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1205542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题训练(九)_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夯 实 基 础1【2016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2【2016衡阳】如图K91所示的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图K91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还原性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A BC D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图K92A装置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是收集CO2气体时的验满方法4【2017威海】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

2、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5如图K93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图K93(1)写出a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物质b中主要成分的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下同),阴离子是_。(3)物质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填最简整数比)。(4)d的化学式为_,标出物质e的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5)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6【2017天津】请结合图K94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图

3、K94(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b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填字母)。(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能 力 提 升1【2017重庆B】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2【2017沈阳】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

4、体是C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3.【2017镇江】如图K95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95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无机物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4【2017镇江】常温下进行如图K96所示实验。图K96(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C中有

5、气泡冒出,溶液颜色变为_。5【2017绍兴】图K97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为底部带小孔的眼药水瓶,把下部浸入和离开白醋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图乙中的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图乙中的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图K976图K98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K98(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当关闭弹簧夹M和N,向仪器中注水,观察到_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弹簧夹N,打开弹簧夹M,向仪器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

6、、_,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关闭弹簧夹M,打开弹簧夹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_,装置E中盛装_,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当观察到_时,说明F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关闭弹簧夹M,打开弹簧夹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A、D、E、F、G装置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7【2016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贺州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 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

7、样品中的杂质不和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稀盐酸的总质量/g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14.6624.22m43.3452.9062.9072.90(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表中m_。(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A2.C3D解析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中。4A解析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的碳、氧是指元素,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5

8、(1)CH42O2CO22H2O(2)Ca2CO32(3)618(4)H2CO3Na2O3(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1)试管铁架台(2)2KClO32KCl3O2(3)BD(4)磨砂面|能力提升|1B2C解析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3C解析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部分,从反应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中可得出碳酸氢钠中所含碳元素等于生成的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之和,所以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不相等。4(1)物理(2)红色解析 (1)A中固体逐渐减少,此变化中固态二氧化

9、碳升华成气体逸出,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二氧化碳气体进入C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AC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解析 A装置中通过控制弹簧夹,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A装置可以起到甲图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C装置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矿泉水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否则不满。6(1)锥形瓶长颈漏斗(2)长颈漏斗中有液体滴下,不能形成液面差(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4)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

10、 G装置中下层的蜡烛熄灭(5)A、E、F2H2O22H2OO27(1)100(2)33.78(3)解: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00 g5.10 g52.90 g2.20 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0 gx5.00 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98.04%。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4%。解析 (1)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因此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2)每加入10 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 g5.1 g14.66 g0.44 g。所以当加入30 g稀盐酸时,稀盐酸完全反应,m305.10.44333.78。(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的稀盐酸是10 g、20 g 时,其中的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完全反应,而加入的稀盐酸是50 g时,碳酸钙完全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 g5.1 g52.90 g2.20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