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2286986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v从纸上谈兵到运用基本工具处理国际经济问 题。 v第一节 汇率 v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v第三节 IS-LM-BP模型 v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汇率 v一、外汇 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制度和货币, 一国货币不能在另一国流通,从而国与国之 间的债权和债务在清偿时,需要进行本外币 的兑换。 第一节 汇率 二、汇率 (一)概念: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的货币的 比率 (二)标价方法 三、汇率制度 四、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五、汇率的作用:影响净出口 外汇的内容 v包括 动态:国际汇兑 静态 广义:外币资产,包括外国 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 支付凭

2、证、其他外汇资金 狭义: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 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的标价方法 v折算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 一国货币作为标准,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 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 的价格。常见的汇率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v1、直接标价法 v2、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 v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 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如同商品,本国货币 如同货币。 v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 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 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

3、币升值(Appreciation), 或称本币贬值(Depreciation)。 这种情况称为汇 率升值。 v 例如,我国人民币市场汇率为: 月初:USD1=CNY 8.201月末:USD1=CNY 8.2200 说明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跌。 间接标价法 v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 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在间接 标价法下,本国货币如同商品,外国货币如 同货币。 v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 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 币升值。这种情况称为汇率升值。 v例如,伦敦外汇市场汇率为: vGBP1=USD1.8115GBP1=USD1.8010 说

4、明美元汇率上升,英镑汇率下跌。 汇率制度 v(一)固定汇率制 1、解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 ,仅限于在一定幅度之内波动。 2、作用:便于进行进出口成本核算 汇率制度 v(二)浮动汇率制 v1、解释: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 定,不由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规定。 v2、分类 v自由浮动(清洁浮动,clean float; free float ) v管理浮动(肮脏浮动,dirty float; managed float)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v以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为例 v(一)汇率的决定 案例: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 本币为人民币,外币为美元。USD/CHY 确定标价法:直接标价,

5、1单位美元兑多少单 位人民币(将美元看作商品) 过程:美元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美元均衡价格USD/CHY(直接标价)即汇率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v(二)汇率的变动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价定律,货币购买力比较决定汇率 物价水平影响货币汇率,解释汇率长期趋 势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 v经验:一个宏观经济变量,一旦与价格因素相联系 ,便有了名义与实际之分。 v(1)名义汇率 未考虑价格因素的汇率 v(2)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P下降或者Pf上升,国外商品变得 昂贵,外国人和本国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本国产 品竞争力上升。 实际汇率上升的另一层含义: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时

6、,意 味着本国货币贬值能够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争力。 汇率的作用 v考察汇率对净出口(XM)的影响 v(一)文字表述 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 口增加、进口减少。 汇率下降,1单位外国货币能够换取的本国货币减少, 本国货币升值、商品相对昂贵,所以出口减少、进口增 加。汇率与X为正向关系,与M为反向关系。 v(二)公式 净出口NX与实际汇率呈正向变动关系。 v(三)马歇尔勒纳条件:实际汇率不是决定NX的 唯一因素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v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需关注从国外收进 的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资金之间的关系。 v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v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v三

7、、国际收支平衡和BP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表 v(一)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与他国之间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 加以系统记录的表格。 采用复式记帐法,外汇收入计入贷方, v(二)项目 1、经常项目 2、资本项目 3、官方储备项目:反映一国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 贷等方面在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差额。 4、错误与遗漏 经常项目的差额 v1、引入:经常项目的顺差和逆差 顺差:(出口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进口流向国外 的转移支付) 逆差: (出口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0,国际收支盈余;BPF(与A比较) 曲线右下方的点(D): NXrw,并且产 生国际

8、收支盈余。这时, 引起本国货币升值。 汇率升值使本国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从而净出口减 少,IS曲线自动回复到IS 的水平。 o Y BP LM IS IS A A Y0 r rw 浮动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 (3)结论 在完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 货币当局不用干预外汇市 场,汇率能够自动调整, 保持外汇供求平衡。 o Y BP LM IS IS A A Y0 r rw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效应 1、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增加产出,与封闭经济 比较,最终效果取决于BP曲线与IS曲线的斜率大小 2、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增加产出 3、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内外不均

9、衡 4、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内外不均衡 第四节 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v内部均衡:IS=LM v内部与外部同时均衡:IS=LM=BP v不均衡时,需要用政策进行调整。 1、总需求调整:IS,LM曲线移动 2、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BP曲线移动 3、其它金融政策 第四节 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v一、内部均衡、但外部失衡的调整 (一)国际收支顺差 (二)国际收支逆差 v二、内部与外部同时调整的均衡 内部: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外部:国际收支逆差 外部失衡:国际收支顺差 v1、初始状态 内部均衡(A点) 国际收支顺差(A点位于 BP左上方) v2、调整过程 (1)浮动汇率制 (2)固定汇

10、率制 O Y LM IS BP A r Y1 r1 内部与外部同时失衡 v(一)状态: 内部: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E点位于Yf左) 外部:国际收支逆差(E点 位于BP下方) v(二)调整过程 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 目标:BP与Yf的交点A) 紧缩性货币政策:LM左移 (目标:BP与Yf的交点A ) 政策的副作用:价格水平上 升、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净出口减少、BP左移至B点 ) 继续采取财政与货币政策 Yf IS LM BP E B A 内部与外部同时失衡 总结: 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存在时, 一方面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以减 少资本净流出,从而实现外部均衡 另一方面

11、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 提高收入,从而实现内部目标 顺差:浮动汇率制 v顺差:外汇供给过剩 v外汇供给过剩使外汇价格下降,即本国通货 价格上升、汇率上升 v本国商品昂贵、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净出 口减少 vIS曲线左移;BP曲线左移。 原因:Y=C+I+G+NX;BP=NX-F v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顺差:固定汇率制 v顺差:外汇供给过剩 v中央银行抛出本币、换取外汇,以吸收多余 的外汇供给 v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 vLM曲线右移 v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逆差:浮动汇率制 v逆差:外汇供给短缺 v外汇供给短缺使外汇价格上升,即本国通货 价格下降、汇率下降 v本国商

12、品便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 口增加 vIS曲线右移;BP曲线右移。 原因:Y=C+I+G+NX;BP=NX-F v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逆差:固定汇率制 v逆差:外汇供给短缺 v中央银行拿出外汇储备应付市场需求,即卖 出外汇、买进本币 v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 vLM曲线左移 v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1998:人民币不贬值 v(一)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承诺 1、背景: v1997年10月,中国国内总需求不足;同时,由于东南亚国家爆发 金融危机,外资大量抽逃,这些国家汇率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实 际汇率升值。(中国汇率政策: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v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后,中

13、国出口品竞争力下降,进口品竞争力 上升,会导致净出口下降,从而总需求下降,使国内本来已经不 足的总需求雪上加霜。人们预期人民币应该贬值。 2、政策承诺 v1998年3月,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人民币不贬值的代价 v1、抑制中国净出口,加重总需求不足和通货 膨胀压力。 v2、制约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利率下调(LM右移),会导致资本净流出F增加, 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存在汇率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作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承诺,意味着 要保持原来的汇率水平。 为了实现承诺,中央银行要抛出外币、回收本币, 造成LM曲线左移。 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 人民币不贬值的利益 v1、避免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自我实现机制”发生 作用 预期自我实现机制:预期因素作用导致预期状态实现 v2、东南亚国家汇率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大 。 v3、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损失:间接构成不贬值的 收益 引起东南亚国家新一轮货币贬值 香港实行对美元联系汇率制,人民币贬值造成港币大 幅度波动,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生影响 v4、国际形象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