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2268958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闾巷之人的入传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 其(史记)最异于前史者一事,曰以人 物为本位。”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 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 显。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 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游侠列传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 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 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二、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一)个性鲜明 1、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 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 的人 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 罕有雷同。 如魏其武安候列传中的魏其侯窦婴

2、 和武安侯田蚡。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窦婴性格上好“沾沾自喜,多易”,而 且“不知时变” 田蚡则 “负贵而好权”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2、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 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 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 如万石张叔列传突出石奋祖孙三代 的“恭敬谨慎”。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 时着意表现他高超的祖传射艺。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3、司马迁在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 ,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 教养、 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二)共性特征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 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 恩而 赴

3、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是衣锦还乡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三、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 出笔法 1.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 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 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2、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 人物 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 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 示 。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一、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史记 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 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二、浓郁的悲剧气氛 按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论,有些 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 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 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史 必然要求,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按 其品格划分, 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三、强烈的传奇色彩 传说故事入人物传记 真人真事带有传奇色彩 疏荡多变的叙事写人笔法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一、传记文学的开端 二、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三、人文精神的弘扬 四、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 记的渊源关系 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