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2228019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水环境利用与案例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与水环境的利用及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一).总结与建筑水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条款。(设计规范) (二).收集并分析5-8个通过设计手段改善建筑水环境或利用水资源的建筑实例。(案例分析) (四).参考文献 (三).寻找周围环境中水景观及水资源利用不佳的建筑实例,并从设计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校园实例调研)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3.4 建筑

2、与环境的关系 3.4.1 1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 2 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 环境; 3 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 4 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 卫生安全的环境; 5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 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 7 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 是实现人水和谐、减少水旱灾害,确保经济社会可

3、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5. 场地设计 5.3.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以下规范: 1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 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雨水回收利用 措施; 2 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 流量、道路纵坡长度等确定; 3 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 和路面清洁的措施。 对于城市而言,利用雨水资源也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同时,兼顾城市、建 筑排水设施的顺利运行与通畅。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GB/T 50378-2014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 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场地设计与生态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 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评价分值为3分。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 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 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5、得3分;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 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 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 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 得3分;达到70%,得6分。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 6.1 控制项 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6.1.3应采用节水器具。 6.2 评分项 节

6、水系统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 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 ,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达到上限值与下 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7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设计时间:20062008 年 竣工时间:2008年 p 工程名称:伊斯兰艺术 博物馆 坐落地点:多哈,卡塔尔 建筑设计:I.M.Pei建筑公司 画廊设计:Jean Michel Wilmotte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 馆位

7、于多哈海滨大道人工 岛上,它构思精巧,一半 建在海上,一半建在陆上 。占地4.5万平方米,是迄 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 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 物馆由一座五层高的主楼 和一座两层教育用的裙楼 组成,一个中央庭院穿过 其中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 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 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 宏伟力量。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 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 之气。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 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8、。而光线也由此进入并 通过穹顶上金属板的反射进入室内,将整个建筑转变成光和影的 游戏。 2.2 兰阳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基地面积:39,426平方米 p 建筑面积:7,682平方米 p 总楼地板面积:12,473平方米 p 设计时间:2000.2-2003.6 p 设计兰阳博物馆就像是设计一个 兰阳平原的门户。设计兰阳博物馆 的参观经验,就是设计一个在宜兰 观光旅游、参观教学和社区休闲的 过程中,能够获得认识兰阳,反省 兰阳,或是面对兰阳能力的过程。 设计兰阳博物馆的地景就像是设计 一个博物馆经验。设计兰阳博物馆 的基地经验,来自利用基地潜在的 自然资源与乌石港的历

9、史遗迹,经 营启示性的空间想像。 2.2 兰阳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展示基地自然资源的方法,是将荒废的水域经营为生态湿地, 结合博物馆参观活动,创造包含森林、草原、湿地变化的多样化 生态环境。基地西侧密林可以隔绝滨海公路干扰,以环绕中央复 育原生植物的多样化湿地:特别设计的水边原生树种复育及莲雾 林演化的经营计划,小心地努力平衡生态与活动,学习永续经营 的课题。因而参访湿地的经验成为一个生物多样化的经验:参访 者以大自然的角度走进基地,学习如何观察自然,保留自然;参 访湿地的经验也是一个荒原的空间体验,在看似空无的基地上认 识生物的栖地环境,也学习如何以大自然的角度看

10、待人类的历史 。沧海桑田的基地历史,成为学习面对自然,经营永续环境的舞 台。 2.3 武夷山庄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功能定位旅游、观光旅馆 地理位置福建省武夷宫北端 服务对象主要是海外侨胞 建筑设计齐康、赖聚奎 建造时间19811983年 建筑风格闽北民居特色 建筑规模主楼面积约2500 平方米,共32间客房,采用混 合结构 2.3 武夷山庄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建筑设计特点: p 遵循“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土不宜洋、宜疏不宜密、宜淡不宜浓”的原则 p 依山就势、既突出闽北民居特色,又具江南庭院风采 p 高低错落,楼与楼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曲径回廊,浅滩

11、流水,池塘小巧等景色,浑然一体,形成 人工自然化的格局 2.3 武夷山庄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院落设计:与水的结合 p 曲折的回廊增大与水面 的接触面积,湖心造景,增 加了庭院的可赏性 2.3 武夷山庄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集中处理高差,将山庄 餐厅部分置于半地下 p 利用场地高差做了一些 跌水,增加了水面的趣味性 2.4 四川来福士广场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所建的 成都来福士广场,是多功能混合建 筑群体,形如都市中的巨型块。此 建筑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与人民南路 交口南侧。日照切割的几何体依据 建筑规范要求对周边建筑最小

12、日照 值,经精确几何日照角度计算切割 而成。 p 大型公共空间由建筑体块围合 而出,受杜甫(713-770)的诗灵 感启发的 “三峡”,在一些多孔 开口处插入了不同建筑体块。我们 的微观城市策略将创造一个公共空 间的新地平,其规模与洛克菲勒中 心的城市平台相近。这个新城市地 平是由石阶、坡道和水池蔓延至阶 梯式喷泉,咖啡馆旁连接着树木、 植被和长凳。屋顶花园通过各自连 结可至酒店咖啡厅。 2.4 四川来福士广场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商铺门脸将由亮色,霓虹灯,以及背部打 光的色块组成,犹如安德列.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黑白电影中那突然呈现 的一抹亮

13、色。成都来福士广场着重於创造新 公共空间并实现成都绿化建筑新标准。本项 目将由400个地热井提供冷热调节。裙房屋 顶上的大型水池收集雨水并循环将其用于草 坪的浇灌,而池中的百合花可以达到对裙房 降温的作用。 2.5 荷兰鹿特丹雨水广场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近年来,随着极端灾害性 天气的频频出现,许多城市频 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城市排水 系统难以负担突如其来的大量 雨水,导致在短时间内雨水无 法排走。尤其对于像鹿特丹这 样地处海平面以下的城市来说 ,问题尤为突出。 p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的 城市规划师与工程师制定了一 套“水规划”,通过采用景观 与工程相结合的统筹途径,将

14、城市内有效蓄水与公共空间结 合起来,进而发展出包括下沉 广场、灵活的街道断面、水气 球,以及拦截坡面的坝等多个 公共空间原型(Prototype) 。 2.5 荷兰鹿特丹雨水广场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p 广场主要有两部分:运动场和其中的山形游乐实施。运 动场相对于地平面下沉了一米,周围是人们可以用来观看 比赛的台阶。山形游乐实施由多个处于不同水平面的可坐 、可玩、可憩的空间组成。广场的周边由草地与乔木围合 而成。大多数时候(几乎一年里90%的时间),雨水广场 是一个干爽的休闲空间。 p 即便在常规的雨季里,广场仍保持干燥,雨水将渗入土 壤或被泵入排水系统。只有当遭遇强降雨时,广

15、场才会一 改其通常的面貌和功能,成为暂时储存雨水的实施。收集 的雨水将从特定的入水口流入广场的中央,并且水流动过 程可见可听,完全可视化。设计还确保了广场被淹没是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的暴雨只会淹没雨水广场的一部 分。此时,雨水将汇成溪流与小池,孩子们可以在其间戏 水游乐;之后,雨水将在广场里停留若干小时,直到城市 的水系统恢复正常。 p 若暴雨延长,雨水广场将逐渐浸泛,直到运动场被淹没 、广场名副其实成为一个蓄水池。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大 胆而不怕湿身的人会去享受雨水广场的乐趣。广场设计容 量可以容纳最多1000立方米的该社区范围内的暴雨。根据 雨洪的大小,雨水一般并不会在广场里储存太久,

16、最长是 32小时,这种情形理论上两年才会发生一次,所以应该不 会产生卫生问题,即便是在夏天。 2.6 葫芦岛市城市绿地雨水收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一、广场雨水收集利用 广场雨水收集与利用是该市设计与应用 的第一个雨水收集与利用方面的设计施 工实例,也是在雨水收集与利用方面做 的试验性研究。集蓄利用系统是将广场 作为集雨面,通过收集-输水-净水-储存 等渠道利用雨水。其收集到的水可以用 于绿化用水、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非饮用 水,如浇灌、冲洗、冷却循环等中水系 统。这里的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 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 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在龙程广场,设 计师广场中心的较低地势,将雨水收集 到预先建好的蓄水池中,然后将收集到 的雨水应用于广场中央喷泉用水。 渗透盲沟 渗透管 2.6 葫芦岛市城市绿地雨水收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二、绿地雨水收集 雨水经过绿地后,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截 留在绿地土壤中,但仍有一部分多余的 雨水会以地面径流的方式浪费掉,而这 部分水经过绿地后,得到大幅度的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