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206273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 1.4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特征 (1)方向:。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椭圆中A处于 位置 ,每年的7月初经过;图中B处于 位置,每 年的1月初经过。 (3)周期:1恒星年,约为。 (4)速度:近日点最 ,远日点最 。 第4课时课时 地球的运动动(二)公转转 自西向东 远日点 近日点 365日6时9分10秒 快 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 运动。 南、北回归线 点拨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分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 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 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

2、日靠东。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 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 3.四季的更替 (1)天文含义上的划分 (2)北温带国家的四季:一般把 月划分为 春季,其他季节依次类推。 4五带的划分 1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 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3黄赤交角

3、变化的影响 典例导析 读图,完成(1)(2)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C (2)A 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 考点主要抓住四看: 1昼夜长短分布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 地区

4、白昼时间越长,该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 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 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 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 短变化幅度越大。 昼夜长长短的分布和变变化规规律 3昼夜长短计算看“特点”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

5、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 的夜长。 4日出、日落方位看昼长(或季节) (1)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方法技巧 利用地球公转示意图掌握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我国第四个南极科 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 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 运动轨

6、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2)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题干中“2014年2月8日”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泰 山站白昼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小,但日出东南方向,极昼现象将结束。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B (2)C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

7、南、北两侧递减,具体 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变化规规律、计计算和应应用 温馨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 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近大远小规律: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 高度越大;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 小。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差 () 法则:求纬度差遵循“同减异加”法则。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

8、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 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区纬度。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 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 下图所示,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 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

9、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 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为H90(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 依据天文现象判定季节 典例导析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 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 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读图,回答(1) (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 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 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 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

10、,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 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B C D 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室内光照面积越小;反之,越大。 (2)济南纬度较福建高,正午太阳高度偏小。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D (2)A 光照图的判读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 点。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 时,其

11、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 线上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如图2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 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6)直射点向北90为晨昏北点;直射点向南90为晨昏南 点;直射点向东90为昏赤点(在赤道上);直射点向西 90为晨赤点(在赤道上)。 3点线之间的关系 (1)晨昏线(圈)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圈)与 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圈)为南北走向,即 晨昏线(

12、圈)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 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 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 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 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 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 (1)二至日时晨昏线(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线(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 线(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成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1)二至日,晨昏线(圈)与地轴夹角为

13、2326。 (2)二分日晨昏线(圈)与地轴夹角为0。 (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 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 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思维流程 从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B (2)A (2015年北京海淀区期中考试)下图为某两日昼 半球示

14、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时相同高度旗杆影子地比地长 B乙图时北京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从甲图到乙图,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两图中点与点的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3)描述甲图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 (4)写出乙图时北京的日期和时间(北京时间)。 (5)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情况。 解析:第(1)题,从甲图中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从乙图中可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2)题,甲图中地正午太阳高度 小于地,故相同高度旗杆影子地比地长。第(3)题

15、 ,甲图中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第(4)题,乙图为12月22日 ,图中0经线为18时,故北京时间为12月23日2时。第 (5)题,从甲图到乙图即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地位 于赤道上,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由最小值变为最大值 (90),再变为最小值。 答案:(1)要求:与两地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甲图、乙图各一条直 射光线,分别指向两个直射点。 (2)A (3)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 象。 (4)12月23日2时。 (5)甲图时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日后,正 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9月23日前后,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 中的最大值,然后由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