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226884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通信的发展张晓艳 电子与通信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对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和指导性的价值就是它的一个主要方面。当今,移动通信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网络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对通信发展的看法。关键字:自然辩证法、通信技术哲学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它研究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

2、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通信工程相结合,从一个侧面阐述自然辩证法对通信学科学习的指导意义。(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从1875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8年第一个只有20个用户的市内电话交换的开通,1881年中国第一部电话的架设,到现在我国的电话用户数早已过亿;从1987年我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到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前列。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步进技术到程控技术,纵观通信行业的发

3、展,通信行业的每次变革无不源自于科技的发展,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思路前进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通信方式为单工,

4、随后,西德、法国、英国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

5、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并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二)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

6、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未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移动通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其根本的推动力就是抽象机制更高的要求,以及对更加便捷的通信需求设计思想的更好支持。具体的说,就是把通信需求能够提升到人类思维所能及的形式。移动通信的演化从最开始的莫尔斯电码到广播通信到各种结构化复杂的有线通信,最后到网络移动通信。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年电信业务发展将由以电话为主的通信服务向以数据为主的信息通信服务转移,所有形式的信息,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也将不断融合,我们将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获得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

7、服务。 人与人的通信将扩展到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通信,终端概念也将逐步扩展,除传统的通信终端外,智能家电等也将成为一种新的通信终端;终端将是多种功能和技术的集合,包括电话、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MP35、CD、信用卡等。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在科学与技术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产业的发展甚至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我们从模拟通信系统步入如数字通信时代紧紧十几年的时间,昂贵的大哥大很快就被便宜的手机替代了。如今,我们从2G时代跨越式的进入3G时代,在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舒适、高效、快捷和财富。(二)自然

8、辩证法的指导意义IT技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就开始了人化的特征,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巨大能力和潜力,也标志着人的活动作为一支力量介入到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这不仅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IT产业,更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适时出现的技术才是好技术,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而落后的不适合时代的技术也只能称之为落后的生产

9、力。所以,我认为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的创新型人才是IT产业的瑰宝。在世界信息产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中国又何去何从?我觉得应该是适应与挑战并存,未来的国内信息产业必须走创新之路。从通信产业来看,国内移动通信从模拟通信技术起步到大规模商用的GSM、WCDMA等技术都伴随着欧洲的脚步在发展。那个时候我们的研发技术还比较落后,我们不得不去追赶、去模仿。我觉得这是一种适应,仅仅是一个缓兵策略。现在,我们为了自己研发3G技术(TD-SCDMA),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些付出已经标志着我们国家在信息产业拥有挑战权威自主创新的精神。诚然,信息产业的发展给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和平相处也带来了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0、,如电子污染、资源能源消耗、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的破坏等。但是,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在发展到一个很完美的阶段时,是肯定要经历一个过程的。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因此,21世纪的信息通信系统,必须围绕“以人为本”来进行研究和开发,不仅要着眼于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远虑到后代人的需求发展;在将来,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充满人性的服务,还要担当保护人类、保护环境的重任,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存、时刻。受到保护的良好环境之中。这也正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很好诠释。记得比尔·盖茨说过,未来通信

11、革命比以前的计算机革命更具广泛影响。他说,我们又要开始另一次伟大的旅程。我们同样不清楚这一次旅程会将我们引导到何处,但我们同样确信,这场革命将触动更多人的生活,并将我们引导到更远的地方。即将来面临的重大变化将与人们的通信方式相关。这场未来通信革命带来的好处和难题将比上次个人计算机革命造成的好处和难题大得多。这种不可预知性,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将吸引着我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前行,而前行的方向是多选的,我们该如何继续?这时就需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按照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世界中所有存在着的事物;求研究和探索;是事物的规律性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以确立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作用。找到了规律,做出了判断,明确了方向,最好派支先遣部队前去试探虚实后,大部队再整体跟进。对于一个庞大的通信企业,果断且具有冒险精神固然好,但如果过分激进,投入越多,可能损失也就越多,因此还是稳中求胜更妥当一些。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才会清楚的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同样遵循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移动通信,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有了自然辩证法这把开启科学认识大门的钥匙,我们将回首过去、把握现在、放眼未来,正确地选择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更好的学习、利用和发展移动通信。-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