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42966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其主要经济活动内容是什么?解答: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基本环节。3-2 简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与生产的关系。解答: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本身就属于生产。理论上说,一般商品在由生产转入使用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市场流通,但服务产品的流通过程具有特殊性。服务产品的存在形式就是活动本身,与那些具有外在形式的物质产品不同,服务产品通常具有不可贮存、不可位移的特性,其生产过程必须与使用过程同步进行,故不存在独立意义上的商品流通过程。换言之,服务的直接生产过程不仅与使用过程融为一体,而且与流通过程也是融为一体的。3-3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范

2、围应该如何界定?解答:依据国民核算的主体原则,国民经济生产核算只须考察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也即以常住生产者为其核算主体。“综合性生产”观念所界定的国内生产范围囊括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领域。在实际界定国内生产的范围时,还需要补充并遵循市场性或社会性规则。3-4 试从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范围界定的角度说明,为何居民购置并自用的车辆和冰箱等属于耐用消费品,而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解答: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原因在于更为客观地衡量国内生产、居民消费和社会福利的实际水平。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生活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有关指标的国际对比或历史对比时,需

3、要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资料的“可比性”,满足经济和福利分析的实际需要。3-5 简述理解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及其构成。解答: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的全部产出之和。国内总产出的实物构成可从不同角度考察:从产品形态看,它包括货物与服务;从实现方式看,它包括商品与非商品;从经济用途看,又包括生产资料与消费品,或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从价值的角度看,国内总产出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完全价值之和。其价值构成为: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包括劳动手段转移价值c1劳动对象转移价值c2;活劳动新创价值,包括必要劳动价值v 和剩余劳动价值m 。3-6 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分别用于哪个(

4、些)产业(行业)?解答: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企业法”和“产品法”。“产品法”主要用于农业总产出和建筑业总产出的核算,“企业法”主要用于工业总产出的核算。3-7 简述企业法和产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应用领域。解答:企业法原理是:以单个的企业作为基本统计单位,按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在同一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被消耗品的转移价值,但在不同企业之间则允许类似的被消耗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产品法的基本原理是:以具体产品为统计对象,凡是某一生产过程的预期有效成果,无论是否属于有关经济单位的最终生产活动成果,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我国的农业、建筑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进行核算,工业

5、总产出采用“企业法”。3-8 简述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解答: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追加价值法、营业收入法、服务费用法和成本费用法,等等。3-9 如何理解金融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解答:金融业的利息收入并非全部都属于财产收入,而其利息支出又并非是应支付财产收入的全部,只有按照某种统一利率收取或支付的那部分利息才是纯粹意义上的财产收支,超过或扣除的部分则属于对金融中介服务的付费。金融机构一方面以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从应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中扣除了一笔数额相当的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又以抬高贷款利率的方式,在应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上添加了一笔数额相当的服务费用,因此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利息收支形式金融

6、机构通常是对不同类型的借款人和存款人分别规定高、低不同的利率,并收取或支付数量不等的利息。3-10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解答: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国内总产出依其经济用途的性质不同,也即是在经济总体的生产系统内部继续周转,还是结束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进入使用领域来划分。3-1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解答: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本国全体常住生产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生产法: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各部门的增加值分配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构成要素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消费+

7、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3-12 简述如何正确核算各部门的中间消耗。解答:正确核算各部门的中间消耗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依据平衡原则,中间消耗必须是对社会产品的使用。原则上说,只有在国民经济范围内计算了产出、又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了的产品项目,才能计算中间消耗。2中间消耗必须是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性使用。在许多企业内部,常常存在着生产性的消耗与福利性的消耗,需要适当区分和处理。3中间消耗还必须是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性使用。完整地看,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性使用包括消耗性使用和积累性使用,原则上说,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被一次性消耗掉的产品才属于中间消耗。3-13 如何理解

8、几种GDP核算方法实际计算结果的差异?解答:在核算实践中,由于各种方法的资料来源不同、数据加工换算的方式不同,以及资料搜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遗漏、重复和其他偏差,往往会使三方面的实际计算结果出现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3-14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关系。解答: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固定资本消耗之和3-15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的基本结构。解答:国内生产总值总表是一张统计平衡表,该表主要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的基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关系。表的左方为“生产”和“分配”,右方为“使用”和“统计误差”,左右两方总计平

9、衡。3-16 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解答:从指标的核算意义和相互间的换算关系看,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两者的差异主要缘于“常住生产者所从事的生产”与“常住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的不同。3-17 什么是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结果是什么?解答:收入初次分配指产品价值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直接分配,初次分配结果,即原始收入,为区别起见,也称作“原始收入余额”。3-18 什么是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过程的结果是什么?解答:收入再分配是指初次分配之后的所有收入转移过程,它所提供的各种收入是由有关原始收入转化生成的“派生收入”。收入再分配过程的结果是可支配收入。3-19 简述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指标中总值指标与净值指标的关系,并举例说明。解答:二者关系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看,净值指标没有包含固定资本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从收入支配和产品使用的角度看,净值指标则没有包含折旧基金及其运用,因而,净值指标在分析上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固定资本消耗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异,也使得净值指标在稳健性和客观性等方面稍有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