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164844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__购买性支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第七章_购买性支出第七章 购买性支出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第二节 公共投资性支出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一.国防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三.科教文卫支出一、国防支出(一)国防支出规模的确定 1、定义及分目P90 2、国防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对国防支出的有效规模进行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条件: 国防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每个公民边际收益之和 军用品与民用品的最优数量组合(一般均衡条件) 社会成员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产品转换率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合理的国防支出规模,原因如下:1国防总需求难以界定(“免费搭车” ,偏好隐瞒)2国防总效益难以确定3国防的负担难以合

2、理确定以上分析表明,国防支出的合理数量界限,难以由一般模式来确定的。实际上,如何安排国防支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程序决定的。(二)国防产品的供给方式 1、政府组织生产并提供 优点:见效快,保密性强 缺点:缺乏比较和鉴别竞争,不利于技术创新,也不利 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2、私人生产和政府提供(政府采购)相结合 优点:技术更新快,生产效率高 缺点:先期研发费用高,滋生寻租行为,保密性差,易 成为“钓鱼工程”.(四)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观点,国防费是一国国防安全产品及劳务的非生产性投资,是政府的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削减国防费对经济增长有着多方面的正向作用但现代经济实证研究却表明了国防

3、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美国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原因何在?正效应主要表现为:1带动高新技术发展 2促进民用领域技术水平提高3拉动一国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国防支出的比例不宜太高,否则会挤占民间投资,从而产生负面效应。 )二、行政管理支出(一)定义及分类 1、定义:是政府为行使最基本的职能所花费的一项支出。它包括政府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 2、分类 (1) 按预算收支科目分类,包括: 行政管理费支出 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公检法司支出 外交外事支出 (2)按最终用途分类,包括: 人员经费 公共经费 1行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张

4、 行政管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84.7%提高到2005年的19.2%,每年平均提高0 . 8年百分点,特别是1980年至1996年间,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提高得比较快。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是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3、从国际比较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高于同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汉朝8000人养一个官员,唐朝3000人养一个官员,清朝1000人养一个官员,现在30个人养一个公务员。”2002年中国的税收收入是1.5万亿元,完成这项工作的税务系统人员100万人;美国的税收远高于中国,而税务人员仅有10万人。二、行

5、政管理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确定 各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决定各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 政府职能 政府机构设置 政府工作效率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三)?行政管理费的控制 ? 1通过某种政治程序(投票)来实现. 2对行政费支出的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 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司法和民意 机关严格监督。 3健全行政机关设置和开支的法规制度 为各机构的设置和活动规定基本的规范和程 序,严格定员定编管理,控制费用开支标准,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三、科教文卫支出 指公共支出中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

6、经费以及其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兼有社会消费性和非生产性的特征(一)教育支出 1、定义:指政府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开支。按照来源和负担情况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各级政府征收的由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按照性质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按照教育层次来分,可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经费支出。 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越基础性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好处就越多3、教育的供给方式 基础教育由政府财政供给 非基础教育

7、市场提供与政府补贴结合(2)政府用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力度不足 结论:教育支出占GDP达4%的目标实际上没有达到。根据纲要的要求,2000年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必须达到4%。但到2004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仅为2.79%,这不仅远低于1995年世界平均水平5.2,更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到2000年世界各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应达到6%的目标。 这些统计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 从非财政经费来源看,近年来中国教育学杂费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第二大经费来源。 政府教育支出的结构 (1)基础教育与非基础教育

8、支出结构 从我国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来看,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在20%-22%,中等教育在35%-37%,初等教育在31%-36%。亚洲国家初等教育的平均水平在48%(2)城乡教育支出结构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仍然主要由农民自己承 担。在全部投入中,乡镇则政承担了78%左右,县级则政负担约9%,省(市)负担约11%,中央财政仅仅负担了2%,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教育投入大部分用于城市的高等教育,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困难地 ;2004年,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占有23的全国义务教育经费 (3)地区教育支出结构 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

9、梯级分布,且梯次差距日益增大。1992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为东部的2/3,而到1995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仅为东部的 1/2左右,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地区支出的5.7倍,2001年为5.4倍,同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 10.410.26 三、科教文卫支出(二)科技支出1、定义及分类: 指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事业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技术研究计划的经费.具体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等项目.2.科技活动层次及政府支出责任 基础科学研究政府提供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专利保护)企业与私 人提供 科技服务政府提供我国科学研究支出的现

10、状分析1、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用于科学研究支出的绝对值是逐年增加的,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下降趋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逐年下滑。1993-1997年,虽然我国财政对科学研究的拨款由255.61亿元增至368亿元,年均增长为了10%左右,但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20%相比较,财政对科学研究拨款的平均增长率要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2、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R&7D)的经费投入不足。 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投资状况。发达国家R&D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而我国大约在1%左右。 R&D经费投入不足是我国经济发

11、展、科技创新的一个致命弱点。三、科教文卫支出(三)医疗卫生支出 1、定义及分类 定义:指国家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 性质:医疗事业为准公共产品,卫生事业为纯公共产品。预算科目: (1)卫生事业费,包括指卫生部和卫生地方部门的事业费; (2)公费医疗经费,包括中央级公费医疗经费和地方公费医疗经费; (3)计划生育事业费; (4)中医事业费,包括国家中医管理费和地方管理部门经费,等等。 三、科教文卫支出2、市场机制在医疗领域表现失灵,理由是: (1)信息不完全 (2)外部性 (3)需求的不确定性3、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1)从绝对规模看,1991-2002年间,我国卫生支出增长了较快。但从

12、相对规模看,这期间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与问题(2)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都较低。 OECD国家中政府投入平均为75%,亚洲国家为45%,美国最少也有43%,而我国持续下降,70年代为28%,80年代为20%,90年代达到16%。4、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改革 (1)在逐步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调整医疗卫生支出结构 (2)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包括调整财政补助对象和方式,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 (3)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和竞争。文化支出我国财政的文化支出包

13、括:(1)文化事业支出,指文化部和地方文化部门的事业费;(2)出版事业费,是指新闻出版署和地方出版事业系统的事业费,包括出版经费、出版部门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的事业费等;(3)广播电视事业费;(4)文物事业费,是指国家文物局和地方文物系统的经费,等等。 文化支出是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 我国文化支出的规模不断得到壮大。案例一 我国行政经费开支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已增长87倍,占财政支出比重由4.71%上升为19.03%;而该项指标在日本为2.38%、英国4.19%、韩国5.06%、法国6.5%、加拿大7.1%、美国9.9%。而且我国自2000年-2003年仍增加迅速,平均每年增长23%,快于财政支出的增长。2004年,我国有公车400万辆,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占财政收入的13%以上;公款吃喝2000亿,如果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