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242986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拖沓检讨书(精选多 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拖沓及其原因分析 拖沓及其原因分析 拖沓是拖延症的一种明显特征。众所周知,拖延症是很多大学生都有的一种现象,只不过,程度有轻重之分。拖延症取其义,为推延,将之前的事情推后办理。拖延症现象总是表现在一些小事之中,但日积月累,还是会对个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大多数都是不好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大学生都得面对许许多多的任务以及组织社团的一些工作,很多人并不是一接到任务或者工作就开始准备,而是想着放置一旁,想着还有时间,慢慢来。然而,快到最后期限的时候,才开始,匆匆忙忙地开始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质量很难保证。而且日积月累的话,还会给自己留下这样的一种错误的暗示,即短时

2、间内就能把工作做好,是一种效率很好的表现,但是,这是一种坏习惯,不改正的话,将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也大多数都是不好的影响。 关于拖延症的原因,科学家也做了一些研究。在生理学方面,目前(指2014年)大多围绕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这个脑区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比如计划、冲动的控制和注意力,还起到过滤器的作用,降低来自其他脑区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前额叶皮层的损伤或者低活动性,会导致过滤杂扰刺激的能力降低,进而使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变差。这个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这个原因,我们很难通过手术手段去改善。就目前来说,最为行之有效的就是通过后天的强化刺激,来改正这一病症。但是,大多数人的拖延症

3、是慢慢养成的坏习惯,比如,时间观念不强,对自己没有自信等等的原因,都会慢慢养成拖延症。 养成拖延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都有完美倾向,严重点就是完美倾向。本来 这也不算坏事,可万事都要追求完美,可是完美哪有那么容易达到。于是乎,就不愿匆匆开始,要做好准备,可是每当到任务最后期限的时候,又会匆匆忙忙地交上去,而这些成果往往质量都不太好,这就对完美主义的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打击。而随后又多会产生一种责备心理,甚至出现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这时候就是比较典型的拖延症了。当我想起幼时的远大理想并希望为之努力时,我只要想起我的同学中无处不在的“牛人”,

4、便会觉得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且别人现在不仅比我强得多,更因为他自身的优势而占有了比我更好的资源,所以我现在即使努力估计也赶不上他了,更别提什么远大的理想了,于是就又开始了拖延。要知道,历史上哪位伟人不是一步一步成长,从点点小事慢慢成长?王羲之勤苦练字,王勃寒窗苦读,这些伟人都是一步步走向成长,走向完美。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能让你工作生活更加有动力,否则则会让你形成拖延症,让你备受煎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事实上,这就是一场马拉松,虽然有前后之分,但是哪个人又不是一步一步地跑到他所期望的终点呢?虽然有前后之分,我们还是应该看着自己脚下的路,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何不为自己定几

5、个小目标,也许越过这些小目标,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个不错的人呢?所以,专注于你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努力的结果,你可能就会发现完成这些工作也不是很难的事情的。造成拖延症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比如,刚刚接到一项任务的时候,觉得它太难,自己很难完成,就会消极地去面对。也可能是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这样子的人往往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我身边有一个同学,比较自卑,每次作业和工作他都消极对待,其实他能力不差,交际关系也都还不错。只是,他对自己 缺乏认同感,每次做作业都认为自己很难做好,于是乎,便用消极对待来打发老师。这就可以对他进行鼓励,适

6、当地对他工作上的表现进行肯定。我们也是这样子做的,每次做作业都找他合作,工作的时候尽量分配他擅长的工作,比较画图啊什么的,他也画得很不错,慢慢的,他也很愿意和我们一起组队做作业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自信心不足的时候,可是接受一下其他人对自己工作上的肯定之类的,就会慢慢改善拖延症。 第三个重要原因就是容易颓废。这是一个在中国教育体制内,中国大学生很容易养成的一个坏习惯。很多大学生都会接到很多任务,比如这个任务太难了,为什么要我做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为什么我就要做,或者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于是就往后推,往往到了明天,心理还是不高兴做,于是继续推,推来推去就到最后期限了,结果,又匆匆忙忙地去赶

7、任务。大学生在大学会慢慢变得麻木起来,渐渐失去对事物的兴趣,没有兴趣的话,很容易丧失动力。而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尝试去寻找别人的建议和帮助来使自己摆脱这种颓废。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做多少就是多少,试着化整为零,把任务分割成几个小部分,然后给自己暗示,自己能够完成这些小任务,每天就尽量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这种做法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摆脱颓废也可以尝试一下。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可能也是太专注于现时的情绪。专注于当下对拖延者来说也是很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这里说的专注于当下,不是指专注于你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专注于你现在在做的或选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拖延的人恰恰就是太过关注

8、自己一时的情绪,比如觉得自己不开心了,得放松一下,上上网然后就开始了拖延。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就像小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就非要马上得到不可一 样,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而且,心理学实验表明,满足自己一时的情绪需求并非最佳策略,从长期角度上来讲,它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而非增加,想想因为玩乐休闲而拖延了工作后自己的负罪感和焦虑感就知道了。 抵制情绪也可能是产生拖延症的原因。我们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任务,可能就不想去做,甚至会产生对抗心理,你要我做,我就偏不做。又比如,你不喜欢的一个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你

9、可能就会产生抵制情绪,这也是产生拖延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维基百科 豆瓣读书 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 第二篇:改掉拖沓的习惯 改掉拖沓的习惯为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二年级(3)班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做任何事情不拖沓,都能专心致志高效率地完成,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形式: 问卷调查、教师讲授、家长互动、家庭活动建议等 活动前问卷调查: 帮助孩子改掉拖沓的习惯家长问卷调查表 1、请问您经常催促孩子快点完成作业吗? a是()b不是() 2、请问您自己有做事情磨蹭的习惯吗?

10、a是()b不是() 3、请问您觉得孩子做事拖沓是因为脑子笨吗? a是()b不是() 4、请问您的孩子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吗? a是()b不是() 5、请问您的孩子有边做作业边玩的习惯吗? a是()b不是() 6、请问您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吗?a是()b不是() 7、请问您每天都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吗? a是()b不是() 8、请问您经常在孩子完成一项事情之后又立即布置另外一项事情吗?a是()b不是() 教学流程: 一、学习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11、?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歌注释 复:又。 何其:多么。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埃 待:等待。 蹉跎【cu】【tu】:光阴虚度。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累【li】:带累,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无穷:无穷荆 悠悠:漫长。 几何:多少。 请君:请诸位。 二、实例分析 天天快上小学了,可还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到画画儿、写字、做游戏,他的作业永远不能按时做完,常常忘掉该做的事情。每当需要为某事做好准备时上学、上床、洗澡、去亲戚家,如果父母不冲天天大叫“现在,现在就做他是决不会准备的。 对此,天天的父母也

12、很犯愁,曾特意带着他向专家请教,问天天是不是脑袋笨。 对于像天天这样做事磨蹭的孩子,父母们还可能会这样想:“这个孩子为什么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的?他是不是从我这里遗传了拖沓的基因?因为我做事就是那样的。”或者“我们家没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拖沓只是一个习惯,并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家长在着手帮孩子改掉这个毛病时,必须让孩子知道这一点:拖沓是我们都可以改变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的确是很常见的,但除了极少数外,通常并不是因为孩子“脑袋笨”造成的。就拿天天来说,当专家对他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和测试后,发现他的智力在同龄中属于中等水平,而且通过对他进行

13、多项非智力因素的测查,证明孩子的发展都不差。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因素通常有两个:一是孩子“手笨”,即做事情时,动作不熟练。由于孩子的神经、肌肉活动不够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导致他做事情比较缓慢。二是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也就是常说的“慢性子”。孩子的时间概念通常要到5岁左右才开始形成,而大约在8岁以后才逐渐稳定。 此外,孩子的磨蹭行为还可能与爸爸妈妈自身的行为有关。有的家长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报,有的家长也会因疲倦或懒惰做事拖时间,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等不良习惯。因此,家长不妨先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磨蹭的坏习惯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