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听后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223749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鹳雀楼》听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登鹳雀楼》听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听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听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听后感新塍小学 承金花有幸去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聆听了全国第五届苏教版教材课堂教学大赛苏州市选拔赛的三堂公开课,三位老师的课堂都非常精彩,不论是教材分析,还是整个的教学流程,都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就对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楼琦君老师的一堂登鹳雀楼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全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2、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如何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楼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示范。楼老师的教学流程始终是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呈现的,围绕一读古诗,读准字音二读古诗读好节奏三读古诗读出画面四读古诗读出情感这四个步骤来教学,环环紧扣,收放自如。学生在层层推进的研读赏析中充分理解与感受了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所揭示的哲理,同时也自然地积累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在导入课题时,楼老师的方法很新颖,课题中的四个字都是课文中的生字,比较难写也很难记,楼老师先用猜字谜的方式导出楼字,并给右边的娄加上不同的偏旁,如“篓、蒌、搂、楼”这些字的右半边相同,而读音也都遵循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

3、形声字,接着出示一组象形古文字“日、山、目”让学生猜猜古时候的这些字读什么,并引出会意字“隹”,这是个部首,问学生你在哪个字里面见过这个隹字部?从而导出藏着隹字部的一种鸟的名字“鹳雀”,接着老师一边介绍鹳雀楼一边在黑板上板画,寥寥几笔,雄伟的鹳雀楼和滔滔的黄河水就出现在了黑板上。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也吸引了我们听课老师的眼球,就这样的一个导入,不管是从楼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还是像播音员一样标准的普通话或者是精美绝伦的板画,无一不让我们见识到了楼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语文素养。新授部分在三读古诗读出画面这一部分时,楼老师出示课文插图,问: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

4、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分别板画山、树、白云、太阳等等,在画太阳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应该画在哪儿?学生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根据诗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猜测太阳应该画的离山顶较近一些。接着用:你还想看更美更远的景象吗?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过渡语句自然地引到了第二句诗中的教学。最后,老师又巧妙的用引读的方式将两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连缀成一个整体。在楼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将文本逐步绘制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跟随作者经历了他的所见、所思,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课堂的精彩之处还有很多,比如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生字书写的指导等等,举不胜举,实在是令我获益非浅。这一节课,是我今后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