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5534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行为学案 【学习目标】 1.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难点:“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5456,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个蚁群中白蚁的组成和职能是什么?2.社会行为的特征是什么?合作交流:根据狼的集结成群捕食猎物的捕食方式,试分析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探究任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自主探究:1.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2.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还是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3.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合作交流:1.将两只幼兔同另一窝的幼兔放在一起,并将放入的其中一只幼兔A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的尿液,另一只B不涂。这只母兔会接受这两只幼兔成为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2.如何利用性引诱剂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拓展提升】一、 选择题:1.下列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C、一般为雌性 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2.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的作用是( )A、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 B、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二、填空题:1.社会行为

3、的重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成员之间有;有的群体中还。如具有社会行为的狒狒群体中,“首领”在群体中优先享有和等特权,同时负责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分别说出下列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1)黑长尾猴;蚂蚁;蜜蜂。3.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这种现象叫作通讯。4.探究“蚂蚁的通讯”(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4)得出结论:蚂蚁是靠交流信息的。5.根据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吸引雄虫原理,人们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可达到目的。6.正是由

4、于生物之间存在着流、流、流,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附:参考答案探究任务一自主探究1.蚁群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和工蚁。蚁后:产卵,繁殖后代。蚁王:与蚁后交配。兵蚁:保卫蚁穴。工蚁:筑巢,喂养蚁后、蚁王和兵蚁。2. 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合作交流狼的耐力虽好,但单独获取食物的能力较低。因此集群捕食比孤军奋战取胜的概率大得多。这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探究任务二自主探究1.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

5、到传递信息的作用。2.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3.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合作交流:1.通过嗅幼兔身上的气味,母兔会将涂了自己尿液的幼兔,误认为自己亲生的。2.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就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拓展提升】一、 选择题1.C 2.D二、填空题1.一定的组织 明确的分工 形成等级 食物 配偶 指挥2.声音 动作和气味 动作3.信息 行为反应4.蚂蚁是依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气味 5.性外激素 引诱剂 诱杀农业害虫6.物质 能量 信息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