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2235180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方案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第二章 质量保障措施第一节 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一次交验合格,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2.1.管理体系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结合工程特点和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工程全部施工范围,同时还要保证渗透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工程质量能否加以控制的关键,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

2、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详见图2.1。2.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2.1.2.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职责见下表。质量管理职责表序号部 门职 责 内 容1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制定工程质量实施总目标。2质量负责人由公司总部直接委派,对工程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参与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指导和监督项目质量工作的实施。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项目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3项目总工程师根据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组织专项施工方案、工

3、艺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提出质量保证措施。负责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管理。4项目专业经理参与工程质量策划,组织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并指导工程质量管理部工作。制定质量计划和阶段质量实施目标,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结; 负责定期组织质量讲评、质量总结,以及与业主和业主代表、监理进行有关质量工作的沟通和汇报。5质量管理部编制专项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组织检查各工序施工质量,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组织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针对不合格品发出“不合格品报告”或“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落实。向业主(监理)报送

4、月度技术质量总结。6技术管理部对图纸、施工方案、工艺标准确定并及时下发,指导工程的施工生产;负责结构预控验算、结构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测量和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7深化设计部组织各深化设计组对施工图分专业进行深化设计,保证各专业协调吻合,从而保障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8物资设备管理部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确保物资采购质量;组织对工程物资的验证,确保使用合格产品;采购资料及验证记录的收集、整理。9各专业施工管理部对施工进行安排部署,保证按工程总控计划实现工期目标;实施工程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执行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计划,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

5、行严格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优良;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职责到人,保护措施到位;对施工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保证各专业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2.2.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的,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控制的质量因素是“人、机、料、法、环”。2.2.1.质量因素控制本工程的质量因素控制如下图所示。质量因素控制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所用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采用施工方法、检验方法的质量

6、控制对生产技术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质量因素控制1) 对人的控制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

7、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技术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3)对机械的控制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4)对方法的控制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等的控制,在开工前,我们将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申报程序向监理报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监理审批合格后严格执行。详见图2.2.1-2。5)对

8、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要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设备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创造良好条件。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1.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1.1.1.材料、设备采购控制物资设备管理部统一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采购物资优先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采购,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

9、材料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就要对其他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再进行采购。对供应商的评审建立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和信誉进行预审,建立材料供应商评定卡。采购部门负责人定期(半年度)组织对于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如审核中发现不合格的,从合格材料供应商花名册中除名。1.1.2.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外,总包商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其程序为:1)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总包商和分包商事先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文件内容包括:制造(供应商)的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主要技术数据、参照的

10、技术说明、有关的施工详图、使用在本工程的特定位置以及主要的性能特性等。报批文件附上总包商统一编制的材料设备报批单,送业主、监理和总包商。2)提出预审意见。总包商在收到报批文件后,提出预审意见,报业主确认。3)报批手续完毕后,业主、总包商、分包商和监理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的依据。1.1.3.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按照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的程序实施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材料样品报业主、监理、设计院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1.1.4.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其程序是:1)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后,由分包商

11、进行自检并填写总承包商统一编制的材料清单和材料验收单,报总包商。2)总包商收到分包商的资料后,在2天内会同监理前往验收。需取样的,按规定将样品送到总包商设置的工程材料陈列室。3)在材料验收中实施材料取样标签,经总包商和监理验收合格后,在材料取样标签上加盖“取样合格”章,然后当众贴在取样实物上。贴有材料取样标签的取样材料,作为今后对各分包商进行材料验收对照的依据。总包商会同监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检验,拒收与规定要求不符的材料设备,同时对相关的分包商予以警告。确保使用或安装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4)标识工程所材料、设备,保证可追溯性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

12、、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使之具有追溯性。1.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详见下表所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序号项目内容1全过程全天候跟踪监控总包商派出责任工程师,对分包商的过程质量展开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督与认可,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予签证,并责成期限整改。2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施工进度节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为了控制关键过程的工程质量,要求分包商编制施工方案,组织质量技术交底,下达作业指导书,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检验。总包商加强对关键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使得关键过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

13、态。3接受工程监督、进行督促整改在自检的基础上,提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未有监理师签字认可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开具的施工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合同约定,或者存在的测量、质量、安全等隐患方面的整改通知,总包商予以及时落实、跟踪和督促相关分包商限时予以整改,直至监理验证签字认可为止。4过程检验总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抓好过程检验。1) 审核分包商在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检验和试验计划,验证检验和试验人员及检测单位的资质;2) 其次进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复验,在分包商自检的基础上,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复验认可;3) 对隐蔽工程采取连续或全

14、数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对分包商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进行复验认可,并在监理核验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 组织主要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的核验。总包商制订基础、结构工程质量的核验计划并报质监站,当上述分部工程分阶段完成时,经分包商自检、总包商复验、监理验收签证后,由质监站组织人员前来进行质量等级的检验。5产品保护进行系统管理对分包商已完成并形成系统功能的产品,经总包商验收后,即组织人力、物力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保护,直至形成最终产品交付业主使用为止。1)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见下表所示。施

15、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序号阶段内容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 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均审核其技术可靠性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1)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2)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3)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