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245969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二章_第1~2节(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1 概述 2.2 LC谐振回路 2.3 单调谐放大器 2.4 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 2.5 高频调谐放大器 2.6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2.7 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2.8 集中选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返回总目录第2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本章重点 1.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 品质因数 (Q) - quality factor 2.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 3. 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混合 等效电路, 4.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高频放 大能力及频率参数; 5. 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选频功能和谐振电压 放大倍数计算; 6.多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 (二)本章难点

2、 1. 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晶体管的 高频放大能力 2. 高频单管单调谐放大器的选频功能 和谐振电压放大倍数计算. 一、调谐放大器分类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小信号:输入信号mV mV 要 求:增益足够大,通频带足够宽, 选择性好,工作在甲类,多用于接收机。 调谐功率放大器 大信号:输入信号 mV 以上 要 求:大的功率和效率, 工作在丙类,多用于发射机。 2.1 概述 图2-20 单调谐放大器 二、电路特点 采用谐振回路作为放大器的集电 极负载。 三、组成与作用 主要由放大器和谐振回路组成, 作用:放大 、选频。 图2-1 调谐放大器的并联频率特性 四、技术指标 1.放大能力 用谐振时的放大倍

3、数 K0 表示。 2.选频性能 (1) 通过有用信号的能力 即具有一定的通频带: 放大器能有效放大的频率范围。 (2) 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 即有足够的选择性: 放大器对其他频率信号抑制能力的衡量。 2.2 LC谐振回路 主要讨论并联谐振回路 图2-2 并联谐振回路 一、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回路比较 1. 电路 r0 :串谐电路的空载谐振阻抗。 R0:并谐电路的空载谐振阻抗 对信号源而言, R0 L,C 三者是并联关系 对信号源而言,r0 L,C 三者是串联关系 并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回路 2. 谐振条件 当 时, 得谐振频率 串联、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相等 谐振意义:谐振时, 同相。 3.导纳或

4、阻抗 4.阻抗特性曲线 并联谐振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 Q用途:可以衡量谐振现象的尖锐程度 串联谐振 5. 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 其中,电导 写成指数形式为: (单位为西门子S) 导纳角为:(单位为弧度rad) 等效阻抗 Y为等效导纳 二、并联谐振回路 1.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 引入品质因数后, 在实际中,有时用阻抗形式比较方便,故 当回路谐振时, 称为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 图2-3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 2.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回路电压特性曲线 并联电路谐振曲线 设信号源为恒流源,响应为回路电压 模为 图2-4 回路电压特性曲线 3. 谐振曲线分析 (1)通频带 在谐

5、振点附近可简化为 谐振曲线的相对抑制比 :信号频率偏离谐振点 f0 的数量。 定义: 图2-5 Q 对谐振曲线的影响及谐振回路通频带 (2)选择性 (3)矩形系数 对某一频率偏差 下的 值叫做回路 对这一指定频偏下的选择性。记为: 值愈小选择性愈高。 (dB)=20lg 图2-6 值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图2-7 幅频特性比较 三、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1负载和信号源内阻为纯电阻 图2-8 带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的并联谐振回路 不变 下降 说明:Q0 是在没接入负载、信号源时的品质因数, 称为无载(或空载)品质因数。 QL 为有载品质因数。 QL Q0 所以,有载时,电路通频带, 选择性。

6、 已知 Q0 求QL 2.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含有电抗成分(一般是容性) 图2-9 考虑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输出电容的并联谐振回路 注意:考虑了负载电容和信号源输出电容后 ,在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等的计 算中,式中的电容都要以 代入。如:谐 振频率 回路总电容为: 四、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 上述谐振回路中,信号源和负载都是直接并在L、C 元件上。 因此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谐振回路Q 值大大下降,一般不能满足实际 要求; 第二,信号源和负载电阻常常是不相等的,即阻抗 不匹配。当相差较多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可能很 小; 第三,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电容影响回路的谐振 频率,在实际问题中,RS

7、 、RL 、CL 、 CS 给定后 ,不能任意改动。 四、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 上述谐振回路中,信号源和负载都是 直接并在L、C 元件上。 因此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谐振回路Q 值大大下降,一般不能 满足实际要求; 第二,信号源和负载电阻常常是不相等的 ,即阻抗不匹配。当相差较多时,负载上 得到的功率可能很小; 第三,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电容影响回 路的谐振频率,在实际问题中,RS 、RL 、 CL 、 CS 给定后,不能任意改动。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采用“阻抗变换” 的方法,使信号源或负载不直接并入回路 的两端,而是经过一些简单的变换电路, 把它们折算到回路两端。 1.变压器接入方式 图

8、2-1互感变压器接入电路示意图 图2-1 互感变压器接入电路的等效电路 若则 (1) (2) 2.自耦变压器接入(电感抽头接入) 3.电容抽头接入 图2-1电容抽头接入电路 电容的串、并联等效变换: 串联 并联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其中: 变换后的并联等效 电路如图2-16所示 图2-16变换后的并联等效电路 4.接入系数 n 1与2重合时,RL全部接到电路两端,对回 路影响最明显; 2从上向下滑动时,RL与回路的连接,对 回路的影响; 2与3重合时,RL与回路脱离联系,对回路 没任何影响。 该变化过程,反映在下式中: “部分接入”的概 念 图 “部分接入”的概念 图 负载电容等效折算 说

9、明: (1) o n 1 , 调节 n 可改变折算电阻数值。 n 越小,RL 与回路接入部分越少,对回路影响越 小, 越大。 (2)对于电容抽头接入,接入系数为 (3)当外接负载不是纯电阻,包含有电抗成分时, 上述等效变换关系仍适用。 (4)谐振回路信号源的部分接入的折算方法与上 述负载的接入方式相同。 (5)为区别信号源和负载与回路的接入系数 , 在下面信号源和负载均采用部分接入的电路中, 规定: n1 为信号源与回路的接入系数, n2 为负载与回路的接入系数。 谐振回路的信号源采用部分接入的方法 对谐振回路的信号源同样可采用部分接入的 方法,折算方法相同。例如图2-19所示电路中, 信号源内阻从2-3端折算到1-3端,电流源也要折 算到1-3端,计算式为 (2-37) (2-38) 式(2-38)可以这样理解,从2-3端折算到1-3端 电压变比为 1/n 倍,在保持功率不变的条件下, 电流变比应为 n 倍。 图2- 信号源部分接入回路 通过以上讨论得知: 采用任何接入方式,都可使回路的有载QL 值提高,而谐振频率不变。同时,只要负 载和信号源采用合适的接入系数,即可达 到阻抗匹配,输出较大的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