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234985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10.14:2018届南京初期语文试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年级 学情调研卷 语 文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日前,某地民办学校用“奇葩”试题考查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再 次公众的神经。教育资源的不均,家长心态的失衡 ,加上整个社会功利心的,让这一事件备受关注。而 要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规范市场,避免培训机构 ,家长也要深刻反省,回归理性。 A. 撩拨 驱策 火上浇油 B. 拨弄 鞭策 火上浇油 C. 拨弄 驱策 火中取栗 D. 撩拨 鞭策 火中取栗 A 撩拨,惹逗,挑逗;拨弄,用手脚或棍棒等来回地拨 动等; 驱策,指驱使;役使; 鞭策,比喻促使、督促; 火上烧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火

2、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1、日前: 目前: 2、备受: 倍受: 几天前 眼下,现在 范围上(广泛地) 程度上(加倍地)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 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 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 健康发展,而且会破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 C.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 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D.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超过3亿,其中付费用户比免费 用户的黏性更强,

3、呈现阅读频率更高、阅读时间更长的特征。 D A.“反应”缺宾语,“力度”与“改善”不搭配。 B.“不仅而且”前后内容要颠倒。 C.“原因,是由于”句式杂糅。 B 反问。 3、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3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闻。我 还还有什么话话可说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 缘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发,就在沉默 中灭灭亡。 A反复 B设问 C对偶 D对比 4. 在下面一段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惊讶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 作响。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 处,他的写

4、作永远从根部开始。 我读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 读出了切肤之痛。 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的。 而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 要力量的。 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 。 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 A. B. C. D. D 关注主语,指代词,首尾句。 5. 下列对联中,都是歌咏衡山的一组是(3分)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

5、神岳; 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 A B C D C (1)是泰山 (4)“神岳”指中岳嵩山,这幅对联在嵩山的太 室山山脚下嵩阳书院大门。“统泰华衡恒”,已去 四岳,只剩嵩山了。 东东岳: 南岳: 西岳: 北岳: 中岳: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齐鲁 青未了 。 造化钟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晓 。 荡荡胸生层层云,决眦入归鸟归鸟 。 会当凌绝顶绝顶 ,一览览众山小 。 泰山 衡山 华华山 恒山 嵩山 五岳之首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贵人害其功 害:妒忌 B. 向使崇垣扃户 扃:关闭 C. 回纥皆舍兵降马曰 舍:休息 D.

6、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 罹:遭遇 C 舍,放下。 害: 1、高祖本纪纪:项项羽不然,有 功者害之,贤贤者疑之,此其所以 失天下也。 2、屈原列传传:上官大夫与之 同列,争宠宠而心害其能。 妒忌,嫉妒 扃牖: 罹难: 离骚: 丁忧: 门窗 关门 遭遇灾难而死 遭遇忧愁(离=罹) 遭遇父母的丧事(忧 :死、丧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 龟玉毁于椟中 B. 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 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 A,介词,在; B

7、,转折连词,却; C,承接连词,就,那么; D,人称代词,他; 指事代词,这。 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 ,无所加也。 而今空空荡荡,没有隔阂,四门打开,即使出现 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4分,每句1 分) 间,隔阂、间隔、阻隔; 第三句宾语前置;加,施加,落。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 尝以危亡回顾。 当时郭子仪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 犯,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去征讨,他从不曾因为危 险而顾念。(4分,每句1分) 兵,军队、部队;强兵可译为重兵; 临,面对、面临; “诏命”要补主语“皇帝(朝廷)”; 回顾

8、,顾念、顾虑、担心。 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 加以概括。(4分) 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 (或为:先人坟墓被掘,不追究。) 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出入不问。 (或为:听任普通百姓出入) (4分,每点2分) 气量狭小 地方狭小 衣服狭小 褊 南歌子山中夜坐(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 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 山前未晓有人行? 【注释】山中夜坐静思,对社会人生有所求索。上片就溪水声 响起兴作问,令人想到韩愈“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之句。下片就月白鸡鸣起兴发问,令人悟到山村僻壤也非绝尘 之地,仍有名利其中。

9、 “世事”两句:言忘却世事,胸无尘埃,如溪水一般清澈。从头 减:言彻底消失。 “夜深”两句:枕边传来溪水声响,试问清溪何以不平常鸣。底 事:为什么。 “月到”两句:言月色苍白,斜照愁人,远处响起第一声鸡鸣。 “是中”两句:言山村本无名利之争,何以天色未晓,山前已有 人行!是中:这其中,指山村生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南歌子山中夜坐(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 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 山前未晓有人行? 10. 请赏析词中画线句的妙处。(5分) 照应题目(1分); 暗示作者山中夜坐,彻夜未眠(1分); 视听结合

10、(1分),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情境(1分); 情景交融(或烘托)了作者的难言之愁。(1分) 赏析妙处:手法、内容、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南歌子山中夜坐(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 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 山前未晓有人行? 11. 词中两个问句表达的感情和方式有何不同?(6分 ) 第一问,以拟人的手法(1分),借问夜深犹 鸣的清溪,传达出自己内心的不平(2分); 第二问,反问(1分),表达了躲进深山也难 逃尘世纷扰的无奈(或对世人汲汲功名的嘲讽 或对社会追求功名的批判、愤慨)。(2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

11、的空缺部分。 (1) 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3) 尔曹身与名俱灭, _。(杜甫戏为六绝句) (4) 师者, 。(韩愈师说)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 楼记) (8)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不废江河万古流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唯见江心秋月白 (6)奈何取之尽锱铢 (7)岸芷汀兰 (8)渺沧海之一粟 13.请简要概括森托的形象特点。 (6分) 温和(1分)

12、勤劳(1分) 热爱家庭(顾家)(2分) 关键时刻勇敢沉着(勇于反抗)。(2分) 找原文的词语,没有的再自行概括; 形容词; 四个字的词语。 14.第五段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森托的家 ?(4分) 渲染了幸福安宁的氛围(2分), 暗示了森托挺身而出的原因(或为下文森托 挺身而出作铺垫)(2分), 预先交待了下文伏击的环境。(2分) (一点2分,答任意2点即可满分)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要素: 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15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刻画了老人镇定自若的形象(1分), 体现他对森托的激励(或鼓励赞赏)(1分), 对土匪的仇恨(1分), 为下文一枪两个埋下伏笔。(1

13、分) 四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 揭示真相,照应前文(2分); 出人意料,耐人寻味(或欧亨利式结尾,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2分); 鞭挞了当时警即是匪的黑暗现实(揭示当 时社会黑暗、警即是匪的主旨)。(2分) 表达效果:手法、内容、情感、与上下文的关系 17作者否定“蒙恬造笔”一说的依据 有哪些?(6分) 秦以前文献证明古非无笔; 蒙恬造笔于史无据; 称“蒙恬造笔”的博物志多不可信; 长沙战国墓已发现毛笔。 (答出任意3点即可满分) 18通过对“恬笔伦纸”的辨析,作者得出 什么结论?(6分) “恬笔伦纸”之说是偶像膜拜的产物; 笔和纸都是多

14、少代人创造的成果; 偶像膜拜其来有自,难以戒除。 (6分,每点2分) 19我们应如何对待前人成说?请结合本 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不轻信盲从,有质疑精神(或不惧 权威,大胆怀疑); 用事实和材料说话,有实证精神。 (6分,每点3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你相信吗? 也许我们忘记了第一次和雨 的嬉戏,也许我们失去了对下雨的惊喜,也 许,我们失去惊喜的不止是下雨 判断 保持童真的心 要惊喜于下雨,为什么不惊 喜于登山,是因为我们懒惰 了 雨天,我们失去了什么? 当惊喜,已成为习惯 漠然 不忘初心,收获新的惊喜 雨从小到大,变成灾祸,让 我们失去了惊喜; 重拾惊喜 失去了惊喜是因为我们对自 然没有了敬畏,有了太多的 仪式感 不要忘记第一次的惊喜 痛心于失去惊喜 保持惊喜,保持独立人格 异化 拒绝绝麻木 人总总得有些激情 至少为为一件事而惊喜 寻寻找失去的惊喜是一个伪伪命题题 新鲜鲜感 忘记记本真 惊喜去哪了 生活不能没有色彩 熟悉是一种危险险 第二次也好 失去惊喜是一种成长长 你相信吗? 也许我们忘记了第一次和雨的嬉戏, 也许我们失去了对下雨的惊喜,也许,我们失去 惊喜的不止是下雨 核心词:失去惊喜 不止:下雨的惊喜雨后彩虹的惊喜幼芽破土而出 的惊喜五彩斑斓的景象丰富的生活场景气象万 千的人情时态动人心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