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43834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是( )A.中国、日本、韩国B.德国、匈牙利、奥地利C.英国、美国、巴西D.印度、中国、巴西2.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基本上属于( B )A.传统型B.现代型C.原始型D.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阶段3.发展中国家中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是( )A.非洲国家B.亚洲国家C.拉丁美洲国家D.大洋洲国家4.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的是( )A.英国、德国B.埃及、印度C.利比亚、新西兰D.美国、中国5.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非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C.欧洲、

2、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6.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人口的自然增减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人口迁移A.B.C.D.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89题。8.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 )A. B. C. D.9.下列关于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

3、1011题。10. 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11. 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1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A.西欧B.北美C.大洋洲D.拉丁美洲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820题。13.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缓解就业压力B.可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14.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因老龄化吸收移

4、民B.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C.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15.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16.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交

5、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1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921题: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19.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20.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 C.从广东流往四川

6、D.从江苏流往重庆2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2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3.20世纪80年代,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国家统一安排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国家政策的允许城乡之间的巨大收入差异A.B.C.D.24.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7、D.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25.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0分)26.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_,其主要特征是_;B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_,其主要特征是_;C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_,其主

8、要特征是_。(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3)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 (字母).(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 (字母)模式转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而取得的。27.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_,B_,C_,D_。(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_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_;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_,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9、。(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地区。28. (20分)关于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目前科学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的世界人口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有的科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人口数量还不算太多,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超过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从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限量,会引起_。(2)有的科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主要依据是_。(3)有的科学家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仍然不会超过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主要依据是_。(4)总之,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讲,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