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430722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作业1-4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1(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

2、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对外贸易乘数是: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

3、口又出口的现象。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国际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国际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国际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国际贸易量。简答1、比较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答: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 内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金额。又称世界贸易值。各国 的对外贸易额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通用的 货币表示。美

4、元长期以来被作为国际市场上通用的国际货币。联合 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有关资料,均以美元表示。 由于各国进口大都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大都按离岸价格计算,所 以,以世界出口总值作为国际贸易值,比较能代表国际贸易规模。 各国的出口值相加就能得出国际贸易值。 以某一不变价格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值称作国际贸易 量。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额,便得出反映国际贸易实际规模 的进出口量。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国际贸易量指数能比较正确反 映贸易实物规模的变动。由于各国物价不断变动,用当年价格计算 的国际贸易值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而用 国际贸易量来表示,则可避免这个缺点,因此统计

5、资料中往往同时 载有国际贸易值和国际贸易量两种数字。2、简述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答:1)对外贸易,是一国的对外商品交换。(2)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3、简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P324、简述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作用及其测定原理。u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u 作用:u A.表明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u B.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u C.一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u D.加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广度与深度。u 具体表现在:A.横向: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对外贸易在

6、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多,开放程度越高;B.纵向: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表明该国外资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经济开放度提高;u 注意:A.一般以出口贸易依存度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B.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综合相关。5、简述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对于国际分工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3)政府的政策也影响国际分工的一个因素,它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6、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和人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对产品来说,需要经历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产品三个阶段。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应发生变化。7、简述需求相似理论。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流向。基本观点:u 1.产品之所以要进口,是因为进口国有国内需求,产品之所以出口,是由于国外有需求。u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将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u 3.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五、论述

8、题:1、试述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答:经济发展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首先是由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国际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和范围都很小,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产业革命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的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世界市场才得以迅速扩大,国际贸易才获得空前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还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加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是和当时社会和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试述绝对成本论。也是绝对优势论或地

9、域分工论,系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生产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u 代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所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中提出该理论。u 理论论证过程:(参考教材第51面的例子)u 基本观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u A.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u B.分工对参加分工的每个人都是有利的;u C.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u D.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u 总结:“有所为,有所不为” 。u 评价:1.贡献:第一

10、,有力的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提出了“绝对优势”概念,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2.缺陷:具有局限性:强调一国必须有绝对优势。3、试述比较成本论。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比较成本论比绝对成本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u 基本观点:主张分工,任何一国都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利。u 比较优势:一国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生产中均处于劣势(或优势)该国仍可以选择其中劣势较轻

11、(或优势较重)的产品进行生产,并以之与别国进行交换,从国际贸易中获利。u 总结: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评价:u 1.科学性u 第一,该理论表明,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u 第二,理论为探讨不等价交换、贸易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出发点。u 2.局限性:u 第一,是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u 第二,设立了许多假设条件,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作业2三、名词解释:1、国际市场价格:是一国(或一国企业)进出口商品作价的一项重要依据2、调拨价格:是“封闭市场价格”的一种形式,而“

12、封闭市场价格”是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形成的价格。的一种形式,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形成3、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4、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

13、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5、不等价交换:就是不等值交换,即不按照国际价值而进行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贸易双方用以交换和由交换所得到的利益是不相等的。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7、管理贸易:8、商品贸易条件:又称纯易货贸易条件,也称纯物物贸易条件,是指同额价款的商品在国际交换中的数量比率。即指出口价格对进口价格的比率。四、简答题:1、简述“一个商品一个价格”定理。“

14、一价定理”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假定世界各国之间不存在贸易壁垒,同一商品应为同一价格。2、简述并分析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答:1)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2)货币价值的变化; 3)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A、垄断和竞争B、经济周期的变动C、气候变化D、人为措施E、原材料价格的变化F、重要供需国家的销售或购买动向G、其他。3、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有哪些?(1)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以及本国政治经济情况;(2)该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与他国力量的对比;(3)各个时期国内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4、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有何特点?

15、P89-P90五、论述题:1、试述相互需求原理。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对对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中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言之,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相互需求原理(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第一,国际贸易条件,即用本国出口商品数量表示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其水平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外国对本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同本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二,本国可以从服务于本国消费需求的国内商品生产中节省下来的资本数量”。因而,“在国际贸易中享有最为有利的贸易条件的国家正是那些外国对它们的商品有着最大需求,而它们自己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最小的国家”。 第二,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意愿取决于它因此能从外国获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即:一国的出口规模随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