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168055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王秀蓉)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说课稿 宜昌市十六中 王秀蓉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课标十大主题中第四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 植物”中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极大的生物 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 密切。而本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开端, 亦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好内容。教材在编排上 不是详细讲述分类学知识,而是突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的最基本特征和它们在生物圈中作用以及和人类的关系。文 字表述亲切、优美、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绿色植物的爱 ,从而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

2、感,并转化为保护绿 色植物的行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生物圈中 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线。本节内容 的学习同时为下节内容“种子植物”的学习在知识上起到了很 好的铺垫,在方法上起到一定的类比学习效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 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观察、比较综合 等能力。 (3)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增强保 护环境意识。 确立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重难点及确

3、定的依据 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 难点: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探究植物进化规律。 确立的依据: 本节内容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较低等绿色植物的类群及其 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并特别重视这三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 与人类的关系。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 整性的状况,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介绍,不再是老教材那样分为三 节分别讲解。这样编排一方面藻类、苔藓、蕨类这三类植物都是孢 子植物,放在一节里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 较,得出它们是逐渐进化的感性认识,认同生物与环

4、境相适应的观 点。另一方面新教材简化了这三类植物的知识介绍,删减掉“常见 植物”介绍、三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关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等方 面不必要的记忆知识,降低了知识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 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 此确定了上述一些重难点。 二、说学情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对高效课堂模 式即课堂程序已经比较熟悉,能够按部就班跟着 课堂程序走;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单元知识的学 习,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 产者角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也有了一定的 了解。不过,绿色植物中的种子植物学生较熟悉, 但对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 构特征等知识却知之甚少。另外,七年级学生还缺 乏足够的生物学知识作为依托,因而在理解上具有 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利用三峡学典,学生先独立完成自主预习,然后小 组合作,通过对三类植物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与思考,讨论完 成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关系等相关问题,达成小组 一致意见。展示点评时,各小组展示不同问题,其他小组点 评补充,最后利用表格形式,对三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 环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等,进行归纳小结并 比较,教师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初步形成物种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观、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师课前准备

6、: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有关视频资料; 水绵、海带、紫菜、墙藓等部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实物 或标本、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放大镜、镊 子、小烧杯、清水、解剖盘等。 2、说学法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自主预习、观 察三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小组合作学习 并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听取别的小 组的展示或点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学 习,有动有静,有观有听,调动多种感官 参与,在轻松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一)观看有关三类植物的视频,引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学习下列“目标”,明确本节 课的目标: 1.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

7、植物的生活环境。 3.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4.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它们的生存 状况。 (三)学生自主预习 利用三峡学典P33的“预习感知”1-4T,学 生完成自主预习。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_多万种,根据形态结 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可以分成四大类群:_、 _、_、_。 2.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_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_处。它 的结构简单,没有_、_、_的分化。 3.苔藓植物生活在_的陆地境中。植株长得低矮弱小, 有_和_,但没有_。根为_。可作监测空气 污染程度的_植物。 4.蕨类植物植株高大,有真正的_、_和 _,并且有 专门的_。 (四

8、)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1.完成三峡学典“预习感知”4个问题的交流 和讨论。 2.完成教材P79“观察与思考”及“讨论”。 3.完成教材P81“观察与思考”及“讨论”。 4.表格形式归纳三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参考 三峡学典P34表格) (五)展示点评: 各小组逐个问题展示合作学习的结果,其 它小组点评。最后通过表格归纳小结,教师 点评、强调并适当延伸(补充营养方式、生 殖方式及海带的根状物、叶状体、葫芦藓的 孢子囊等知识)。 展示点评 一、“预习感知”的结果 二、“合作探究”的结论 三、藻类植物 四、苔藓植物 五、蕨类植物 六、归纳比较三类植物的特征 P79“观察与思考” 1.

9、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2.形态有什么不同?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结构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有些种类属于 单细胞生物。 3.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释放氧,做鱼饵;供人类食用,供人类药用等。 P81“观察与思考 ” 1.苔藓与藻类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苔藓生活在阴湿的地面;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 2.苔藓与藻类相比,形态有何主要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 有关吗?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 有叶脉,根是假根,植株低矮弱小,与阴湿环境相适应 。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

10、化,整个身体都浸没 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 行光合作用,与其水中生活相适应。 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v大都生活在水中(淡水、海水),少数生活陆地的 阴湿处。 2、形态特征: v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整个身体都浸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 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 的叶的分化。即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作用、关系: v释放氧、做鱼饵、供食用、供药用等。 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v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2、形态特征: v一般具有茎和叶。茎细弱;叶绿色、小而薄、无叶 脉,茎和叶里

11、都没有输导组织;假根纤细,结构简 单,假根只起固着作用,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因而苔藓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都较弱,植株也很 矮小(约13厘米),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与人类的关系: v蓄积水分、保持水土、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 示植物等。 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v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形态特征: v蕨的地上部分是叶,茎长在地下,茎和叶中 都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根里也有输导组 织,具有吸收的功能。另外,蕨类植物的根 、茎、叶中还有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 植物高大。 3、与人类的关系: v食用、药用、肥料、饲料 特征归纳比较 藻类类植物苔藓藓植物蕨类类植物 植物举例 形态

12、特征 生活环境 圈中作用 与人类关系 大都生活 在水中 多生活在潮 湿陆地 多生活在 潮湿环境 单细胞或多细 胞,无根茎叶 的分化 植株矮小, 有茎和叶, 无真根,假根 植株较高大, 有根茎叶,有 输导组织 孢子生殖等用孢子生殖用孢子生殖 能进行光合作 用,全身吸收 能进行光合 作用,叶吸收 能进行光合 作用,根吸收 衣藻、水绵、 海带等 墙藓、葫芦 藓、地钱等 肾蕨、铁线 蕨、满江红 释放氧、鱼饵 、食用、药用 保持水土 指示植物 食用、药用、 观赏用、肥料 、饲料、成煤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六)测评反馈: 利用三峡学典P34的“当堂演练”及 教材P82“练习”1-5题进行,并用白板展 示

13、结果。 测评反馈 1.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特征的是( ) A.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B.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细胞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D. 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 )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蕨 3我们通常见到的蕨类植物,其地上部分是( ) A植株 B茎和叶 C根、茎、叶 D叶 4.藻类是一类低等植物的理由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都很微小 D. 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5.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

14、的被子植 物 P82练习 6.连线: 藻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 织 苔藓植物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蕨类植物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 织 7.如果养鱼缸长期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 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_。 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 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养 鱼缸中的水会逐渐变绿。 8.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周围的 苔藓植物都不见了。这是因为_。 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 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 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 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

15、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 的苔藓。 9.有些树的树干,背阴面常长苔藓,向阳面则不生长 ,这是因为_。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 面有苔藓,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10.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 不能。因为2亿年前适合高大的蕨类植物生存的环境 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现在不可能形成大片的蕨 类植物森林。 五、说预期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 习、展示点评学习等环节,结合视频资料 、三类植物的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与思考, 以及对三类植物的归纳比较,教师的适时 点拨,能较好的达成各个教学目标,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可能存在时间不够的问 题,还需要课堂上合理分配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