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41511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古诗文的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往往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对诗句的理性的、定位的分析上,试图通过对诗句的解释来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意境,甚至尝试用散文语言来一一对应的翻译诗句。结果学生虽然“读懂”了诗歌的句子意义,却常常失去了对诗歌神韵的感悟, 诗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通常读诗时所拥有的那种审美愉悦。新课标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

2、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诗歌鉴赏作为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的教学更应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我想,让生活在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里的中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诗歌是诗歌教学的第一要义。欧洲阿尔卑斯山景区的导引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典诗歌时,更要把这句话刻在自己和学生的心上。如何让今天的中学生有“闲心”和热情细细玩味古典诗歌,提高鉴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要知人论世,深入内心

3、。理解美由于时代的差异,生活境遇的悬殊,文化素养的欠缺,今天的中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本来就容易产生隔膜;再加上诗贵深曲,往往语近意远,诗人的创作意旨经常隐藏在诗句表面意义之下,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就更显困难。要想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除了认真分析作品外,还需要去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写作背景,常常是理解诗歌内容的捷径。众所周知,杜甫诗作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但杜甫也不乏轻快明丽的作品,就是其沉郁雄浑的诗作,思想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异。要准确领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切感受作品或轻快明丽或沉郁雄浑的意境,不能不结合当时的时局背景。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

4、,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虽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讲解这首诗时,我首先带给学生的是他在同一时期的作品客至 ,而在这首诗中表现的则是诗人欢快喜悦的心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必要性的背景补充: 公元 760 年春天,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一家人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春意盎然的一天,崔县令登门拜访,

5、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了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要想解读、赏析好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会诗人情感,触摸诗人灵魂还应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体味“美”。意境是诗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凝聚、升华后的艺术表现。换言之,它是指诗中描绘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以及蕴涵在情景和画面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义。诗中的意境,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通过以少胜多概括典型画面,启发读者深思,遐想。诗歌教学要分析意境,这是诗歌教学和其它文体教学的最大不同。诗歌教学只有通过诗的意境分析,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诗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一)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在新课标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诗词教学,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而这种认知需要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的直观现象首先引发的。传统的教法较少顾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被看成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多媒体教学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而且可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

7、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如教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这是一首送别诗,诗情的基调是以长江流水象征遥远的离别。为了创设情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这样一幅画面:以深邃而湛蓝的天空构成画面的背景,主体是扬帆远行的小船,前景是长江的流水。并将这幅画面配上阳关三叠的音乐,这个伴有音乐的画面一出现,诗歌的神韵立刻感染了学生,学生很自然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而走入了诗的意境。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表达信息的形式和能力,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在情境中,为学生进行多维化的思维和学习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技术手段。如在讲解惠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

8、品味诗意之际,出示一张事先画好的简图。接着,让学生面对画面,按教师所指的顺序边看边背,只两分钟,学生就会背全诗了。然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幻灯上的画面,结合诗句,展开自由联想,在短时间内构思一段绘景的话语。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要求上台。画配诗,教学效果很好。(二) 、明确音乐性特征,通过吟哦涵咏领悟诗作的丰富内涵。感悟诗歌意境。节奏自然,押韵合辙,是诗歌音乐性的具体体现,概括而集中的思想内容,起伏回荡的感情,驰骋飞荡的想象,都从诗的音乐中得到共鸣,一唱三叹,义蕴无穷。因此,诗歌教学特别着重表情朗读,有时要学生作有表情的背诵,有时还要求诵读。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

9、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诗歌诵读注重情理,悟得诗情,晓得诗理,方能入味。朱自清先生在诵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读原是抽绎意蕴的意思,默读只是玩索义蕴的工作做得好,只有朗诵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适当的吟诵不仅使得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之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诵,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虎豹离不开山林,花木离不开土地一样。只要抓住了诗歌的特点,上课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对于语言指导诵读,才能够走进诗歌的内核,感受诗歌的魅力。诗中或轻快或沉滞,或舒缓或急促的节奏韵律变化,反映着诗

10、人情绪的起伏波动。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诗歌的意境,更好的品味诗歌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自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使学生通过诵读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歌的意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美的熏陶。(三)、通过分析意象,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思想情感。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11、,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应是第一

12、位的。 如沁园春雪从空间上说,摄取了北方的壮丽雪景,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时间说,以历史上五个著名帝王为代表,总结批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全诗高度集中概括。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凝练集中在某几点的形象,善于用这最富有特征的形象来表现全体,来展示宏伟的生活画面,使学生从诗作所反映的时代生活中去认识诗作的思想意义,然后再着重分析意境。从眼前的雪景联想到长城、黄河、高山、原野的雪景,形象逼真,甚至想象到雪后天晴的美好景象,突出了对革命前景的信心。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三、通过比较阅读,鉴赏 “美”。一篇篇古典诗歌之间都不是孤

13、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孤立地、单独地教授某一篇古诗,要尽量对其进行类比迁移和比较强化。同样写离别,屈原离骚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其幽愤悲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无涯若比邻”却能独标高格;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又是多么的飘然脱俗;柳永在雨霖铃中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通过对比的阅读,教师无须架空的分析,学生已然可以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去感悟美,鉴赏美。我们也可以将同一个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全面的把握作者作品及写作风格。或者将相似意境的作品的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通过这

14、种迁移,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意境,同时又完成了积累,对提高他的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如我在教授蒹葭时,我用戴望舒的雨巷进行了比较阅读,学生既感受到作者所创设的朦胧的意境,而且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两首诗歌,对雨巷的诗歌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技巧,能谈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类比,找寻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并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这样,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将不再是一些孤零零的个体。通过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欣赏诗歌。四、通过教学的“留白”,创造“美”。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空白”的艺术创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

15、有意象的叠加,这是满与实,但省却了过程的叙述,这是空与白。余光中的乡愁中有意象与空间位置的闪现,这是满与实,但省却了诗人与亲人离愁别绪的描述,这是空与白。可见,诗需要用形象思维,诗更讲究跳脱与留白。不然,诗写得与文一样就会显得过于死实,过于刻板,令人无法想象,不需想象,也就会索然无味。诗歌的空白是创作者的即兴之作,是创作者留给欣赏者的快乐源泉。诗歌教学的留白艺术则是执教者的有意安排,是执教者留给学生的无尽的探究之谜和审美享受之源泉。一首诗完成后读者怎么解读全由读者说了算,对诗的理解赏析已与作者没有关系,作者不可能也不应该跳出来指责读者的阅读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读者的不同解读将丰富诗的内涵,延

16、续或膨胀诗的生命。从阅读心理学角度看,诗歌阅读中的节律化期待(诗中节奏音韵的感知) 、非指称化期待(诗歌表面意义后的深远暗示) 、整体化期待(首尾完整的意义)要求读者作自主性的补充,这种补充结合着读者的自身体验和带有自己生活烙印的想象,所以这种阅读补充后的诗作已非诗人所展示的诗作,而是读者二次创作后的诗作。读者的二次创作使诗作有了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正是这点,使我们的诗歌教学应更多关注留白,也即有意留下理解赏析的空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象去给诗作补充,在补充中获得非同一般的成功快感人们常说“诗不可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的诗歌,其语言往往含蓄隽永,具有不定位性;其意境往往深邃、幽远,具有朦胧性。常常“境生于象外”,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故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