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208353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考概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 实 施 高 中 新 课 程 的 思 考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郭世杰 新课程实施一学期遇到的困难问题 困难、问题原因剖析 认识、对策与体会 下阶段新课程实施策略探索 对新课程的认识 |我国高中新课程的一个解释框架: | 一心开二门 |一种理念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要让学生在 学校中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因此,新课程 倡导:转变学习方式,强调选择,崇尚创造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 |两类课程 |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在学科探究和体验中发 挥学科的教育价值,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心理 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在生活探究与 体验中发挥生活的教育价值,其基本问题是

2、 人的心理经验与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关 系 对新课程的认识 怎样改?怎样改? 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 ( (一一) )改革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目标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双基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 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二二) )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 改革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 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年3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 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对新课程的认识 ( (三三) )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

3、 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四四) )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新课程的认识 ( (五五) )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评价与考试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 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的功能。 ( (六六) )改革课程管理改革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

4、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对新课程的认识 对新课程的一个概括对新课程的一个概括: : 一种理念:一种理念: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 获得个性解放。 两类课程:两类课程:学科课程人的心理经验与学科 逻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的心理经验与 生活世界的关系。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 四个多样化:四个多样化:(1)课程设置多样化 (2)课程实施多样化 (3)课程管理多样化 (4)课程教材多样化 一次研讨课教师们的 问题 |1、有关氯气的用途采用学生查资 料汇报的形式那时间怎么安

5、排? |2、学生什么时间处理习题? |3、在这节课运用了学生实验,在 准备实验时怎样处理? |4、在必修1中没有明确的学生实验 ,怎样处理有关的实验? |5、对于习题内容的处理是不是每 题必讲? |6、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是不是将 一些书上没有的内容填充进来? 一、新课程实施一学 期遇到的困难问题 |(一)、对新课程认识上的问题 1、将新课程神化,不能辨证发 展性地看待文本与现实的落差 2、将新课程泛化,不想努力改 变。 3、将新课程虚无化,出现经验 断带、头脑和心理空白,原有 经验无法迁移。 4、表面上认同新课程,实质上 抗拒新课程 新课程实施一学期遇 到的困难问题 |(二)、“理想的课程”与

6、“教师的 课程”的落差 |1、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2、新课程学科配套资料使用 中遇到困难 |3、教师没有处理好必修和选 修内容要求 |4、没有把握新的课程结构 |5、平行开设的课程门类过多 新课程实施一学期遇 到的困难问题 |(二)、“理想的课程”与“教师的 课程”的落差 |6、教学受高考的影响 |7、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有弱化 的趋势 |8、学生学业评价中困难 |9、高中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 齐、学生素质偏低的问题 |10、教师对新课程培训排斥 |11、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一学期遇 到的困难问题 |(三)、化学课程本身的问题 |1、化学课标和化学新教材不明确、不鲜 明(与高中化学教学

7、大纲相比) |其一是分解罗列式的课程目标 ;其二是空洞口号式的课程理 念;其三是单一机械式的探究 过程;其四是杂乱无序式教学 内容。 |2、教材的编排方式不利于元 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新课程实施一学期遇 到的困难问题 |(三)、化学课程本身的问题 |3、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较 肤浅,再加课时又少,即使改变了 教学与学习方式,学生也仍然会缺 乏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难以讲清 ,无法展开,成为“鸡肋”。如“化 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弱化计 算,学完后学生无法理解。“有机 化合物”的学习中只学习了乙醇和 乙酸而没有提及醛,但在葡萄糖部 分的教学内容中又介绍了其特征反 应(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等。

8、 二、困难问题、原因 剖析 |这些问题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 |(1)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2)跟新课程实施有牵连的问题 。 |(3)在教育领域早已存在的问题 或症结,它们跟新课程的问题混杂 在一起,显得更加突出。 |其实,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个 问题,即:理想的课程与严峻的现 实的落差、理念与现实的矛盾问题 。 对问题的分析 |1、优先满足精英教育需要还是优先满足大众教 育需要?如何处理好培养人和培养人才的关 系? |2、把重点放在创新能力培养还是打好基础? |3、怎样解决好提高素质与减轻负担的关系? |4、怎样解决好转变学习方式的人力、物力、财 力和时间等投入与实际效果的矛盾? |5、怎

9、样解决好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的 关系? |6、贴近学生生活、源于学生生活还是高于学生 生活? |7、如何处理好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的关系? |8、如何处理好长期目标与近期步骤的关系? |9、如何处理好新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与教师水 平难以满足新课程要求这个现实的关系? |10、怎样解决好课程理想与现实可能性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观念和效果的关系? 问题原因抛析 |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的认同 |2、教师缺乏适合实施新课程 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教师缺乏实施新课程的稳 定有效的行为策略 |4、学校管理没跟进缺乏有实 效的新课程管理制度 认识、对策与体 会 (一)、加强培训转变教

10、师理念 | 1、从民族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出 发实现理念的三个转变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由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 | (3)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 及教育转变 |2、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 |(二)为教师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修 三、 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 的课程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人们 在谈论课程时,往往谈的不是 同样意义上的课程。他认为存 在着5种不同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 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 课程 |根据这个理论,所谓“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首先在

11、于“理想 的课程”“正式的课程”与“ 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的落差,或者简单地说,是新 课程方案与“教师的课程”的 落差;然后还有新课程方案、 “教师的课程”与“学生的课 程”的落差。 下阶段新课程实施策 略 |1、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课 程培训 |(1)确定有效的学科培训内容: 实施新课程的背景和意义;进 一步学习课程标准;新课程的教 学设计;学校教研组建设;课 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例 和案例分析等。 |(2)探索学科培训途径:培训途 径以省、市级新课程教学培训、学 校新课程培训以及教研组学习交流 活动等。 四、 下阶段新课程实施策 略 |2、探索适合新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方式

12、和学习方式 |(1)积极承担省里各类有关新课 程学术活动,组织市级有关新课程 研讨活动;(2)举办新课程背景 下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活动;(3) 开设多种类型的新课程教学示范课 听、评课活动。 | 3、积极开展新课程课题研究,引 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 4、开展多样化校本教研活动 提升 教师实施新课程水平 四、 校本教研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 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活动。除利用业务 学习和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专题学习外,还应邀请教育 专家来校讲学,或派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包括参加 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新课程系列培训,还有派全体高中 教师先进省、市、学校等地听课、学习,交流新课改经 验

13、。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掀 起“新课程热潮”,让教师对新课程的内涵、目标、意 义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得到统一。 (二)加强集体备课 这次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一个艰难的 课题,只依靠个人力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群策群 力,边干边摸索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方法。因此应 加强了集体备课,各备课组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集体研 究。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不仅要求同科 目之间听课,还要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听课,使不同学科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 4、 校本教研建议 (三)引导行动研究,促进教学反思 重视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教学案例的记录和 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

14、思,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 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反思形式多样,有 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故事、教研论文等。应要求 每位教师都写教学反思,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 评比,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并结集印刷成册,供全体教师 学习交流。并组织教师积极投稿,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 办的各类评比活动。 (四)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实现自我完善 帮助教师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收集教师参与实验 以来的各种资料,如自己在教育观、学生观等方面的认 识和变化、收获和感悟,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反思 ,听评课记录,论文,理论学习笔记,学历进修、业务 培训资料,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精品展示课(音 像)资料,自制课件

15、(教具),精品教学设计,辅导学 生活动情况,承担教改实验课题资料,教科研成果,受 表彰奖励等等,涵盖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4、 我赞同某些专家的下 列观点 |新课程不是教条,而是需要创 造性的实践 。 |新课程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应 以动态的、发展的、宽容的心 态来看待课程改革的实践,给 教师以时间和空间,鼓励大胆 探索。 欣赏老师的心声: |新课改如湍流不息的长江,黄河, 有溪流的加入,它会声势浩大,而 我们也只称得上汇集到这里来的一 滴水而已,一滴水算不了什么,但 所有的水滴都撤走的话,江河就不 再有它的气魄,归入大海的时间会 长一些。你不希望自己这滴水早日 溶入大海,到那里去畅游吗?那里 才是我们的天地,到那里我们才游 刃有余,加入进来吧!需要你的力 量! 请批 评指 正, 谢谢 ! 2008 年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