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2238396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施工过程技术规范(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内容:术语、测量、试验、一般 路基施工(填、挖)、特 殊路基施工、路基检测 术语 路床: 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 0.80m)。 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 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 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 的填方部分。 路堑: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CBR(承载比):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 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 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 ,以百分率表示。

2、液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 限。 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 塑限。 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塑限含水量)塑 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 液限、塑限的测定: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三角测量:通过观测相联系三角形内各水平角,并 利用已知起始边长、方位角和起始点坐标确定其他 各三角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 ,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 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 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相比较,导线测量其优点是布 设灵活,要求通视的方向少,边长直接测定,粗度 均匀。缺点是控制面积

3、小,缺乏有效可靠的检核方 法。 测量 2.2公路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在水准测量确有困 难的地段,四、五等水准测量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 1、控制性桩点,应进行现场交桩,并保护好 交桩成果。 2、 控制测量 2.1各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公路等级级平面控制网等级级 高速公路、一级级公路 一级级小三角、一级导线级导线 、 四级级GPS控制网 二级级公路二级级小三角、二级导线级导线 三级级公路及以下公路三级导线级导线 3、 中线放样 3.1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 桩。 3.2 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

4、邻施工 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3 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路基放样 4.1 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 面,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处理。 4.2 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识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 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清楚。 4.3 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 应复 测中线和横断面。 4.4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中,标高控制桩间距不宜大于200m 。 4.5 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 点。 试验 1、 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

5、和要求,建立试验 室。 2、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 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 加取样点数。 3、 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 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 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 试验等。 4、 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 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批 准后方可使用。 压实度检测:灌砂法,灌水法,环刀法 一般路基施工 1 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 为填料。 1.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 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

6、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 滿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1.3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 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 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滿 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1.4 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 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 1.5 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注: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 填料应用部位 (路面底标高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 径 (mm)

7、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 路 三、四级 公路 路 堤 上路床(00.30)865100 下路床(0.30 0.80) 543100 上路堤(0.80 1.50) 433150 下路堤(1.50)322150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0)865100 (0.300.80)543100 填方路基施工 1)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 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表3标准. 2)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3)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 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

8、临水路基范 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4)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 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 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 好的填料。 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 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挖类型路床顶面 以下深度 (m) 压实 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 路 三、四级 公路 路 堤 上路床00

9、.30969594 下路床0.300.80969594 上路堤0.801.50949493 下路堤1.5093929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0.30969594 0.300.809695 注: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 1.6 压实度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 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用环刀法试验时 ,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1/2深度 2)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 测频率为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 m2时 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1.7 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

10、完成后,其施工质 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土质路基施工质量标准 序 号 检查项 目 允许偏差检查 方法或频 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 1 路基压实 度 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施工记录 2弯沉不大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 3 纵断高程 (mm ) 10,1510,2010,20每200m测4断面 4 中线偏位 (mm) 50100100 每200m测4点 弯道加HY、YH 两点 5宽度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 (mm) 152020 3m直尺:每 200m测2处 10尺 7横坡(%)0.30.50.5 每200m测4个断

11、 面 8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 坡度不陡于设计 坡度 不陡于设计 坡 度 每200m抽查4处 挖方路基施工 1、土方工程 1.1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 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作为弃方处理。 2)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 挖。 3)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 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 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4)路基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 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时,应及时按规定报批。边 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 5)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

12、路床施工; 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 300mm厚的保护层。 6)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7)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 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2 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 面坑凹处时,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 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 刷边坡及路基。 3 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 随意堵塞泉眼。 2)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 、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 料除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还

13、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 4 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 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 经济的开挖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 1、 软土地基处治前,应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编制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 2、 软土地基处治材料的选用及处治方案,宜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 3、 浅层处治 1 换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 2)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2 抛石挤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 300mm。 2)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 成三角形方式投放片石,

14、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当软土 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在低侧坡脚外 一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片石平台。 3)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 。 路基检测 路基检测标准 序 号检查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或频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 1 路基压实 度 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施工记录 2弯沉不大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 3 纵断高程 ( mm ) 10,1510,2010,20每200m测4断面 4 中线偏位 (mm ) 50100100 每200m测4点 弯道加HY、YH两点 5宽度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 (mm ) 152020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7横坡(%)0.30.50.5每200m测4个断面 8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 不陡于设计坡 度 每200m抽查4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