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234943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_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第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 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 地上,(1),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 土地紧密(结合/接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故意/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 的过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一个写作者必须投

2、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 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 作绝然分开。今天,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融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 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2),才有非凡的发现。这 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滋润)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 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n) 须叟 B纤(qin) 琐碎 C淳(chn) 绝然 D给(gi) 融

3、解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接合 故意 滋养 B结合 刻意 滋养 C结合 故意 滋润 D接合 刻意 滋润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 才有深深的感悟 B(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 可能捕捉到什么 C(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 可能捕捉到什么 D(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 才有深深的感悟。 4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4、的一项是 (1)昆明是冯至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在那里,以冯至为纽带的文化沙龙为风雨如晦 的抗战年代点亮一盏明灯。 (2)此时的德国政局动荡,内阁如走马观花似的更换。作为战败国,德国也根本无心 争取参赛权。 (3)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不过也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 的美学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 (4)做人,既不能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自轻自贱, 自暴自弃。 (5)有专家称,WI_FI 电磁辐射值随距离变大递减,超过 1 米时辐射值微不足道。但 无线路由器最好也要放在卧室外,不用时关闭电源。 (6)宁波动物园,张某因翻墙落入虎口,无独有偶,最

5、近西安野生动物园也发生了类 似事件,一对父子遭老虎袭击。 A(1)(3)(6)B(1)(2)(4)C(2)(4)(5)D(3)(5)(6)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电影摔跤吧,爸爸指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和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给人启迪, 催人上进,传递着十足的正能量。 B截止 14 日 10 时 30 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监测到被“永恒之蓝”勒索软件感染的 IP 地址数量近 35 万个之多。 C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动 “二十四节气”保护计划,建立“二十四节气”传习基础。 D“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

6、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次最高、 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君子的意义与德行 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有研究表明,君子一词出现在儒家之前,或在孔 子之前,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个像样的君子,因 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引导社会,引导民众,通过教育来 化导民众。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 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

7、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 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 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学养、德行的分 别,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君子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对君子要求很多,有一个字的要求,有两个字的 要求,有三个字的要求,有四个字的要求等等。一个字的要求就是“孝”。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观是有密切关系的,生命是父母所生,子女就要孝顺敬重父 母,这是相互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孝不是强制的、强迫的。 两个字的品德是:诚敬。诚者勿自欺,勿妄为,不要自己去欺骗自己,不要想怎么做 就怎么做。敬是不

8、怠慢,不放荡,我们要敬畏别人,也要敬畏自己,同时也要敬畏所从事 的各种各样的事业。 三个字是智、仁、勇。中庸对此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好学近乎知”,作为一 个君子就要好学,不断地学,学无止境,不断上进。仁,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爱人”。 “力行近乎仁”,要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仁”。至于勇,知耻而后勇,懂得羞耻 的人才能勇,真正有勇气的人是能够发现自己错误就去改正的。 四个字是礼、义、廉、耻。一个君子最基本的应该是守礼,敬人。守礼,就是做自己 身份该做的事,这个身份不是指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家庭中间的身份。儒家讲 的“五伦”是“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都

9、是自然的关 系。守礼,就是按照身份做该做的事情,就是尽伦尽责。“义”,就是该怎么做,不该怎 么做,这是人特有的。“义者,宜也”;“义者,人路也”,人应该走人的路,不要去走 禽兽的路。“廉”,正直、清廉,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耻”,“羞耻” 。我们通过“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有一种羞耻心,使他的行为能 够非常方正。论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也就是用政治、政教的 方法告诉大家,一定要守住一个底线,要走正路,用法律去规范大家走正路。 关于君子品德的养成,环境非常重要,但决定因素还在人自己身上。中国文化始终是 反求诸己的,君子主要是靠自己,通过自我的不断

10、提升,不埋怨环境,不随波逐流,能够 “笃志而体”,有坚定的意志,而又去身体力行,这才是君子。 (选自新华文摘20177) 6下列关于“君子”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在儒家之前,或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指的是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 B像样的“君子”才是社会的管理者,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是一个民族的 表率。 C“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主要是相对于小人、野人而言,社会地 位、身份的不同。 D孔子之后,“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完全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君子跟小人的差 别主要体现在学养、德行等方面。 7下列有关“君子的德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1、( ) A百善孝为先,作为君子,要讲求“孝”。孝不是强制的,是自然的,这是由中国文化 中的生命观决定的。 B作为君子,要强调“诚敬”。诚者勿自欺,勿妄为;敬者不怠慢,不放荡,敬畏人事, 敬畏事业。 C对君子三个字的要求,即“智、仁、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而后勇。 D“礼义廉耻”四字,强调君子要守礼,敬人;要做“人之为人”该做的事情;要 正直,清廉;要有一颗廉耻心。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主要从道德层面给“君子”做出规定, 这一认识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 B守礼,就是按照人在社会家庭中的身份做该做的事情

12、,在父子、夫妇、长幼、君 臣这些自然的关系中,尽伦尽责。 C文章引用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意在说明通过礼的教 育、用法律去规范大家走正路,使人行为方正。 D养成君子的品德,环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反求诸己,不抱怨,不盲从,“笃 志而体”,方为“君子”。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船山记 王夫之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以之名。其冈童,其溪渴,其靳有之木不给于荣, 其草癯靡纷披而恒若凋,其田纵横相错而陇首不立,其沼凝浊以停而屡竭其濒,其前交蔽 以絯送远之目,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其良禽过而不栖,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 忌

13、,其农习视其堘埒(1)之坍谬而不修,其俗旷百世而不知琴书之号。然而予之历溪山者 十百,其足以栖神怡虑者往往不乏,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 也。 古之所就,而不能概之于今;人之所欲,而不能信之于独。居今之日,抱独之情,奚 为而不可也?古之人,其游也有选,其居也有选。古之所就,夫亦人之所欲也。是故翔视 乎方州,而尤佳者出;而跼(2)天之倾,蹐地之坼,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则虽欲选之 而不得。蠲其不欢,迎其不棘,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 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仰而无憾者则俯而无愁,是宜得林峦之美荫以旌之;而一 坏之土,不足以荣吾所生;五石之炼,不

14、足以崇吾所事。栫以丛棘,履以繁霜,犹溢吾分 也,则虽欲选之而不忍。赏心有侣,咏志有知,望道而有与谋,怀贞而有与辅,相遥感者, 必其可以步影沿流,长歌互答者也;而茕茕者如斯矣,营营者如彼矣,春之晨,秋之夕, 以户牖为丸泥而自封也,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 夫如是,船山者即吾山也。奚爲而不可也?无可名之于四远,无可名之于末世,偶然 谓之,歘然忘之,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严光之濑,司空围之谷,林逋之湖山, 天与之清美之风日,地与之丰洁之林泉,非吾可者,吾不得而似也。吾终于此而已矣。 辛未深秋记。 (选自清文选,有删改) 【注】(1)堘埒(chng li):田埂。(2)跼(j):弯曲腰背。 9对下列

15、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冈童,其溪渴 童:光秃 B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 忌:禁忌 C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 历:经历 D犹溢吾分也 分:本分 10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B是故翔视乎方州 相与枕藉乎舟中 C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 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 之而不能 B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

16、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 之而不能 C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 之而不能 D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 之而不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船山由山崖上一块顽石命名,这里地方偏僻,自然环境荒凉,乡风民俗质朴。 B作者认为古人喜爱的,不一定是今人喜爱的;一般人想得到的,不一定适用于个 别人。 C对天地没有遗憾、哀愁的人,应该获得优美的山林居住作为表彰,作者也希望在 这样的地方居住。 D作者以山自喻,以山自励,独看重穷乡僻壤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和终老之所。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