?(4)博闻强记,智。(5) 醉翁亭记中描写花草芬芳的语句是答案B组:(一) (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 1分) 1 (1)天涯若比邻 (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何不了君指上听 (4)守之以浅者 (5)野芳发而幽香C 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一)默

3、写(共 15 分)1 (1)向来枉费推移力,(2),壮心不已。(3)满面尘灰烟火色,(4)然后叹,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5)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清晨之景的语句是C组:(一) (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 1分)1 (1)此日中流自在行 (2)烈士暮年 (3)两鬓苍苍十指黑 (4)借者之用心专 (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007 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 (10 分)12. 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 (关雎 ) (2 分)13.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李白行路难 (其一) ) (2 分)14.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2 分)15.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抱有“_, ”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2 分)16.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 (2 分)答:_,_。答案12. (2 分)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每句 1 分,有错漏不给分)13. (2 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句 1 分,有错漏不给分)14 (2 分)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每句 1 分,有错漏不给分)15. (2 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每句 1 分,有错

5、漏不给分)16. (2 分) 示例:(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重阳: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句 1 分,有错漏不给分)重 庆 市 2007 年 初 中 毕 业 生 学 业 暨 高 中 招 生 考 试10古诗文填空。 (共 10 分,16 题各 1 分,7 题 8 题各 2 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4)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双地(范仲淹渔家傲)(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

6、外直,不蔓不枝(周敦 颐爱莲说)(6)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 , 。”(7)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 , ”(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 , ”(已亥杂诗)答案:7 、 1 1 分 ) ( 1) 直 挂 云 帆 济 沧 海 ( 2 ) 潮 平 两 岸 阔 ( ) 征 蓬 出 汉塞 (4 燕 然 未 勒 归无 计 (5)濯清 涟 而 不 妖 (6)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7)感 时 花 溅泪 恨 别 乌 惊 心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7、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 每 空 1 分 , 有 错 别 字则 该 空 不 得 分 )2007 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只选做三小题) (3 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刘禹锡陋室铭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7 蜡炬成灰泪始干 似曾相识燕归来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每句 1 分,有差错不给分)2007 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3.古诗文名句填空。 (9 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

8、八员外 )(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 , ”来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案 3.草色遥看近却无 千里共婵娟 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桥流水人家 出淤泥而不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泪客中尽,

9、孤帆天际看等等。评分标准:共 9 分,-题每空 1 分,- 题每题 2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等,每字扣 0.5 分,至该空分数扣完为止。丽水2、古诗文名句默写。 (9 分)(1)所谓伊人, 。 (诗经 蒹葭)(2) ,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 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 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5)“你宽容一点,其 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 。” (6)日前,有市民推荐“ 莲花”为丽水

10、“市花”, 认为莲花就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她具有 “ , ”的君子品格,最能代表丽水形象。2、(9 分)(1)在水一方 (2)田家少闲月 (3)沙场秋点兵 (4)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每空 1 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义乌3.古诗文名句填空。 (1)(4)题必做, (5) (6)两题任选一题) (6 分)(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4)予独爱莲之 ,濯

11、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 , ”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诗人远大志向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3.(1)天涯若比邻 草色遥看近却无 莫笑农家腊酒浑 出淤泥而不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分,每空 1 分。漏字,加字,有错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两题为选做题,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温州3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1)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3(1)温故而知新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感时花溅泪(5)病树前头万木春 (6)将军白发征夫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浙江省 200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卷)2、古诗文名句填空。 (6 分)、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他的原话是:子曰:“ , 。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两句诗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