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2286620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中国现代史 考情分析 命 题题 规规 律 考查查年 份 考查查点考纲纲要求题题型分值值中考热热度 2015香港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 基本方针 选择 题 3 20162016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 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 史实 选择 题 3 中国积极参 与国际事务 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 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 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的作用 选择 题 3 2017中美关系正 常化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和中美建交等

2、史实 选择 题 3 备考指导 通过对近三年广东中考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主题的 考查点相对比较集中。据此,我们对2018年广东 中考试题作如下预测: 1. 由于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因此2018年复习要继续关注中美关系。 2. 两岸关系一直都是国人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要 加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了解,同时关注祖国统一大 业中的方针及港澳回归的这些内容。 3. 中国和平崛起相应的外交政策也是考查的重点, 复习时要注意归纳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 时间轴 知识网络 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主要史实 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中,各民族在政

3、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关系 民族分布 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 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形式建立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自治区 (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 )、自治区(1965)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国家 新疆维吾尔 西藏 基本 真题再现 1. (2017义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

4、年来硕果累累: 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 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 35万千米,居全国首位这主要 得益于( )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 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 B. C. D. 2. (2017江西)“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 指标,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 以报经该上级机关批准。”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D. “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B A 考点演练 3.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 行民族的区

5、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 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 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的人 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 4%、92 6%和99%。这体现了我 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D.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

6、 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C A 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 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提出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构想 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大陆实 行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制度 实践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 仪式 意义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有利于实现祖 国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 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一国两制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香港 澳门 基本 真题再现 1. (2015广东)这

7、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 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见下 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 音( ) A.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考点演练 2. (2017孝感)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 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 广大民众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 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3. (2017菏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 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 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 彻底完成 D. 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 的迅速发展 C C 考点演练 4. (2017淄博)李红老师讲课时用到下列关键词 :“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 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对外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5. (2017新疆)右图

9、展示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仪式。这一神圣时刻距今( ) A. 10周年B. 15周年 C. 20周年D. 25周年 D C 考点演练 6. 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共同愿望。我 国政府应用“一国两制”方针已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有 ( ) 香港澳门台湾 A. B. C. D. 7. 1997年7月1日,约630万的同胞重新回到了祖国 的怀抱。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B C 考点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 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 思想;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对台基 本方针。 2. 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从口 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2)“汪辜会谈”: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 举行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 步。 (3)八项主张:1995年,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 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 成果: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局面正 初步形成。 和平统一 九二共识 1993 江泽民 真题再现 1. (2013广东)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

11、的贸易 额仅为0 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 245亿美 元,增长超过1 616倍。这组数据( ) A. 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 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势力 C. 表明两岸尚未实现通航、通邮 D. 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A 考点演练 2. (2017苏州)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 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 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 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实现直接“三通”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

12、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 (2017吉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 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 达成“九二共识” C. “汪辜会谈”D.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B C 考点演练 4. (2017安顺)台湾地区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 ,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 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 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汪辜会谈”的举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 方针的形成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提出台湾当局“三 不”政策的调整 A. B. C. D. 5. (2017邵阳)2017年5

13、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大家应尊重“九 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 国家统一”和坚持( ) A. “一国两制”B. 两岸“三通” C. 和平统一方针D. “一个中国”的原则 B D 考点演练 6.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 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这段话反映了( ) A. 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地区是中 国领土的一部分 B. 中国政府对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充满信心 C. 武力解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 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 社会来解决 A 提出1953

14、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 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在 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领土主权 基本 召开时间 、地点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遇到的困 难 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 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意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

15、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 民间友谊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 万隆会议: 1955 求同存异 真题再现 1. (2016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 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 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 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 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A 考点演练 2. (2017孝感)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 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 内。”20 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 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 上述局面的是( ) 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D. 万隆会议 3. (2017长沙)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 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 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 的是( ) A. 亚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