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37984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五章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学习纲要(一)乙型肝炎病毒 1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在HBV感染患者血清中可查出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为大球形颗粒,亦称为Dane颗粒。直径为42nm,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衣壳相当于包膜,镶嵌有HBV表面抗原(HBsAg);用去垢剂去除外衣壳,可见核心颗粒为20面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27nm,其表面为内衣壳,携带HBV核心抗原(HBcAg);当血清中存在感染病毒颗粒时,还可发现一种与核壳有关的可溶性抗原,称为e抗原(HBeAg);核心

2、内部包含不完全双股环状DNA和DNA多聚酶。 2)小球形颗粒:直径22 nm,不含DNA和DNA聚合酶,是HBV组装过程中过剩的HBsAg,不具有传染性。 3)管状颗粒:直径为22 nm,长度50500 nm不等,含有HBsAg,是由许多小球形颗粒串连而成,也不具有感染性。 (2)HBV基因结构与功能:HBV基因组是不完全闭合环状双链DNA,长链即负链,位于外部为完全闭合环,具有固定的长度;短链即正链,位于内侧,呈半环状,长度可变。 HBV DNA长链含有S、C、P与X 4个ORF,包含HBV的全部遗传信息,且ORF相互重叠,无内含子。 (3)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tBsAg):HBsAg是

3、HBV感染的指标之一,HBsAg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HBs,有中和作用,具有防御HBV感染作用,是保护性抗体。 2)核心抗原(IBcAg):不易在血循环中检测出游离的HBcAg,但HBcAg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一HBc。HBV感染早期出现抗一HBc IgM,慢性期为抗一HBc IgG,前者是急性HBV感染的重要指标,后者是曾经感染HBV的可靠血清学指标。 3)e抗原(HBeAg):HBeAg与DNA多聚酶在血循环中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可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抗一HBe阳性情况下仍有病毒复制,其血清仍有传染性,抗-HBe无中和抗体作用。 2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

4、染源:主要是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接触传播。 (3)所致疾病: 1)致病机制:HBV不直接引起细胞病变,而是机体对HBV感染的病理免疫应答所致。包括: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损伤;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或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介导的细胞反应损伤;自身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类型: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暴发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表现;抗HBe阳性异型慢性肝炎;HBV与原发性肝癌。 (4)免疫性:HBV感染后特异的抗-HBs、抗-PreS:

5、有保护作用,常以IgG为主。 3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的检测及用途 HBV具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即HBsAg与抗一HBs、HBeAg与抗-HBe、HBcAg与抗一HBc。由于HBcAg在血液中难以测出,故临床进行的免疫学检测不包括HBcAg,只检测抗一HBc,抗一HBc分为抗一HBcIgM和抗一HBcIgG。故常称为“两对半”检测。 (1)抗原抗体的检测: 1)HBsAg和抗-HBs: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急性感染恢复期可检出抗一HBs,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是乙型肝炎恢复的一个重要标志;抗一HBs对病毒的再感染具有保护作用;抗HBs出

6、现也是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成功的标志。 2)HBeAg和抗-HBe:HBeAg是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或在HBsAg出现稍后数天就可在血清中检出。HBeAg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一HBe,抗HBe的出现一般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3)HBcAg和抗一HBc:HBcAg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血液中不易检测到。HBcAg抗原性强,在HBV感染早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一:HBc,早期以IgM为主,随后产生IgG型抗体;常以抗一HBc 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急性感染恢复期和慢性持续性感染以抗-HBc IgG为主;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不能中和H

7、BV。 (2)抗原抗体检测的用途:乙型肝炎诊断;乙型肝炎病情程度、疗效及预后的判断;筛选献血员;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免疫效果监测;饮食服务、保育员、饮水管理人员健康检查指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二)丙型肝炎病毒 1主要生物学性状HCV为直径30一60nm的球形颗粒,有包膜;可将HCV分为6种基因型,11个亚型,欧美各国流行株多为I型,我国以型为主,东南亚等以、V型为主;HCV基因组是单股正链RNA;黑猩猩是研究HCV感染的可靠动物模型,HCV的细胞培养迄今也未成功;HCV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 2致病性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输血、血液制剂,性传播和垂直传播。

8、(2)潜伏期:HCV感染的新病例大多数是亚临床型,75发展为慢性肝炎,有些发展为肝硬化,常导致肝细胞癌。目前HCV占输血后肝炎的8090。 (3)致病机制:HCV的致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和免疫病理损伤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可能是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三)其他病毒 1丁型肝炎病毒 (1)主要生物学性状:HDV颗粒有一个核心结构和一个单负链环状RNA基因组。核心结构上有HDV抗原,核心结构外包HBsAg。HDV不能独立复制,必须随嗜肝DNA病毒共同增殖,嗜肝DNA病毒就成为丁型肝炎病毒的辅助病毒,因此HDV是一种缺陷病毒。 (2)致病性:HDV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

9、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由于是一种缺陷病毒,因此必须在同时感染HBV(共同感染)或先有HBV或其他嗜肝病毒感染(重叠感染)的条件下,HDV才能复制增殖,而HDV和HBV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常常导致原有肝炎症状加重,使病情恶化。 2庚型肝炎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viILlS,HG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将HGV分为5种基因型,其中I型多在西非人群中多见,型在亚洲多见。 庚型肝炎传染源多为患者,主要经输血等非肠道途径传播,也存在母婴传播、家庭内传播及静脉注射吸毒和医源性传播等,常与。HBV或HCV合并。 3输血传播病毒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10、virus,TTv)为单负链环状DNA病毒,无包膜,呈球形。根据其变异大小可将TT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 TTV主要通过血液或血制品传播,此外可能存在消化道传播。TTV是否引发急、慢性肝炎,是否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无定论。 4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型 (1)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HTLV-I和HTLV一在电子显微镜下,成熟病毒颗粒呈球形,有一核衣壳核心(nucleo-capsid core),统称为类核(nucleoid)。HTLV类核为螺旋对称核衣壳,外被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蛋白或称核心蛋白(core protein)包绕。类核内含RNA基因组,反转录酶和Gag蛋白。类核外有病毒包膜。病毒包膜表面的刺突为糖蛋白(gpl20),能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与病毒的感染、侵入细胞有关。 2)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产物:病毒基因组含有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从5端至3端依次排列gag、pol、eny 3个结构基因和tax、rex 2个调节基因。 (2)致病性:HTLV-I可经输血、注射或性接触等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途径垂直传播。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热带下肢痉挛性瘫痪、B细胞淋巴瘤相关。 在某些人群,HTLV-的感染率较高,与毛细胞白血病、慢性CD4+ 细胞淋巴瘤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