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22071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物形象鉴赏7例22片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的 一个考点,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 常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对于理解诗歌的内 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思想情感都有着 极其重要的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 景物形象诗中描写的具体景物及场 面、 色彩等。 人物形象作者或其塑造的人物。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人格化的物象。 一、鉴赏景物形象:(7例) 诗歌的景象主要体现在诗歌的意象或意境上,解 答此类问题,主要侧重于对意象、意境的剖析。 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诗 人看来,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都附有诗人的情 感在内,这正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为 了解答诗歌意象

2、类问题,要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 ,如月、鸿雁、子规、兰、竹、浮云、梧桐、夕 阳等。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 诗歌中的不同意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枫叶”则给 人无限喜悦,激昂奋进之感。而“一重山,两重 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 相思)中的“枫叶”则带给人相思的愁苦。再如 侯蒙和杨慎的“夕阳红”。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赏析并回答 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 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 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3、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 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 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 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临江仙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 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 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 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参考答案: (1)侯蒙幽默诙谐。(特征)如戏称 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 的嘲讽。(简析) 侯蒙乐观自信。(特征)别人把他的形 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 想像成去

4、“蟾宫”折桂。(简析) 侯蒙志向高远。(特征)结句含意:等 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 自由驰骋吧!(简析) (2)侯词中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 来运转,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夕阳红”象征 历史的沧桑变化。 诗歌中的意境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或 者说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意象的组合。对意 境类的解答,有三个步骤:(1)再现画 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应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同时描述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 用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力求使用双音 节词语,这样会使语句优美,富有节奏感 。(2)概括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 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5、即可,例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 (3)剖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时切 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仅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1.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共7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 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 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 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 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 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规

6、范答题 必须做到的几方面: 1、卷面清爽:意在笔先,先打草稿,避免涂抹 。 2、表述完整:写整句话,而不是词语的任意堆 放,表述准确到位。 3、条理清晰:采用“首先”、“其次”或“1、2、3” 等标记。 4、术语具体化:用具体解释抽象,避免表述空 洞。诗歌内容+术语会产生特定的表达效果。 5、句式规范化:如“运用了手法,塑造了 形象,营造了意境,抒发了 情感,表达了愿望”等。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2011安徽)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琅琊溪在滁 州琅琊山。 槎(ch):这里指拼扎而 成的

7、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 进行解析。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春游琅琊山的所见 所感,“游客”即是诗人自指。诗开头 描绘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 空”字写出山中寂寥,游人稀少。接 着写诗人游览春光而渡溪过桥。结尾 二句写桥上所见,只见山花随着溪水 流下来,却不知溪流的源头在何处, 也不知鲜花开在何方。诗就这样引诱 我们把目光投向山林深处,激起我们 探幽寻胜,探本索源的浓厚兴致。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雪消溪涨、游客渡溪 、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 情,体

8、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 (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 写山中的春意之浓、溪流之远、溪流 之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 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2011辽 宁)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 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 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 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 进行赏析。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 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 太夸张”了。你认为

9、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 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 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 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 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 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 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2)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 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 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 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 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 2009全国卷I)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

10、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自号 石湖居士。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浪迹江 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 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 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 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 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 。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 、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构成的。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 ,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 ,

11、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 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 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 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 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 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答案解析: 1、读题目: 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 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 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 原字按原次序相和。“次韵”就是按照某韵写诗。 题目意思:姜夔拜访范成大时,按照范成大书扇上的 诗和诗一首。 2、读注释: 石湖,借指范成

12、大,他自号“石湖居士”,有隐逸思想 ;姜夔,号白石道人,终生不仕,同样有隐逸思想。因 此,这首诗应该就和表现归隐生活有关。 3、读问题: 题目(1)考查对意象意境的理解,只要找出诗词里的 物象即可。 题目(2)是开放题,根据本诗“写景抒情”的特点,结 合注释里“归隐”、“不仕”的提示,及对范成大和姜夔的 了解,言之有理即可。 4、读诗: 桥西一曲水通村由注释可知,这里的小桥、 曲水、村落应是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 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往石湖”。 岸阁浮萍绿有痕渐行渐近,连缀形象,绿色 “浮萍”环绕着“岸阁”,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到石 湖”。 家住石湖人不到到石湖之后,和范成大接谈 ,所见所闻

13、归结为“人不到”,这正是归隐本色。 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石湖”。 藕花多处别开门藕花即荷花、莲花。莲,花 中君子。范成大在“藕花多处”另辟门径,可以看 出这位石湖主人“亭亭净植”的君子情怀。这一句 写的是诗人“赞石湖”。 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 含 了什么样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 参考答案: (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 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

14、向别的树枝等 景象。(2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 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3分) (2)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 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3分)(写出原因得2分,写出后面任何 一点得1分;如果后面两点写全,没有点出 原因得2分)扣诗题“旅次”,呼应首联 的“故山”。(2分)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广东)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意

15、境。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歌所用 的意象在题目设问时已作明显提示,“意境”前加 “情景交融”来限定,这样答题的切入点也就非常 明晰,只须答出景物特点和所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就可以了。诗人客居成都多年,现在又自夔州出 峡,流寓江陵一带,难免有漂泊孤独的伤感。“ 思归”却又只能作“客”,“乾坤”之大,却没有诗 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片 云”“孤月”也就是诗人孤独处境和心境的写照。 但诗人又是一个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的人,况且 现在病体逐渐康复,更是壮心不已。所以“落日 ”“秋风”表现的不是衰败,相反,“心犹壮”“病欲 苏”共同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状态。 参考答案:“片

16、云” 、“孤月”意境悲凉,流露出 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 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的乐观旷达。 例7.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山 东)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王闿(ki)运(18321916):近代著名 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 ,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解析:本诗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 内容时要注意题目和注释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