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接口协议分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243063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58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接口协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lte接口协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lte接口协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lte接口协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lte接口协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接口协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接口协议分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页 LTE接口协议分析 2011年5月 第2页 培训目标 l 学完本课程后,您应该能: p 了解E-UMTS接口协议的整个架构 p 了解E-UMTS各接口的特性 p 了解与协议栈相关的概念 第3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构架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分析 第4页 GERAN UTRAN LTE系统总体构架 UEE-UTRAN MME SGSN Serving Gateway PDN Gateway Operators IP Services (eg. IMS, PSS etc) HSS PCRF “LTE- Uu” S1-U S1-MME S10

2、 S11 S6a S3 S4 S12 S5/8 Gx Rx SGi X2 S6d S9 第5页 INTERNET E-UTRAN和EPC的分工界面 S1 eNB 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 无线承载控制 连接移动性管理 无线接入控制 eNodeB测量 动态资源分配 (调度) RRC PDCP RLC MAC PHY MME NAS安全 空闲状态 移动性管理 EPC承载控制 S-GW 移动性管 理接入点 P-GW UE IP地 址分配 基于每用 户包过滤 E-UTRANEPC 第6页 eNB实现的功能 l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无线准入控制、连接移动 性管理、UE上下行的动态资源分配。 lIP头压缩

3、和用户数据流加密。 lUE连接期间,选择MME,当无路由信息可用时,可以根 据UE提供的信息来间接确定到达MME的路径。 l路由用户平面数据到S-GW。 l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 l调度和传输广播消息。 l就移动性和调度,进行测量和测量报告的配置。 第7页 MME(移动性管理实体)实现的功能 l将寻呼消息发送到eNodeB。 l跟踪区域的列表管理(UE的IDEL模式和ACTIVE模式)。 l在3GPP访问网络之间移动时,CN节点之间的信令传输。 lP-GW(PDN分组数据网关)和S-GW(服务网关)的选择。 lMME选择,MME改变带来的切换。 l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选择,为了切换到

4、2G或3G网 络。 lIDEL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漫游、确认等。 lSAE承载控制(承载建立和管理等)。 lNAS(非接入网)信令、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第8页 S-GW实现的功能 l为eNB间的切换,进行本地的移动定位。 l3GPP间的移动性管理,建立移动安全机制。 l在E-UTRAN的IDEL模式下,下行包缓冲和网络初始化。 l授权侦听。 l包路由和前向转移。 l 上下行进行传输级的包标记。 l在营运商之间交换用户和QoS类别标识的有关计费信息。 第9页 P-GW实现的功能 l用户的包过滤。 l授权侦听。 lUE的IP地址分配。 l传输级的下行包标记。 l上下行的服务级计费、速率控

5、制。 l基于最大比特速率的下行速率控制。 lDHCP v4和DHCP v6功能。 第10页 E-UTRAN地面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l对于S1/X2接口,层与层之间,面与面之间彼此逻辑上独 立。所以当有相应需求时,标准实体可以很容易改变协议 栈和其各平面来满足将来的需求。 无线网络层 传输网络层 控制面用户面 应用协议数据流 传输网络用户面传输网络用户面 物理层 信令承载数据承载 第11页 S1-AP 控制面协议栈结构 NAS RRC PDCP RLC MAC L1 RRC RLC MAC L1 IP L1 Relay PDCPSCTP NAS S1-AP SCTP L2 IP L1 L2 UE

6、LTE-UuS1-MME eNodeBMME 第12页 GTP-U 用户面协议栈结构 应用层 IP PDCP RLC MAC L1 PDCP RLC MAC L1 UDP/IP L1 Relay IP GTP-U L2 UDP/IP L1 L2 UE LTE-UuS1-U eNodeBServing GW GTP-UGTP-U L1 UDP/IP L1 Relay L2 S5/S8SGi L2 UDP/IP PDN GW 第13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构架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分析 第14页 Uu接口协议结构 第15页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7、lE-UMTS无线接口协议栈结构水平方向可分为: p NAS控制协议 p L3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p L2层: n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 n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 n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子层 p L1层:物理层、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 第16页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l无线接口协议栈垂直方向根据用途分为: p 用户平面协议栈 p 控制平面协议栈 第17页 LTE空中接口协议与UTRAN相比主要改进 l不再使用专用传输信道,通过在上下行链路适用共享信道,使 多个用户共享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 l和UTRAN相比,空中接口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的实体 类型

8、得以简化,不再保留用于专用传输信道的MAC-d实体。 l广播媒体控制层(BMC)和UTRAN的公共业务信道(CTCH) 不再保留。 l对于点对点业务,不再使用宏分集合并,但并不排除对于广播 多播业务(MBMS)进行下行链路的软合并。 l不再支持用于异频或异系统测量的压缩模式。 l减少RRC状态数,只保留RRC_IDEL和RRC_CONNECT两种状 态,最大程度地简化RRC层的处理。 第18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构架 p2.1 物理层 p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p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2.4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2.5 无线资源控制(R

9、RC)协议 p2.6 NAS层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分析 第19页 物理层主要功能 l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l传输信道的纠错编码/译码、物理信道调制和解调 lHARQ软合并 l编码的传输信道向物理信道的映射 l物理信道功能加权 l频率与时间同步 l无线特征测量,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lMIMO天线处理、传输分集、波束赋形 l射频处理 第20页 LTE物理资源定义 l基本定义 p RE:Resource element p RB:Resource block 1234567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个上行时 隙 个SC-FDM

10、A符号 子载波 子载波 RE(k,l) RB: 个RE l =0l = 1 k =0 k = 1 配置 常规CP127 扩展CP126 第21页 物理层处理 lBit处理 p 传送来自MAC层的数据块 p 基准为24bit CRC p 信道编码:Turbo编码 传输块CRC添加 码块分段 码块CRC添加 信道编码 速率匹配 码块级联 第22页 物理层处理 l符号处理 p 调制:QPSK,16QAM,和64QAM(64QAM UE可选) 信道 编码 码字1 加扰调制 层 映 射 信道 编码 码字Q 加扰调制 预 编 码 层1 层2 层L 资源粒子 映射 资源粒子 映射 OFDM 信号产生 OFD

11、M 信号产生 天线端口 第23页 下行物理信道 l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l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 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l物理多播信道(PMCH:Physi

12、cal multicast channel) 第24页 下行物理信号 lCell-specific下行参考信号 (CRS) p 参考信号用于传送下行链路相干解调信息及下行信道估计 和质量测量 l同步信号 p 主同步信号:正交序列有3种 p 从同步信号:伪随机序列有168种 p 每个小区通过一个正交序列和伪随机序列的组合来识别, 因此总共有504种不用的小区ID(1683504) 第25页 下行资源分配实例 s0s4 72个中心RE s7s11 第26页 上行物理信道 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

13、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第27页 上行物理信号 l上行参考信号 p 支持2种上行参考信号: n解调参考信号(DMSR),与PUSCH和PUCCH关联 nSounding参考信号(SRS),与PUSCH和PUCCH无关联 第28页 传输层到物理层的映射 UP-SCHRACH PUSCHPRACH PUCCH Uplink Transport channels Uplink Physical channels BCHMCHPCHDL-SCH PBCHPMCH

14、PDSCHPDCCH Downlink Transport channels Downlink Physical channels 下行 : 上行 : 第29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构架 p2.1 物理层 p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p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2.4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p2.6 NAS层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分析 第30页 MAC层 lMAC层功能: p 主要实现与调度和HARQ相关的功能。 p 与WCDMA相比,LTE的MAC实体的特点:每个小区只存 在一个MAC

15、实体,负责实现MAC相关的全部功能。 p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 n与WCDMA相比,LTE中的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类型都 大大减少。映射关系变得比较简单。 第31页 逻辑信道功能 l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 l 寻呼控制信道PCCH:寻呼信息,网络不知道UE位置时使用 l公共控制信道CCCH:UE与网络间传输控制信息,当UE没有与网 络的RRC连接时使用该信道 l多播控制信道MCCH:从网络到UE的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传输 使用的点到多点下行信道 l专用控制信道DCCH: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到点双向信道,UE 与 RRC连接时使用 l专用业务信道DTCH:双向点到点信道,专用于

16、一个UE传输用户 信息 l多播业务信道MTCH:点到多点下行信道 第32页 逻辑信道及映射 下行 : 上行 : PCCHBCCHCCCHDCCHDTCHMCCHMTCH PCHBCHDL-SCHMCH Downlink Logical channels Downlink Transport channels CCCHDCCHDTCH UL-SCH Uplink Logical channels Uplink Transport channels ARCH 第33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构架 p2.1 物理层 p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p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2.4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p2.6 NAS层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分析 第34页 RLC层 leNB侧配置的RLC实体,与UE侧配置的RLC实体对应 lRLC实体通过与高层的接口(SAP),传送或接收RLC SDU lRLC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