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2013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2236270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静脉高压症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门静脉高压症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门静脉高压症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门静脉高压症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门静脉高压症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静脉高压症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静脉高压症2013(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静脉高压症 概述: 多种原因 门静脉系统 血流受阻 血流量增加 血管舒缩 功能障碍 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 脾肿大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腹水 提 纲 u 门静脉系统解剖学 u 病因学 u 病理生理学 u 临床表现 u 诊断与鉴别诊断 u 治疗 门静脉系统解剖概要 门静脉在解剖上有三个特点: 门静脉无瓣膜,其压力维持是通过: (A) 流入的血量 (B) 流出的阻力; 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 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 另一端是肝小叶内的肝窦; 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有四个交通支。 门V系与腔V系之间4组交通支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 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前腹壁交通支 腹膜后交通支

2、* 最主要: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 正常情况:很细小,血流量很少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门静脉 肝窦 脾静脉 下腔静脉 肝静脉 中央静脉 病 因 1 门脉血流阻力增加: 即后向血流学说 (1)、肝细胞损害,纤维增生,门脉血流阻力增加 。 (2)、肝动脉门静脉交通支开放。 (3)、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致肝 小静脉收缩。 2门脉血流量增加: 即前向血流学说 一些扩血管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导致内脏血 流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 加,使全身和内脏处于高动力状态。 门静脉高压症分型 肝前型: 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 先天性畸形 肝外压迫 脾静脉血栓形成 (左侧门静脉高压症

3、) 病因:腹部创伤,肿瘤,胰腺炎 特征:仅仅脾静脉高压 诊断:胃、食道出血,肝脏正常。 治疗:脾切除可根治。 肝后型: BuddChiari综合征 缩窄性心包炎 严重右心衰等 肝内型: 1. 窦前性:血吸虫病,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早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骨髓纤维化,结 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 性PH,砷、硫唑嘌呤、氯乙烯等肝损害。 2. 窦性/窦后性:慢性肝炎后肝硬变,酒精性肝硬变 /肝炎,氨甲喋呤、vitA中毒,不完全间隔性纤维 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静脉闭塞性疾病, 肝静脉栓塞(Budd-Chiari综合征)。 血虫病性肝硬变:窦前 血吸虫卵沉积在汇管区门静

4、脉小分支内 门静脉小分支管腔变窄,周围发生肉芽肿性反应 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随之增加 门静脉小分支 肝动脉小分支 肝炎后肝硬变:肝窦、窦后 肝小叶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结节挤压肝窦, 使肝窦变窄或闭塞,使门静脉的血流受阻; 肝内高阻力导致肝内淋巴回流受阻,进一步增加门 脉压; 汇管区肝动脉、门静脉小分 支的交通支:平时不开放, 肝窦受压和阻塞时大量开放 ;压力高810倍的肝动脉 血流直接进入压力较低的门 静脉小分支。 (1) 左侧PH(亦称局限性或区域性PH): l单纯性脾静脉阻塞,导致门脉脾胃区压力升 高,出现胃底、食道V曲张,甚至出血。 l病因以胰腺疾病为主,胰腺炎占65%,胰腺肿 瘤占

5、18%。其他原因有何杰金病、脾门结核、 脐静脉插管、某些腹膜后疾病和某些手术后 (如胃切除、门体分流术)、骨髓增生性疾 病、胃溃疡、脾动脉瘤等。 成人PH的少见原因 (2)Budd-Chiari综合征 l 肝静脉、下腔静脉肝段血栓形成、纤维膜性狭 窄、闭塞引起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l 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l 我国以妊娠、感染和下腔静脉膜性梗阻多见; 西方以骨髓增生性疾病、高凝状态、口服避孕 药及肿瘤多见。 (3)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 l 病因不明,以脾大、贫血和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为特征 l 排除了肝硬变、肝外门静脉、脾静脉或肝静脉 闭塞、血吸虫病等 l 需经腹腔镜、肝活检、

6、门脉造影、肝静脉造影 等特殊检查才能确诊。 IPH l 有认为IPH与某些化学物质如砷、铜、氯乙烯等 及肝损药物如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等有关; l 也有认为与感染有关,感染后抗原入门静脉引起 免疫复合物反应,导致门静脉一过性血栓形成, 继而发生门静脉纤维化、狭窄或闭塞,形成PH; l 近年来认为IPH 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IPH l 日本称之IPH; l 印度称为非肝硬变性门静脉纤维化 l 美国称为肝门静脉硬化症 l 英国称为非硬化性PH l 现仍有人主张沿用Bantis综合征这一名词。 PH的罕见病因 l 多房棘球绦虫、腹腔淋巴结结核累及肝门淋巴 结引起肝静脉阻塞,形成PH; l 脾血管

7、肉瘤,肝内、脾内动静脉瘘,引起PH; l 肾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 引起IPH。 病理生理 门静脉压力 充血性脾肿大 血管交通支扩张、出血 腹水 门脉高压性胃病 门体分流性脑病 正常门静脉压力: 13-24cmH2O 门静脉高压: 30-50 cmH2O 压力不超过 25 cmH2O 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 很少破裂出血 l 脾充血肿大 l 长期脾窦充血 - 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 髓细胞再生 l 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加 l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脾亢 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 1.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胃底、食道下段交胃底、食道下段交 通支通支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腔静脉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

8、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破裂出血 交通支扩张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出血原因 l 离门静脉主于最近,离腔静脉主干也较近,压 力差最大 l 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 l 食道、胃交界处的食管静脉位于固有层 l 发生曲张后使覆盖的粘膜变薄,易为粗糙食物 或胃酸返流腐蚀所损伤 l 恶心、呕吐、咳嗽、腹腔内压突然升高、门静 脉压力也突然升高,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 2.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 直肠下端肛管直肠下端肛管 交通支交通支 直肠下静脉 肛管静脉下腔静脉 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继发性痔 交通支扩张 3.脐旁静脉 前腹壁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 腹上深静脉上腔静脉 腹下深静脉下腔静脉 前腹壁交通支 前腹

9、壁静脉曲张 交通支扩张 4.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 腹膜后交通支腹膜后交通支下腔静脉 腹膜后交通支 腹膜后的小静脉也明 显扩张、充血 交通支扩张 腹水 l 肝硬变后肝功能减退,血浆白蛋白的合成障碍而含 量减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l 门脉压升高使门静脉系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 l 肝内淋巴液回流不畅,自肝表面漏入腹腔 l 肝功能不全时,肾上腺皮质的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的 抗利尿激素在体内增多,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再 吸收,钠和水的储留 门脉高压性胃病 l 黏膜循环障碍:在门静脉高压时,胃黏膜下层的动-静脉交通 支广泛开放,黏膜下血管扩张,静脉淤血,黏膜下血流增加 ,胃壁淤血、水肿,黏膜血供却减少

10、造成缺血缺氧,黏膜上 皮细胞破坏增多和修复能力降低,屏障作用受损,易受各种 致病因素攻击,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l 胆汁反流:门脉高压症时,胃肠道淤血和高胃泌素血症,抑 制缩胆囊促胰素对幽门括约肌和Oddi 括约肌的调节,使之 松弛,胆汁和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门体分流性脑病 l 肝脏可将经门静脉转运来的肠源性毒性物质进行代谢并解 毒,肝病时因门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细胞功能严重受 损,这些肠源性毒性物质可直接进入体循环,它们对脑有 毒性作用 l 氨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l 生物胺作为假性神经递质可干扰脑能量代谢并抑制神经冲 动传递.-氨基丁酸(GABA)是脑

11、内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l 短链脂肪酸和其他肠源性毒素亦起一定作用或与氨共同作 用,血清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常升高 l 脑血管通透性以及细胞完整性的改变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男女 发展缓慢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呕鲜红色血 腹水 肝昏迷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肿大后可在左肋缘下摸到 程度不一,大者可达脐下 巨型脾肿大在血吸虫病性肝硬变中尤为多见 脾肿大均伴发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 表现白细胞计数降底,血小板计数减少,逐渐 出现贫血 呕血或黑便 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一旦破裂,立刻发生急性 大出血,血色鲜红 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引起 血小板数减少,出血不

12、易自止 大出血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 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可达25;第一次大出血后 的12年内,约半数病人可以再次大出血 腹水等临床表现 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大出血后因缺氧而加重肝组织损害,常引起或 加剧腹水的形成 有些“顽固性腹水”甚难消退 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 部分病人还具有黄疽、前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 断 病史(肝炎或血吸虫病) 三个主要临床表现: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呕血 或黑便、腹水 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和病程的不同,三个主要临 床表现有时仅出现一二个方面 辅助检查:血象、肝功能、食管吞钡、B超 CT、 MRI和门静脉造影 辅助检查 血象: WBC减少,以WBC

13、和PLT改变最明显 肝功能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A/G 倒置,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常增高,PT可延长 食管吞钡X线检查:钡剂充盈时轮廓呈虫蚀状的改 变;排空时表现为蚯蚓样或串珠状负影 B型超声检查:可见肝硬变波型,脾肿大和腹水 内镜检查 食 道 下 端 静 脉 曲 张 造 影 影像学检查 l CT:可观察全肝状态,增强扫描可反映侧支循 环形成、脾及门静脉改变,但不适于婴幼儿、 孕妇及常规体检。可进行门静脉成像可进行门静脉成像。 l MRI:MRI血管造影(MRA)可了解肝内外门静 脉变化。 l 血管造影:可了解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 下腔静脉形态、分支及病变。 鉴别诊断 (与食管胃

14、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鉴别) 1、消化性溃疡 2、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酒 、非甾体抗炎药、激素、休克、脓毒血症、烧 伤、手术后、CNS损伤。 3、胃癌 4、胆道出血:肝外伤、肝血管瘤、肝肿瘤、肝 脓肿、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炎 胆道出血三联征:绞痛、黄疸、出血,可以后 继发热 鉴别诊断(与脾肿大鉴别) 1. 感染性脾肿大 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等所致的急性感染脾肿大 。 脾脓肿。 2. 血液病性脾肿大 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溶血性贫血, 多有较明显的脾肿大。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肿瘤性脾肿大 原发性脾肿瘤: 脾囊肿:真,假性囊肿。 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15、 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的预防 有小的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该1-2年复查胃镜,出 现失代偿的肝硬化,应该每年复查胃镜; 有食道静脉曲张(尤其是胃镜检查存在“红色征”者) ,无论以往有无曾经出血,应该心得安预防,除非 存在禁忌症; 心得安初始剂量10mg,2/日。应使静息心率下降到 基础心率的75或静息心率达50-60次/min 停药时出血风险再现,应持久用药。 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l 心得安与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联合预防,与单 一预防效果相似,不推荐二者联合; l 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无预防作用,也不推荐其 与阻断剂酯联合,研究证明联合未获益。 l 不推荐外科分流术、TIPSS、硬化剂等治疗用 于首次出血的

16、预防。 选择性阻断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效果较差,用于 静脉曲张出血的初级预防不是最佳选择 非选择性阻断剂作用机理 降低心输出量 (1效应) 通过产生内脏血 管收缩(2效应) 非选择性阻断剂 减少门脉血流量 降低门脉压力 心得安 l 禁忌证: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心功能衰竭、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肝功能Chil -Pugh C级、急性出血期。 l 肝硬化应用阻断剂常见的副作用:头晕、乏力、 呼吸困难、性功能障碍 l 虽然这些副作用中的一部分会随着时间或减少剂量 后消失,但仍有15的患者停药 非选择性阻断剂的副作用 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治疗 l 非手术治疗: l 手术治疗 l 恢复血容量:但血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