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26447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3单元第16课《秋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秋天科目:语文教学对象: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秋天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到的第三首新诗。和前两首相比,这一首,更加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表达。诗不长,仅三节。但很精粹,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诗人将视野投向农家生活,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在明朗纯净的诗意中表达了对秋天、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全诗以“秋”为主轴,平行地展开三幅画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对秋天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秋意,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二、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

2、者的感情。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都来自农村,熟悉农村的生活。学生学习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大多依靠教师的指导,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能力提升不明显。有一部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动力,给教师造成教学的压力较大。但许多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氛围,对自己有明确的学习期望,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还多有空白,缺乏知识的储备和文学的熏陶。学生接受知识更多依赖课本,课外的拓展更多依赖教师的引导。但对自己的学业有追求的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多

3、,学生的情况可说喜忧参半。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本课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的“一书、一板、一粉笔”较为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把优美的诗文、美妙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等美好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并进而创造美。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说“秋”导入:同学们秋天来了,你感觉到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秋天,怎么样?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眼中或心中的秋天给大

4、家介绍一下吧!说一说,描绘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秋天景色和内心的感受,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利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学习氛围。二、读“秋”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尤其是诗人眼中的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看看跟我们眼中的秋是否一样。学生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并且要有充沛的感情。学生齐读诗歌,感悟秋天的意境。描述文本中秋天的景色,并与同学描述的景色进行比较,感受作者构思之精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加强朗读训练。学会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三、品“秋”思考:1、为什么说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秋景图?2、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你能

5、为它命上漂亮的名字吗?3、美句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赏析优美诗句1、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飘”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暗示丰收。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娴静的特点。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和自得的心情。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不在乎打了多少鱼,而是在渔船上游戏,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学生活动:小组合

6、作完成思考题,整体感知文本。赏析诗句的美,学会从修辞方法,感官角度和人物描写等方面,分析诗句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整体把握文本。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四、绘“秋”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秋,肯定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赶快行动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根据诗歌所创设的意境,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选取诗歌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散文化的描绘。1、学生准备2、交流展示,欣赏评价。五、教师小结六、作业1、请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绘家乡美丽的秋天,到时与老师同学交流。2、阅读课后的秋景,看看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

7、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活动:根据诗歌所创设的意境,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选取诗歌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散文化的描绘。学生展示交流课外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的动笔能力,把写读有机结合起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注重表达技巧。加强学生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扩大阅读的外延。七、教学评价设计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培养朗读能力,更多关注基础薄弱学生,落实本课最基础的目标。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培养信息搜索和概括能力,以中等学生为基准,达成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隐性目标。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通过语言分析、信息整合,提高中等及中等以上同学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基础薄弱学生有基本的情感体验。4、模仿学习

8、,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听说读写” 为训练主线,学生通过朗读、模仿续写、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思维形式。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是:朗读的技巧和探究的方式。5、总结扩展,领会内涵。体悟作者的情感,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八、板书设计秋天读说秋品 绘热爱喜爱九教学反思1本课成功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这我想是本节课的最大特色与亮点,优美的、处处弥漫秋天的气息的课件,尤其适合诗歌的教学,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诗歌的意境。优美的课件为学生的品味、朗读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课件用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围;用音乐渲染秋天的意境;对于学生提

9、高兴趣及体会诗歌语言和情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2恰当使用多媒体介入图片、音乐、文字帮助解读。图片、音乐、文字都不是单纯地介入,而是运用比较的手段,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大量优质资源的提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诗歌的语言不能过多地去分析,所以我借助其它手段引导学生去体会。在三段的诗歌中,我分别借助图片、文字、音乐的介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品味。如在“说秋天”这环节中用图片和文字相比较,图片既表现了文字,又有很多文字的留白需要自己去想像;在“品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文字的删减比较,学生马上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在“听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两种不同音乐的比较,学生既提高了音乐的鉴赏力,又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意

10、境的体验。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3以朗读贯穿始终,体现语文味。以朗读为主线,就避免多媒体教学中经常碰到的喧兵夺主的尴尬。使多媒体起到真正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诗歌重在朗读。本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后又能指导朗读。每一节的朗读指导,为下文的朗读作铺垫;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相辅相成;最后的配乐朗读又使整堂课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自信心。朗读与品味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提高。4尚缺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课堂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还是缺少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这首诗歌的形式学生比较容易模仿,若能在课堂上展开,让学生查找到不同的关于秋天的文章,能拓展学生对秋天的全面的认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秋天。然后再让学生写写,这样就能升华学生的情感,并将之表达出来。洗手,那还不简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在数名家长中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叮嘱孩子常洗手,但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间的长短,并不太了解。很多家长这样理解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用流动水冲洗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