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再制UHT牛奶及奶粉 的质量判别及分析方法介绍 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 李涛 1 1 一.酸奶、酸乳及发酵乳 酸奶(yogurt或yoghurt;“优酪乳”) 酸奶是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和嗜热链球 菌为主要菌种的发酵奶制品 酸乳(acidophilus milk ) 酸乳是益生菌乳(probiotic milk)的简称 它是以人体肠道中自 有的有益菌为主,由于这种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在一些国 家被称为酸乳 发酵乳(fermented milk) 发酵乳是发酵乳制品的统称,包括干酪、酸奶、酸乳和发酵奶油 它有三种类型①乳酸发酵;②酵母—乳酸发酵;③霉菌—乳酸 发酵 2 二.酸奶的类别及主要品种介绍 酸奶类别: 试验酸奶、商品酸奶、自制(家)酸奶; 酸奶类型: 凝固型(全脂、半脱脂、脱脂)、搅拌型、冷冻型、特殊型; 酸奶种类: 纯酸奶、加糖酸奶、果料酸奶、冷冻酸奶、豆乳酸奶、强化酸奶 、 调味酸奶等多种调味酸奶又分为稀释型(P≥1.7%)、标准型 (p≥2.3%)和浓缩型(P≥2.7)益生菌酸奶、低钠型酸奶、抗龋 齿型、充气型酸奶等 中国酸奶国家标准: 只有一个,这就是GB2746-1999 3 三.中国与日本酸奶包装标示内容对比 中国酸奶标示内容: 名称、净含量、产品种类、配料、产品标准号(国标或企标)、 贮藏方法、保质期、营养成分、服务、制造商(生产厂)地址 、 质量安全标示、出厂时间;(13项) 日本酸奶标示内容: 名称、功能物质、 营养(成分)分析表、产品标准号、品质保质期 (25-27项 ) 类别: ·无脂乳固体:9.5% 乳脂肪:3.0 原料名:生牛乳、乳制品 保质期: 保存方法:10度下 制造者: 热量:80ckl/100g 蛋白质:3.4g 脂肪:3.05g 碳水化物6.5g 钠(非营养物):52mg 钙123mg-149mg (糖) 乳酸菌含量140亿个/克 产品说明: 包括功能物质介绍 乳酸菌种类 4 四.酸奶特征指标的质量监控及应关注的内容 乳酸菌(活)含量的峰值时间与保存条件; 乳酸菌含量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法、电位法); 乳酸菌含量的种类与比例; 乳酸菌与粘度的关系; 有机酸含量与糖的水解度; 必需氨基酸与蛋白质水解度; 维生素含量(叶酸、尼克酸、B6); 胆固醇含量; 乳酸菌对牙齿腐蚀情况; 以上这些项目都是酸奶生产企业必须要研究的,科研投入应占 总销售额的2-10%,但这一点国内很多乳品企业都没有达到。
5 五.酸奶(乳)指标分析 主要成分(营养)指标: 热量、乳酸钙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钠、功能物质、乳酸 菌含量; 卫生及安全指标: 苯甲酸在调味酸牛奶和纯酸牛奶中要小于0.03g/kg(不得检出 山梨酸)、果料酸牛奶中的这两种防腐剂都不得超过0.23g/kg; 硝酸盐≤11.0mg/kg、亚硝酸盐≤0.2mg/kg;黄曲霉M1≤0.5 微克/kg 物理特性(状态及粘度)和功能指标: 凝固型酸奶的凝胶状态评定(透度计或质构仪),搅拌型和液 态状态评定(黏度计、稠度计和流变仪);功能指标包括乳酸 菌形态和含量; 6 六.酸奶风味改良的技术 原料奶(牛奶)的风味 正常风味:甲硫醚(CH3)2S、羰基化合物、低级脂肪酸、 芳香族 烃类、内脂和硫化物等 异常风味:饲料味、牛舍味、酸败味、氧化味、日光味、苦味、 还有其它异味; 异常风味种类:生理性异常风味、酵素性异常风味(脂肪分解)、 化学性异常风味、细菌性异常风味、外来物异常风味; 异味去除方法比较:①真空脱臭法②香料掩盖法③活性碳吸附法: 这种方法由日本的长泽太朗发明,我在2003年对此方法进行验证 7 七.活性碳吸附试验过程(地点:龙台和双城康平 ) 1.选择活性碳 大颗粒果壳活性碳7公斤,冷热水洗涤5次(每次10分钟) 直到出水清澈透明。
2.鲜奶(全脂牛奶) 净乳、预热(60℃)后处理,包括逆流和顺流(一、二循环) 试验比较后发现,颜色明显变浅、脂肪损失0.1%,蛋白质没有 损失杂味去除明显,奶香味明显提高 3.清洗 碱水处理,2%浓度(75-80℃)5分钟,盐酸液,0.2%浓度(60℃ ) 5分钟,清水10分钟,PH6.8-7.7 4.效果与原理 完全适用鲜奶预处理,它是对吸附在蛋白上异味去除的最好办法 8 八.活性碳吸附装置流程图 9 十.酸奶生产技术及销售技巧简介 1.控制杀菌强度(温度≤85℃,时间15-30秒); 2.果汁(或果料)单独杀菌(后加入); 3.使用继代式发酵剂为主,控制后杆菌球菌比例; 4.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以38-40℃3小时,酸度80以下; 5.酸奶泵必须使用双叶片式或三叶片式容积泵; 6.包装机距离发酵间不应超过10米,直角不能多于4个,管径大于51 7.产品出厂前全成全部必检项目,特别要拍摄菌体照片; 8.原料奶细菌总数≤50万cfu/ml,乳固体≥11.5%(非乳固体≤10) 9.搅拌型酸奶出厂前的乳酸菌含量≥1×100000000cfu/ml 10.销售人员必须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一定要低温保存,而 且还要通过实例告诉消费者酸奶的最佳食用期; 10 十一.再制UHT牛奶的质量判别 “还原奶”(复原乳或叫再制奶)检测方法:HPLC法、色差法 、 氨基酸分析法和荧光法等4种。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Maillard chemistry产物之一(Furosine)作为判定指标 钼与还原蛋白起反应后就会出现现蓝色仪器用美国 产的是ColorQuest XE 色差计,数据是在上海检测出来的 IDL*a*b*WI E313YI E313 188.74-2.497.338.2412.27 288.19-2.137.5335.813.07 387.92-2.237.5235.1913 487.59-1.778.4230.0515.12 588.75-1.998.3833.114.71 11 十二.奶粉的质量判别 1、物理指标: 溶解性(不溶指数测定:ISO8156:1987)、颜色、气味、状态 、 容积密度、奶粉受热强度评定(ISO11814:2002)、白斑点评定 (ISO11865:1995)、电导值、残留氧含量; 2、化学指标: 过氧化值、磷酸酶活性、非蛋白氮测定、XO、二氧化氯残留; 4、安全指标: 罐装奶粉锡含量测定(ISO14377:2002)、黄曲酶素养M1液相 法或酶免疫测定(ISO14501:1998)、氯残留物测定(ISO3890- 1: 2000)、反式脂肪测定; 5、营养指标: 主要讲蛋白质测定(其它省略) 12 十三.酸奶及奶粉市场的未来 特殊人群食用的低钠酸奶(高血压病人)、LGI酸奶( 糖尿病人)、抗龋齿酸奶(陆氏乳杆菌)及半脱脂酸 奶(肥胖人)等将在3年内上市,这类产品都有专利 号,龙丹乳业应考虑以上酸奶产品。
奶粉市场也将进入功能性豆乳粉(LGI营养粉)、早产 儿奶粉、疗效奶粉(酸奶粉、低苯丙氨酸奶粉)和速 溶奶粉大发展时期 以上产品黑龙江省乳品研究所都已深入进来 13 中国乳品管理机构未来设想图 权威 奶牛(羊)繁育、饲养和牧草 乳品贸易分析乳品工程与设备 乳品加工与技术 乳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乳品教学与营养研究 企业管理(能源、环保) 国家乳与乳品技术管理委员会 14 总结 以上介绍仅属于个人看法 请大家对以上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 2007-7-23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