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实现策略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2110529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实现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实现策略(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集成电路的实现策略 集成电路设计系列 庄奕琪 主讲 1 本章概要 n概述 n全定制 n门阵列 n标准单元 n可编程器件 n小结 2 本章参考书 nJan M.Rabaey et al.,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A Design Perspective,2rd Edition,Anantha Chandrakasan,Borivoje Nikolic,2003. Chapters 8。 中译本:周润德等译,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4.10。第8章。 3 1 概述 IC的实现方式 n数字IC的实现方式 n全定制 n门阵列、标准

2、单元、宏单元 nFPGA、DSP n模拟IC的实现方式 n全定制 nIP nSoC的实现方式 nCPU/DSP/MCU+其它IP nASSP+其它IP 4 1 概述 数字IC的实现:传统方式 Custom Standard Cells Compiled Cells Ma cro Cells Cell-based Pre-diffused (Gate Arrays) Pre-wired (FPGAs) Array-based Semicustom Digital Circuit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5 1 概述 数字IC的实现:历史演变 不规则规则 手工自动 In

3、tel 4004 (71)Intel 8080Intel 8085 Intel 8286 Intel 8486 6 1 概述 能量效率与灵活性的矛盾 Energy Efficiency (in MOPS/mW) Flexibility (or application scope) 0.1-1 1-10 10-100 100-1000 None Fully flexible Somewhat flexible Hardwired custom Configurable/Parameterizable Domain-specific processor (e.g. DSP) Embedded mi

4、croprocessor 0.25um CMOS工艺 7 1 概述 如何选择数字IC的实现方法? n性能、功耗和成本的限制 n设计的复杂性 n设计的灵活性 n可测性 n进入市场需要的时间 n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或设 计以后变更的可能性 n设计所覆盖的应用范围 n设计队伍过去的经验 8 2 全定制 概述 n人工设计:手工完成电路设计和物理设计 n计算机辅助 n版图绘制编辑 n规则验证 nDRC(设计规则验证) nERC(电连接性检查) nLVS(版图与电路一致性检验) 9 2 全定制 流程(常用软件) n电路规范定义 n电路功能设计(Composer/S-Edit) n电路性能设计(HSpice,

5、 Spectre) n版图编辑(Virtuoso/L-edit) n版图验证(Diva, Dracula) n寄生参数提取(Star-RC) n电路后仿真( Dracula) n制板数据生成(Type out) 10 2 全定制 特点 n底层最优化 n元器件最佳尺寸最优性能 n拓扑结构最佳布局最小面积 n连线最短路径最快速度 n设计成本高 n周期长 n人力投入大 n一次成功率低(人工难免出错) n设计复用性差 n自动化程度低 n电路与版图规则性差 n逻辑综合难以实现 11 n适用 n产量极大的标准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通用逻辑电路等,成 本投片成本 n可复用模块:标准单元、库单元、具有重复性

6、结构的单元(如 ROM、RAM、乘法器等 n大部分模拟电路:结构复杂而无规则 n不计成本的设计:如超级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n反向设计的电路 n不适用 n规模很大的ASIC:人工设计需数年 n规模大、批量不大的IC:成本设计成本 n要求设计周期短、设计成本低的电路 n版图规则性差的电路:随机逻辑占50以上 2 全定制 适用电路范围 12 2 全定制 实例:微处理器 Intel 4004:全定制设计,1972年,NMOS 工艺,1000个晶体管,1MHz主频) Intel Pentium 4:半定制设计为主,最关键模块(如锁相 环、时钟缓冲器)全定制设计,2003年,0.18umCMOS工 艺,4

7、200万个晶体管,1.5GHz时钟频率 13 3 门阵列 基于单元的设计:概念 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连线 面向器件的设计面向连接的设计 全定制设计半定制设计 14 3 门阵列 基于单元的设计:好处 n提高了设计自动化水平 n有利于实现自动布线 n逻辑综合(网表版图)成为可能 n降低了研发成本 n缩短了设计周期 n降低了制造成本 n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 n设计人员可无微电子背景 n不必设计底层单元 15 3 门阵列 门阵列:概念 内部未互连的晶 体管阵列(无逻 辑功能) 内部已互连的 晶体管阵列 (NOR4) 门阵列母片 布线通道 晶体管 阵列 16 3 门阵列 门阵列:单元结构 n内连性:单元

8、内部 可通过连接形成一 定的功能 n互连性:单元之间 可互相连接,MOS 的G、S、D可双向 引出 n可重复性:规则的 矩形周期性排列 n可穿透性:与本单 元无关的引线可穿 过本单元 17 3 门阵列 门阵列:单元类型 n4管单元:适于构造2输入与非门及或非门 n6管单元:适于构造3输入与非门、2输入与 门、或门 n8、10、16管单元:适于构造更复杂的门 n共栅:NMOS与PMOS之G相连,规 范 n不共栅:NMOS与PMOS之G不相连 ,灵活性大 共栅单元 不共栅单元 18 3 门阵列 门阵列:宏单元 n宏单元:定义好连接关系的门阵列单元内连线 n宏单元库:标准逻辑门内连线,配套工艺参数

9、n类型: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D触发器,多路选择器,加法器、乘法 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 n优化:单元数(减少面积、连线长度),尽量共栅、共源/共漏(并联器 件)、共源漏(串联器件)、减少隔离区),单元内部布线优化(合理走 线、开孔) 反相器3输入与非门16输入与非门异或门D触发器 4管单元数121149 6管单元数11839 19 3 门阵列 门阵列:布线通道 n固定门阵列与优化门阵列(单元行与布线通道宽度不一样,根据 电路而定) n单层布线(金属水平、多晶硅垂直),多层布线(一层水平,一 层垂直),不能跨层搭接 n电源线和地线必须用金属引线,不允许交叉跨越(金属引线和多 晶硅允许交叉跨越

10、) nPAD必须有电源线和地线到达 20 3 门阵列 门阵列:地线与电源线 21 3 门阵列 门阵列:母片 金属互连线 晶体管阵列 预留走线通道 22 3 门阵列 门阵列:优点 n设计周期短:只需选择宏单元、设计连线,一般可缩短到1/2,工 艺改变或单元结构需要变化时,只需作较少的修改,顶层代码仍 然可用 n投片成本低:母片通用,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下降至1/41/8 n易于实现设计自动化:结构简单,单元规则,对单元库和EDA工 具要求较低 适用:设计周期要求紧、成本低、批量不大、设计验证 23 3 门阵列 门阵列:缺点 n芯片面积大 n有效利用率低:小规模8090,大规模4060 n母片门数实

11、际需要门数:目前母片可达几百万门 n布线通道面积实际需要布线面积:而且难以优化,通常布线容量为16根 或8根 n宏单元中有冗余管:如6管单元做2输入与非门,就有2个管子冗余 n单元晶体管面积固定:通常按所需最大面积来设计,接触孔数固定,无法 根据具体需要优化 nPad数选择受限制 n不适于内部单元少pad多之电路 n不适于内部单元多Pad少之电路 n底层优化程度低 n所有门均是用同种尺寸的晶体管构成,而且是最大面积,无法在尺寸上进 行优化,导致延迟、负载能力等方面无法达到最佳 24 3 门阵列 门海:概念 Gate Arrays(有布线通道) Sea of Gates(无布线通道) 25 n母

12、片 n全为不共栅2管单元(p管链 n管链) n逻辑、隔离、布线均用此单 元 n布线通道 n利用多层布线区布线 n无专门通道,单元外连线在 无用的有效器件区(不开引 线孔及通孔)上进行 3 门阵列 门海:构成 26 3 门阵列 门海:特点 n优点:走线区域、连线孔可编程,无无用的基本单元,设计灵活 性加大,管子的利用率提高,连线的布通率提高,芯片面积减少 n缺点:仍有布线通道,布线通道只能是基本单元高度内所含通道 数的整数倍,这往往使增加的通道数超过实际的需要,造成面积 浪费;布线通道下的晶体管不能再用来实现逻辑,因此门的利用 率仍不很高。 27 3 门阵列 门海与门阵列的比较 门阵列 门海 2

13、8 3 门阵列 隔离方式 场氧隔离栅隔离 29 3 门阵列 基本逻辑门的构造 30 3 门阵列 实例:门阵列基本单元 n采用栅隔离 n宽度为1条布线宽度,高度 为21条布线宽度 n含1个pFET和1个nFET n预设了所有可能接触的位 置 31 3 门阵列 实例:门阵列实现的触发器 栅隔离门阵列基本单元触发器版图 32 随机逻辑 存储器 子系统 LSI Logic LEA300K (0.6 mm CMOS ,30万门) 3 门阵列 实例:门海电路 33 metal-5 metal-6 programmable via Via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VPGA) 3 门

14、阵列 通孔可编程门阵列 34 4 标准单元 全定制与门阵列的比较 n比较1 n全定制:芯片面积利用率极高,但版图的规则性差,只能以 手工设计为主 n门阵列:基本单元、布线通道规则性极强,易于自动布线( 无需布局),但冗余晶体管或冗余区域太多,使芯片面积过 大 n比较2 n全局优化:逻辑单元之外的优化,门阵列占优 n局部优化:逻辑单元之内的优化,全定制占优 标准单元与宏单元:希望能对全定制和门阵列取长补短 35 4 标准单元 基于标准单元的芯片构成 标准单元:等高不等宽 Pad:可多可少布线通道:可宽可窄 36 电源线 pFET 布线通道 nFET 地线 4 标准单元 标准单元内部构成 n阱 37 4 标准单元 双阵列 标准单元阵列1 标准单元阵列2 信号总线 电源线及地线 38 4 标准单元 描述方式 电路描述 掩膜版图 逻辑符号 拓扑版图 39 4 标准单元 特点 n优点 n面积利用率高:可90%,单元类型、数目、布线通道、Pad 数可按需选用,无冗余 n可保证100的布通率 n可与全定制单元结合使用 n性能优化程度介于全定制和门阵列之间 n缺点 n投片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全套掩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