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349614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乘法 3.2.2 乘法分配律教案 冀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25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对获得的结论的合理性作出合理性解释。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练习题课件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然后贴出玻璃屏风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屏风说什么样子的。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请看这幅图。贴出屏风图。师:有一家饭店为了方便顾客,打算做一

2、些两扇带玻璃的屏风。仔细观察,说一说,屏风是什么样子的?生1:屏风上的玻璃是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生2:屏风的玻璃是一排一排整齐排列的。生3:屏风的两扇不一样大。生4:左面的一扇屏风上的玻璃有5排,每排12块。生5:右面的一扇屏风上的玻璃也是5排,每排9块。二、乘法分配律1. 提出“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做这两扇屏风一共需要多少块玻璃?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老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试算的情况。2.交流不同算法,在交流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重点要说出是样想的。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并说一说

3、你是怎样想的?生1:我生求两扇屏风横数每排共几块玻璃,再求出5排共几块玻璃,列式为教师板书:(129)5215105(块)生2:我先算出每一扇屏风玻璃的块数,再求出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列式为学生说教师板书:125956045105(块)3.提出“观察两个算式和计算的结果,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写出两个算式相等的式子,并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意义。师:观察同学们列出的两个算式和计算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生2: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生3:第一个算式有一个乘号,第二个算式有两个乘号。生4:第一个算式是先把12和9相加,再乘5,第二个算式是先用12

4、和9分别乘5,再相加。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根据这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相等,我们可以学出这样一个等式。边说边板书:(129)512595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这个式子?生:12和9的和乘5等于12和9分别乘5,再把两个积相加。4.教师概括叙述上面的规律,提出“其他两个数相加乘一个数是否也有这样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看试一试中的三组题,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师:通过计算屏风玻璃的问题,我们发现了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那么,其他的两个数相加乘一个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24页试一试的三组题。说说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说:第

5、一个算式有括号,第二个算式没有括号。第一个算式是两步计算的,第二个算式是三步计算的。每组的两个算式中都有相同的数,如第一组中都有25、40、6。我发现每一组两个算式都和刚才的算式一样,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乘一个数;第二个式子是把两个数分别乘同一个数,再把积相加。5.提出“每组中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怎么样呢”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出三个等式。师:每组中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自己计算。师:谁想把你的计算结果告诉大家。生1: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相同。生2:第一组的结果是390,第二组的结果是300,第三组的结果是3000。师板板书(25

6、40)6256406(5025)4504254(2674)30263074306.师生共同归纳乘法分配律。先让学生描述规律,然后教师进行简单总结,介绍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师:通过计算,证实了我们前面发现的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乘法计算的这个规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用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先用第一数乘第三个数,再用第二个数乘第三个数,再把两个积加起来。两个数的和同一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两个加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师: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这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乘

7、法分配律。教师板书:乘法分配律。师: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cac+bc7.简单应用。让学生完成练一练第1题,然后全班交流。师:现在,请同学们看25页练一练第1题,在中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学生做完后,全班交流。三、简便计算1.写出教材中的两道式题,提出“想一想,怎样计算简便,再计算”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师: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看老师写的两道题,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可让两名同学板演。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师:谁想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生1:题(1)

8、是两步乘法,一步加法,乘法中都有乘数53,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3853+5362(38+62)53100535300。生2:题(1)的乘数中都有53,另外两个乘数是38和62,它们的和正好是100,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比较简便了,可以用口算。生3:题(2)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并且254是100,184可以口算,计算比较简便。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2)(2518)425418410072172。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再集体订正。师:我们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要根据算式中数的特点使一些计算简便。师:请同学们做练一练第2题,看谁的算法简便。2.

9、练一练第3题,问题(1)让学生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中的第3题,读题并观察图。师:谁来说一说一套桌椅指什么?生:从图中看出, 1张桌子和1把椅子就是一套桌椅。师:请你们把这道题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并请不同做法的两名同学把计算的结果写在黑板上。(2)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师:同学们都做完了,我们看这两位同学做的(指着黑板上的题)。谁和这位同学做的一样(指第一种做法),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1:先求出3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再加起来,就是3套桌椅的价格了。65330319590285(元)师:谁和这位同学做的一样(指第2种做法)我也请一位同学说说你说怎么想的?生2:先求出1套桌椅的价钱,再求出3套桌椅的价钱。(6530)3953285(元)。教学随笔:_洗手,那还不简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在数名家长中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叮嘱孩子常洗手,但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间的长短,并不太了解。很多家长这样理解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用流动水冲洗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