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43076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四次作业求改错和补充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作业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对外贸易额:2、无形贸易: 3、多边贸易:4、易货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际贸易已成为一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对外贸易,是一国的对外商品交换。(2)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具体讲,对外贸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第二,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第三,可以阻止利润率下降趋势。第

2、四,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在一定情况下,对外贸易也可以成为各国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不同的阶段里,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并不一致。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1973年以前)19501973年的23年间,国际贸易从600 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3%,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贸易历史上增长最迅速时期的水平。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基本原因。(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197

3、3年以后1900年)1973年以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高通货膨胀率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首先,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其次,能源危机的爆发再次,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3)1900年以后国际贸易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战后初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社会主义国家所占的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从个别国家来看,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始终是占世界第一位的进出口国家但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50年代起,德国、日本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国际

4、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变化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资本流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4、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的结构的变化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

5、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6、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2. 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资立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上美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虽

7、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美国的越南战争,苏联的阿富汗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5、交通规则方面的影响,德国是实行靠道路右侧行驶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德国在被占领国家中强行统一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如在奥地利,捷克等靠左行驶的国家强行改为靠右行驶,令靠右行驶得以在欧洲普及。虽然德国战败但靠右行使的交通规则得以保留。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地区在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在美国,苏联等国的影响下全部由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

8、的交通规则。二、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2.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3. 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 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

9、。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四、联合国诞生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

10、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2 试述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书P3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国家对对外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让商品自由进口和出口2、关境:或称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执行海关各项有关法令和规章的区域。3、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4、商品倾销:

11、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以下几种: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隐蔽性倾销。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以下几种: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隐蔽性倾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管理贸易的基本内容2、贸易自由化的概念极其主要表现3、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的影响4

12、、什么是国民待遇原则?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例外?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这两种政策的评价。2论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的由来本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的命题。在50年代,诺克斯根据对19世纪英国与新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他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因为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两优

13、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产量。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他认为这是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他指出,19世纪的国际贸易“具有这样的性质: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成长,通过国际贸易而传递到外围的新国家去。它是通过初级产品的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增长传递到那些地方去的。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的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60年代以来,西

14、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3)规模经济利益。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

15、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但是,诺克斯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学说,适用于19世纪,其主要论据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了新兴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他们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了20世纪,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即在20世纪,中心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通过初级产品需求的增加而把它们的经济增长传递到世界其他国家去。诺克斯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6个:(1)发达国家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