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2200189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深度解读美术课程三维目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解读深度解读美术课程美术课程的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王大根王大根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规定课程与教学,美 术课程标准贯彻了这一精神,希望全面提高学 生的美术素养。但十多年下来,发现人们对三维 目标的认识仍比较肤浅,没有深入研究其具体的 或深层的要求,使美术课程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我国早年推行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是一种以反映 论为基础的艺术观、现实主义创作观和以智育为核心 的美术教育模式,强调以写生为中心,注重研究客观 表现对象,而反对形式主义理论。 中小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基础知

2、识与基本技能(双基) ,不强调美术创作。 总认为美术创作是美术家的事,中小学生没掌握必要 的美术技能,不可能创作。 只教一课一练的简单技能,学生作业始终“低水平徘 徊”,缺少“像美术家一样的创作”,导致美术教育 的“低水平定位”。由此又造成美术学科在学校中地 位的底下,沦为“小三门”。 凤珊珊的教案 李林的教案 一、深度解读美术知识与技能目标 美术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 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学习美术欣 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可见,学习并运用美术语言,是美术课程主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 美术则包括传统美术、现

3、代和后现代艺术在内的“大美术”。 (一)美术语言的定义 “美术语言”:美术作为交际媒介,是由造型元素按 一定的形式原理所构成的可视化的符号系统,以表达 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反映特定的文化意蕴。 (二)门类美术语言和风格美术语言 由于各美术门类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表现手法的 不同,从而形成各种“门类美术语言”,比如素描语 言、水彩画语言、中国画语言、版画语言、雕塑语言 、剪纸语言、海报语言、建筑语言等等。 图2 版画、油画和国画的门类美术语言的差别 每个美术门类中又包含多种流派和风格,从而产生了 “流派美术语言”以及“风格美术语言”,比如白描 、工笔、写意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印

4、象主义、表现主义等。 而且,各流派风格迥异的语言背后都有着独特的美术 创作观(超语义信息),是不同的美术家看待世界、 看待美术的不同角度、态度和观念。 图3 表现主义、野兽派和印象主义的流派美术语言的差别 正如当代英国美术理论泰斗EH贡布里希(E. H. Combrich)所说:“艺术家跟作家一样,需要一套艺 术语汇才能动手搞现实的一个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看其所采 用的“流派美术语言”或“风格美术语言”的独特价 值和表现水平,所表现的对象仅仅是画家表达情感和 思想的载体而已。 你如何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 美术的双基究竟是什么?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 (学生能)

5、了解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用 材料、方法做(画、设计、制作等技能)出 作业。 提示: 必须找准“艺术语言和特点”(就是教学重点); 围绕“艺术语言和特点”设计出有意义、有趣、可行 的“作业”。 改变材料和方法,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作业效果。 示例: 卡通的教学目标:欣赏和了解卡通艺术夸张、变形和 拟人化等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创造一 个卡通形象。 服装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 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 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和制作 服装设计作业。 陶艺的单元教学目标:了解陶艺的

6、历史和现代陶艺的 出现和发展等;了解陶艺的要素与构筑方式(陶艺基 本语言);学习各种陶艺造型方法和陶艺的装饰方法 ,创作有一定形式特点的陶艺作品。 新课程倡导什么“过程”目标? 新课程倡导什么“方法”目标? 你如何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深度解读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什么是“过程目标”? 教学“过程目标”是教学活动所经历的程序。有人认为 过程目标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程序性知识” 。新课程 所借鉴的后现代课程论恰恰是对认知心理学的超越。 新课程借鉴了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认为:经验 即人(经验的主体)与环境(经验的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既是经验的过程,也是经验的结果,是经验的过程 与结果

7、的统一。它既指经验着的事物,也指经验着的感 受,是经验着的事物与感受的统一;经验既是一种思维 和反思,也是一种改变自然社会、环境的“实验”,即 “从做中学”。 所以“过程目标”远不是“程序性知识”所能涵盖,而 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经验,其内涵要丰富得多。 (二)“过程与方法”是手段还是目的? 掌握“知识与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过 程与方法”无疑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手段。然 而,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可以转换的。 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 题是“如何为未知社会培养人”?因此,要求“改变课 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让学生“学会学

8、习”,即变“授之以鱼”为“授之 以渔”,让学生能在其一生中根据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 而不断地学习、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渔) 比学到知识(鱼)更重要,于是“过程与方法”就转化 为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美术教学中的“过程目标” 1技能操作过程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需要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 多种美术实践活动,都有不同于他者的“过程目标”,亦 即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要求,比如素描步骤、版画步骤等。 而学生只有掌握“过程目标”,才算掌握该美术样式的技 能,并顺利完成作品。 各种美术样式的技能操作过程是经千百年积累而成,是教 学重点。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种美术技能操作过程和要 领,通过正确的示

9、范,才能让学生模仿并掌握技能。让学 生探索美术技能毫无意义,只有让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技能 ,并进行自主创作才有意义。 在教学时,操作过程目标往往与技能目标相联系,技能目 标侧重于具体技能,如用笔、调色、刀法等,而操作过程 目标则侧重于操作的计划性、条理性和先后顺序,也与教 学过程直接相关。 2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客体相互作用的“ 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运用某种美术语言体系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经历如 下创作过程这就是美术

10、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提 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图5 “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 2006年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是“构建21世纪的创 造力”,也是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正如美术课程标准目标所要求的,应该“了解美 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 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 贡布里希曾经说过,艺术创作重要的内核是:“我们 头脑中有一种固有的图式,我们正是靠图式来整理自 然,让自然就范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理解自然的 图式主要来自传统,来自他那个时代的风格。”而且 ,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倾向于看到他要画的东 西,

11、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美术创作是作者借鉴某种美术语言,运用相应的美术材 料、工具,以及造型、设计或制作等手段,为描绘客观 世界、表达主观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所创造 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的活动。 图4 美术创作规律示意 图 这种带有某种经典风格的美术语言、又联系自己生活的 作业才是学生应有的创作。 3对创造性的新解读 我们对“美术创造力”也存在简单化理解,总认为标新立 异就是创造。其实创造性可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如低幼儿 童的无意识的创造、胡拼乱凑的无目的创造、恶意的创造 、有目的像美术家一样的创造等。 对“创造性”新的解释,美国依利诺大学麦可帕森斯指 出:“先前的创意以个人能

12、力为基础,使用与传统规则截 然不同的创新手法,以达到个人成就为取向,而当代的创 意则是集体互动的成果,主动选择和使用适当的规则,目 的是解决普遍性问题。” 先前的创意:以自我表现为特征、天才的现代美术; 当代的创意:具有重要的社会性质,因为它可以处理上述 许多问题。”(全球最热门议题) 规则:是弹性而有用的概念和流程,需要时可以采纳,但 必要时也可以抛开、修正或弃置。 4主体成长过程 新课程提倡教师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强调与学生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等。由于地域环境、学生状况和学校 条件的差异,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思路、内容与形式的“ 积极互动”,从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领导下与众不 同的

13、创造过程。 “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人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 人作用于环境所产生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人本身。 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所完成的作 品是学生“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标明了学生的发展程 度;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验和反思中 不断积累互动的经验,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随着教学的进程,每一次新课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水平也都在原有基础上再发展, 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主体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 过程:(学习活动) 方法:(学生)以、(学习、操作、创作、合作 、研究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提示

14、: 过程目标应成为课中的教学环节或小标题,在单元计 划中就是每节课的小课题,教学依次展开。 做出美术作品的操作过程 起轮廓上大体明暗深入刻画整体调整 美术家的创作过程: 选题收集资料构思构图放大稿画正稿完成 师生共同成长过程: 营造学习共同体师生互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 过程:(学习活动) 方法:(学生)以、(学习、操作、创作、合作 、研究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包括以下三类: 美术的学习和创作方法:欣赏、临摹、观察、写生、 收集、创作、设计、制作; 教学的活动或研究的方法:尝试、游戏、竞赛、调查 、分析、讨论、体验、实验等; 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15、、合作学习、研究性 学习 示例: 卡通的学习过程目标:欣赏与交流探索与归纳 构思与创作展示与评价 学习方法目标:通过收集卡通资料,交流、分析和 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卡通作品;把所 创作的卡通形象运用到生活中、学习环境中。 服装设计的单元学习过程目标:质疑与探讨求 征与创新动手创作表演交流研究探索 (安排于四课时中) 学习方法目标:能观察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与特 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 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服装设计。 你如何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你觉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能落实吗? 三、深度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证 (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到底就是美术课程“ 人文性质”的全面体现。 “人文性质”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概念同义。 在中国传统上,“人文”与“天文”相对; 在西方世界,“人文”则与“科学”相对,是“一种 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观具有首要的意义。 ” (二)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 1爱美之心: 对美术门类本身“美感”的欣赏; 对表现对象形体、色彩、神韵之美的审美情感。 2崇善之情: 尊重与同情。对人(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