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微波技术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23624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微波技术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绪论微波技术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绪论微波技术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绪论微波技术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绪论微波技术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微波技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微波技术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 微波技术与天线 教材:微波技术与天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学观,郭辉 萍 主编 黄秋元黄秋元 huangqyhuangqy QQ:67330056 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 http:/ / 微波的范围 . 微波的应用. 学习注意事项微波的特点 微波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 下微波。 目录 绪 论 1 什 么 是 微 波 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的 波段,在微波波段内部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 波. 300MHz 3000GHz 可 见 光 1m 电磁波谱 2 0.1mm 频率 波长 3GHz 30GH

2、z 300GHz 10cm1cm1mm 普通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分米厘米毫米 亚毫米 微 波 中波短波 超短波长波 微 波 波 段 的 划 分 波段代号波段代号频率范围/GHG频率范围/GHG UHF 0.3 1.12 Ka 26.5 40 L 11.21.7 Q 33 50 LS 1.7 2.6 U 40 60 S 2.6 3.95 M 50 75 C 3.955.85 E 60 90 XC 5.858.2 F 90 140 无线电波的特性与用途 3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其传播特性不同,适用场合也不同: ? 频率分类 频率范围波长范围传播特性代表性用途 超长波 长 波 短 波 微 波 3kH

3、z 30kHz 30kHz 300kHz 3MHz 30MHz 300MHz 3000GHz 长波可以 沿着地球弯 曲的表面传 播到很远, 短波可以 借助电离层 反射返回地 面以达远距 10万 1 万公尺 1万 1 千公尺 100 10 公尺 1公尺 0.1毫米 长距离的 航海通信, 潜艇与地面 通信 国际广播 中 波 300kHz 3000kHz 1千 100 公尺 天波,地波并存 近距离无线电 广播和无线电 导航 ? 这种传播方式叫地波 离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叫天波 微 波 的 特 点 顾名思义“微波”是波长极短,频率极高 的电磁波。当然,波长的长与短、频率的高与低 都是相对的,但是,量变积

4、累到一定程度,便要 产生质变,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本领。对于微 波来说,他的特点如下: 1.微波具有似光性 2.微波可以穿越电离层 3.微波具有宽频带特性 4.微波抗低频干扰能力强 4 普通电波微波光波 一 微 波 的 似 光 性 演示 5 a.微波是视距传播 530m 100km 弧形地球表面 视线距离 终端站甲 终端站乙 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需要 建中继站 中继站 100m 40km 50公里 微 波 的 似 光 性 1.光波可以通过抛物面反射镜形 成强烈的定向照射。 2微波也可以通过尺寸很小的(1m 左右)抛物天线形成很强的定向 辐射。 6 b.微波可通过抛物天线定向辐射 抛物天线发射电磁

5、波的波束角约等于 D-抛物面直径 -为波长 短波段的最短波长 微波波长 二 微 波 穿 透 电 离 层 外 层 大 气 500 50 平 流 层 H:公里 对 流 层 + + + - - - 电 离 层 不同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20 100000 30 85 中 间 层 微波 短波 无线电窗口: 1-10千兆赫,20-30千兆赫,91千 兆赫附近的微波受云雾,雨雪等 的影响不大,可以较为容易地由 地面向外层空间传播.这种 现像称为”无线电窗口”. 7 大气层 臭氧层 长波 三 宽 频 带 特 性 频率分类频率宽度频率范围容量倍数关系 微 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短 波3MHz - 30MH

6、z 300MHz - 3GHz 3GHz - 30GHz 30GHz - 300GHz 30-3=27MHz 3-0.3=2.7GHz 30-3=27GHz 300-30=270GHz 2.7GHz/27MHZ=100倍 27GHz/27MHZ=1000倍 270GHz/27MHZ=1万倍 短波通信 微波通信 演示 演示 堵塞 畅通 信息 8 频带 宽度 27MHZ 毫米频 带宽度 270GHZ 四 微波抗低频干扰能力强 微波频段对低频干扰具有天然“免疫力” 。 宇宙电磁干扰天电干扰工业干扰 9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 干扰在低频,中频 区以下的频域内 微波 干扰区 4.微波抗低频干扰能力强 1.

7、微波具有似光性 2.微波可以穿越电离层 3.微波具有宽频带特性 综上所述,微波具有鲜明的个性: 麦克斯韦1868年预 言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1888年证实 电磁波的存在 马可尼 1895年发明了 微波技术的 发展简史 微 波 的 传 统 应 用 10 波波夫 农作物地面遥感 微波雷达 微波抗癌仪 卫星通信 无线电通信 微波橡胶连续硫化设备 微波药丸烘干机气像雷达家用微波炉 微 波 雷 达 11 Y Z 雷达监视屏 t s D x H 雷达是无线电定位的简 称(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 演示 测速雷达孔径雷达探地雷达气像雷达 微波雷达的突出优点是:能用较小的天

8、线尺寸得到较窄的天线波 束,外部噪声较低,全天候不受云层覆盖的影响. 微 波 中 继 通 信 12 演示 典型微波通信线路示意图 中继站 终端站枢纽站分路站 包括天线接收, 发射信号系统 两条以 上微波 通信线 路的汇 接点 ? 微 波 天 线 为 什 么 要 架 设 在 高 塔 上 微 波 中 继 站 d R 微波通信是现代化重要的手段之一,它的特点是通信信息量大, 传输损伤小,抗干扰能力强,建设周期短。微波通信属于视距通信, 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需要建设中继站。 13 卫星通信: 卫 星 通 信 14 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的通信 称为卫星通信,它是国际,国内通信和 广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

9、采用三颗同 步卫星通信和广播. 移动通信: 15 微波设备安装方 便使用可靠,尤其近 年来采用先进的微电 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使设备体积更小, 功耗更低,可靠性更 高,安装更方便,可 使用在各种场合备受 用户关注.我国移动 通信(GSM)技术,频率 为900MHz和1800MHz. 地面移动通信 16 无 线 组 网 近年来出现的无线网络备受关注,它采用微波通信技术,把 计算机(PC机)用无线网络连接起来构成无线传输网,它比有线 连接更加灵活方便,计算机移动随心所欲。 无线计算机网络: 微波技术新的主要应用点 n射频通信电路的设计 n高速数字通信电路的设计 n天线的设计 射频电路-手机电路组

10、成 通信电路与高速电路的关系 n通信电路与一般电子电路的区别:一般电子电 路可以选择慢速器件。通信是追求高速度、大 容量通信,必须采用高速器件 n目前的通信电路基本上都是数字通信,基本上 都是由射频电路与高速数字电路组成。 n高速数字电路完成的逻辑功能与一般数字电路 是相同的 n高速数字电路与低速数字电路在设计上不同的 主要表现在电路板设计时考虑问题不同 高速电路带来的问题 n微波传输线理论可知:当传输信号的导线为长线时,必须考虑导线上的分 布参数,信号在线上的传输表现为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导致线上每一 点的电压电流不同 n微波传输线理论两个核心问题是:线上有阻抗和传输时延. n比较一个10

11、年前的一个慢速器件和现今的快速器件在一段相同长度导线传 播情况,可以发现,对于慢速器件,传输导线可以看作是一段简单的导线 ,而对于现今的快速器件,信号的传播则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波的特性,快 速的跳变信号会沿着传输线来回反射、振荡,形成常见的过冲和振铃。 n对于高速信号,做PCB设计时,除了考虑导线电阻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外, 还要考虑传输线电容、电感的影响。 n对于高速信号,做PCB设计时,要考虑传输线之间的串扰影响 高速电路的设计方法 n由于高速电路跳变沿很快,脉冲宽度很小,导致时延很 小 n由于高速电路的信号线是传输线,要考虑分布参数带来 的影响 n由于高速电路上信号含有大量的高频成分,带来了系

12、列 电磁干扰问题 n要使高速电路上的信号是完整的,设计上要考虑多方面 的复杂因素 n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不适用,代之以仿真设计 n要满足信号完整性要求,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采用基于信 号仿真的一体化设计流程 传统的电路与PCB 板设计 n在传统的PCB设计流程中,依次由电路设计、版图设计、PCB制 作、测量调试等步骤组成。其设计流程是单循环的 : 电路 设计 版图 设计 PCB 制作 测量 调试 设计 定稿 修改 设计 多次重复 传统电路设计与PCB设计存在的问题 n传统电路设计只能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在实际PCB板设计过程中,由 于对信号缺乏有效的信号传输特性分析方法和手段,电路的设计一般只 能根

13、据元器件厂家和专家建议及过去的设计经验来进行。所以对于一个 新的设计项目而言,通常都很难根据具体情形作出信号拓扑结构和元器 件的参数等因素的正确选择。 n传统的PCB版图设计阶段,同样因为很难对PCB板的元器件布局 和信号布线所产生的信号性能变化作出实时分析和评估,所以版 图设计的好坏更加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在PCB板制作阶段, 由于各PCB板及元器件生产厂家的工艺不完全相同,所以PCB板 和元器件的参数一般都有较大的公差范围,使得PCB板的性能更 加难以控制。 传统电路设计与PCB设计存在的问题 n传统的设计方法事实上是一种问题补救法: q致命弱点是流程中没有控制点,设计过程不可控; q设

14、计进度、设计质量过分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 q设计结果不可预测,无法保证设计质量; q容易出现设计反复,设计周期长。 n这种方法与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竞争激烈、新产品上 市的时间要求越来越短的特点相冲突 n因此传统设计方法不适合高速通信系统的设计。事实 上,越是在产品开发的后期,解决问题的手段则越高 。 电路与PCB板的仿真一体化设计 n随着电路速率与频率的提高,电路与PCB板设计必须考虑信号完 整性问题,进入了仿真一体化设计阶段 n要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采用基于信号仿真的 一体化设计流程(如下图) n其基本思想为利用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早期尽可能多的利用 EDA技术,对原理图和

15、PCB板图进行多点控制的设计过程。 nPCB板设计中利用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提出满足信号完整性要 求、时序要求、EMC/EMI要求,并满足加工制造与测试的总体方 案和设计准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前言高速电路的仿真设计 高速电路一体化仿真设计流程 当线上传输的高频电磁波时,传输线上的导体上的损 耗电阻、电感、导体之间的电导和电容会对传输信号 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不能忽略。 传输线-平行传输线的分布参数 (Distributed parameter) 分布电容:导线间有电压,导线间有电场。 Cl为传输线上单位长度的分布电容。 高频信号通过传输线时将产生分布参数效应: 分布电阻:

16、 电流流过导线将使导线发热产生电阻; Rl为传输线上单位长度的分布电阻。 分布电导 :导线间绝缘不完善而存在漏电流; Gl为传输线上单位长度的分布电导。 分布电感:导线中有电流,周围有磁场; Ll为传输线上单位长度的分布电感。 微带线是微波集成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微波电路中用来 连接各种元器件,来构成电容,电感,电桥等微波元件 (A) 非对称式微带线 (B) 对称式微带线 屏蔽标准微带 (可有效的防止电磁波的辐射损耗) 接地板(铜 ,鋁) 导体带条(良导体构成,宽 约1毫米) 介质基片(固 体介质) 导体带条 接地板 介质基片(空气或 固体介质) 微 带 线 的 基 本 结 构 ? 1 根据电力线与导体表面垂 直和磁力线与导体表面相 切的边界条件,在AA处 放置一块金属薄板将不会 破坏双线传输线的电磁场 分布规律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