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198604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 学科:中学语文 单位:靖远县五合乡贾寨柯中学 姓名:叶佩艳 n摘 要: 面对作文,学生往往觉得无话可写,产 生畏难情绪。如何使学生愿意写作文,爱上写作 文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为情 感是写作的源泉,是文章的灵魂。其次,平时要 注重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作文时有真情 实感,调动学生其他一切写作因素有效地运转, 打开写作思路,使写作过程如水到渠成。这里主 要谈学生写作情感培养的三个方面:一、诱发学 生的写作情感,应重视命题趣味;二、创设写作 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三、加强作文评改 ,深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n关键词:作文 情感 命题 情境 评改 目 录

2、n一、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应重视命题趣味 n1、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 n2、命题的趣味性 n3、命题的动情性 n4、命题的灵活性 n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n1、学生的思维的产生 n2、创设情境的方法 n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n三、加强作文评改,深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n1、批改要及时 n2、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 n3、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 n4、评语要有亲切感。 n5、评改形式要全面 n参考文献 【1】张艳芳.生活是作文指导的源泉M.河北: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1年 【2】任建新.情境作文教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7年 致 谢

3、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仲崇山教授的指导及参考了张艳 芳、 任建新的作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 叶佩艳 n面对作文,学生往往觉得无话可写,产生畏难 情绪。如何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状况,从而使 学生愿意写作文、爱上写作文呢?我认为首先 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为情感是写作的源泉 ,是文章的灵魂。只有充满情感的文章,读起 来才能给人有血有肉的感觉,才能打动读者, 使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充 分发挥语文的情感性,使得教学过程情感化,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具体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 n一、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应重视命题趣味 n(一)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

4、过程,反映学生生 活的实际。 n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 反映。学生作文首先的是命题作文,新颖且有鲜明的 色彩、饱满的感情的命题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 激荡起来。反之,就会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著名作 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 ,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因此命题要充分 考儿童的实际感情需要,符合学生的积累,触动学生 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因此作文命题应注意几点。 n(二)命题的趣味性。 n首先是命题的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富有情趣的命题,能使学生产 生“我要写”的积极愿望

5、,引起创作激情。如:愉快 的春游、有趣的中队活动、看蚂蚁搬食、 烧不破的手帕等等。 n(三) 命题的动情性 n其次是动情性。鲜明、真实的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兴奋 点,动情性的命题能引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产生写作 冲动。如:姥姥,我想您、飞吧!小鸟、 考卷发下以后、别了,我爱的母校等等。 n(四)命题的灵活性 n再次是灵活性。叶圣附后先生说过,命题作文是“不得 已而为之”,“学生所写的,必须是学生积蓄的”。我们 在命题时要注重灵活性,可采用“半命题”、“自由命题 ”等形式,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 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真 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品”。在素质教

6、育的今 天,我们可以把作文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质上 也是让学生自定写作内容、方法,畅所欲言。还可以 进行相应的“命题竞赛”,看谁的命题让人一看就喜欢 ,一见就想写,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如有一 次,我让学生围绕“最难忘的事”展开命题竞赛,学生 就定下了以下的作文题目:今天我当小老师、 饭被我烧焦了、我给小鸟安个窝、我逗妈妈 笑、我给妈妈打工等等。命题向学生开放,满 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一见题目就跃跃欲试,作 文便也得心应手。 n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n(一) 学生的思维的产生 n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 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

7、的认识 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 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 情感,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 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 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 感。”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 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 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 、假话的弊端。 n(二) 创设情境的方法 n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 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等, 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 快。

8、作文课上,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以境激情”,用 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 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 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 ,如比赛游戏、参观访问等, n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 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写出感情丰富 的文章。 n(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n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 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们不仅以引导学生在特定 握部观察、思维,更要使学生“触境生情,融情入境” ,带着感情去观察,去深刻体验和感受所观察的事物

9、 ,以言其心声,不为文造情。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 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文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作文 自会大有长进。 n三、加强作文评改,深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n(一)批改要及时 n实践表明,让学生了解结果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因 此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 作结果的情感需要。 n(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 n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先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 径,又能通过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 n(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 n表扬和激励是激发人进取的一大教育法宝。作文评改 要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习作能力较强的学 生,

10、我们要不吝啬表扬,而且会较宽容 地对待他们的 “偶然错误”;对那些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哪怕他的作 文语句根本不通,又毫无条理,我们也要从他的字里 行间发掘出点点滴滴的可取之处,一字、一词、一句 地进行鼓励,激发兴趣,树立信心,让每个学生见了 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就感。 n(四)评语要有亲切感。 n爱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人斯教授认 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 基础”。我想,他所指的“个人磋商”,大概不只局限于 师生间面对面的交谈,也应包括“作文评语”这一形式 。学生在接受知识或评语时,是有情感参与,有选择 的,如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或不痛不 痒,草草了事

11、,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他 ,甚至产生消极对立的氛围,使学生读读着觉得老师 在同他亲切交谈一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动脑想 ,认真动手改。 n(五)评改形式要全面 n在评改形式上,应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进取心强的特 点,学生在传阅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多方面、 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肯定他人的好文采、好构思、 好品行、如习惯,互赞互学,互促共进。这样,教师 与学生群体对习作中的闪光点,将会有睿智的发现, 热情的赞许和精当的评点,使学生充分看到自己的潜 力,欣赏到自己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愉悦中鼓起奋进 的风帆,钟情于习作这片充满温情的舞台。 n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 文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有平时注重学生写作情 感的培养,使学生作文时有感而发,才能调动其他一 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使学生作文充 满真情,使整个作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n参考文献: n【1】张艳芳.生活是作文指导的源泉M.河北: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1年 n【2】任建新.情境作文教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