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216543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上的齿孔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票上的齿孔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

2、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2、标出自然段。3、你喜欢谁?为什么?三、识字、写字。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1) “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2) “我指你认”。一个同学

3、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3) “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5、写字指导。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刀”字便”二字与“使 ”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 “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6、学生习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二、朗读感悟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2、学习第一段(略讲)A、自读。 (要求读顺。 )B

4、、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3、学习第二、三、四段。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为突破口。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B 、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D、 “直到现在,

5、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三、明理导行。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

6、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四、积累运用。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 “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3、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五、实践活动。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课后反思:用无齿邮票和有齿邮票的不同引出“齿孔是怎么发明的?”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一定的条件。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因而采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齿孔给生活带来了方便,感悟原来发明就在身边,并不是件难事,并进行开放性的交流,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欣赏自己集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板书设计:16、邮票上的齿孔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切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尔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