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082737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学概论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一、天然药物学的性质 (一)基本概念 1.药物 凡具有预防、治疗、诊断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统称为药物。包括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与生物制品三 大类。 2.天然药物 一般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有一定生物活 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3. 生药 是指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天 然药物。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4.中药 广义上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 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

2、饮片和中成药。 5.中药材 是狭义上的中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和 矿物,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 6.中药饮片 是指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 用于调剂或制剂的加工品。 7.中成药 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为原料,按处方要求 制成的能直接服用的剂型药。 (二)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和概念 天然药物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和鉴定 天然药物品种和质量,制定天然药物质量标准,开发和扩大 新药源的综合性学科。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二、天然药物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继承祖国医药 学遗产,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3、,对天然 药物进行系统研究,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及临床疗效 和规范化水平,开发更多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加快实现中 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知识链接 传统中药包括中药材、草药、饮片和一些古方经典制剂 等。这些制剂主要以中药粉入药,剂型古老,主要为药膏、 丹、丸、散等。 现代中药主要指1960年以来的中成药制剂,多以粗提物 入药,以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为主。 中药现代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 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 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中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 要已于2002年颁布

4、施行。 2.研究制订天然药物品质评价标准 根据国际市场需 求和现有基础,建立适应中药特点和中国国情的质量标准 体系和方法。 3.开发和合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主要途径有:利用 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从历代本草等医药文献中挖掘 和开发新药;以传统的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为基础开发新 药;提取生药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开发新药;利用生物 技术开发新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点滴积累 1.天然药物是来源于自然界中具有预防、治疗、诊断疾 病的动、植、矿物及其加工品。 2.天然药物与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生药既有 联系又

5、有区别。 3.天然药物学主要研究天然药物的来源、加工、鉴定、 品质和开发应用等一门综合性学科。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一)药物的起源 1.医食同源 古代人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了药物。传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2.火的发现和利用 人类发现“火”之后,初用于食物的加 热,可除食物异味,使食物香美,并易于消化吸收。进而逐步 试用于药物的加热处理。 (二)药物知识的积累 我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认识和积累的结果。先 是口碑相传,后有文字记载。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专著称 为“本草”。共有800余部本草著作。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

6、史 一、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 1.神农本草经 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本草专著。汉代,作者托 名神农,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汉代前的第一次大 总结。 2.本草经集注 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简用自然法分类 。 3.新修本草 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公元659年由唐朝政府 组织编写(太医院李勣和苏敬等22人)并发行,载药850种。首 现图、文并重鉴定方法。是第二次大总结。 4.证类本草 北宋唐慎微,载药1746种,图文并茂。是现 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也是本草纲目的蓝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代表性的本

7、草著作 5.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附方11000余 条,扦图1109幅,首按自然法分类,是我国16世纪前医药大 总结。17世纪传入国外,已译成30多种文字,是影响全世界 的医药巨著。 6.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716种 。 7.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清朝吴其濬辑有 长编及图考,所列长编植物838种,22卷;图考植物计1714 种,38卷。其图乃就实物所描绘者,非模仿本草之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知识链接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 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家世业医,注重药

8、物研 究,重视临床实践。曾长期上山采药,并深入民间,向农民 、渔民、樵民、药农、铃医请教,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 八百余种,对各种药物亲自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中 药名、品种、产地等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 的多种药物,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总 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 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一)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天然药物发展概 况 1934年赵燏黄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学-生药学 上册,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册,这两本书 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近现代生药学教学和

9、研究工作的开始, 对我国天然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链接 药学泰斗、本草学家赵燏黄(18831960),江 苏武进人。1905年曾自费留学日本。麻黄过去是中国出口 的大宗药材之一,而麻黄素却又依赖进口,赵燏黄常为此 而感叹。他用简单的设备创造了石灰法提取麻黄素工艺。 19401945年共提取300多公斤麻黄素,不仅满足了当时 国内的需要,而且部分远销英美,改写了过去麻黄大量出 口日本,提取麻黄素后返销中国的历史。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成立后天然药物发展概况 1.资源调查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 围内曾先后开展了3次天然药物资源普查工作。通过整理陆 续出版了大批专著、教材和重要文献。 2.天然药物引种栽培和驯化饲养 全国已引种药用植 物4000余种,野生变家种100多种;40多种动物进行了驯化 饲养。 3.天然药物鉴定和质量研究 通过考证与中药品种整 理,防止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混乱现象,力求做到一药一 名。有本草考证、产地考证和史志考证等。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然药物发展概况 4.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250余种天然药物进行了详

11、细的化学成分与药理学研究。 5.中药炮制研究 对比炮制前后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 的改变,为改革炮制工艺,制定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 促进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6.现代生物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7.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三、天然药物学发展趋势 1.加强天然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 以其所含有效成分 含量、种类、稳定性、毒性和生物效应强度等为标准,以 其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为基础所建立的科学评价 体系。 2.开展天然药物规范化生产的研究 中药材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生 产基地。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采取

12、封山育药、合理 采收、资源再生等措施。引种栽培或驯养。寻找替代 品和从国外进口。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保护与发展种质 资源。如组织培养等。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三、天然药物学发展趋势 3.天然药物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如采用DNA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来鉴定近缘植物药和动物药;采用生物 免疫化学和放射免疫技术来筛选天然药物中的微量有效成 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 振法、红外光谱法等进行化学指纹图谱定性和指标成分的 定量等。 4.开展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处理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修饰其结构或活性位点,获得新 的活性化合物用于新药开发

13、。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四、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概况 1.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天然药物资源12807种,其 中植物类11146种(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168种), 动物类1581种(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161种),矿物 类80种。 2.目前,国内常用中药材500余种,最常用中药200 余种,有的为道地药材,有的全国广布。 3.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 产区和特定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的中药材。 道地药材的形成取决于三个因素:特有的种质、特 定的产地环境、特定的生产技术。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四、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概况 道地药材往往冠以

14、地域名,如川黄连、浙贝母、广陈 皮、云木香、关防风、怀山药等。 为了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药材质量,我国已建立天然 药物生产基地600多个,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天然药物 生产基地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加以保护,实施引种栽培、驯 化饲养,取得了一定进展。 课堂互动 1.道地药材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2.说说自己家乡天然药物资源情况。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知识链接 天然药物资源保护法律法规选录 1.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1975年7月1日生效 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1987年10月30日起生效 3.野生药材资源保护

15、管理条例国务院 1987年12月1日起施 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5.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8.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 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绪论 点滴积累 1.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专著称“本草”。 2.天然药物学发展趋势包括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标 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生产、新技术和新方法鉴定、有 效成分的生物转化等。 3.道地药材形成需要特定

16、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环境、特 定的生产技术三个因素。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天然药物的分类 1.按字首笔画顺序编排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便于查阅的 编排方法,但各药间缺少相互联系,教科书一般不采用此法 。 2.按药用部位分类 便于学习研究药物的性状和结构, 掌握各类药物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鉴定方法,也便于比较同 类不同药物间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点。缺点是化学成 分缺少联系,不利于研究理化鉴定及品质优良度鉴定。由于 我们学习重点是药材的性状鉴定,因此本教材采用了此分类 方法。 3.按化学成分分类 便于学习和研究有效成分和进行理 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 成分的天然药物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天然药物的分类 4.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根据天然药物的原植(动) 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 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药物 在形态、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与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