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03444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应用统计学期考复习资料-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 20 个城市选取了 100 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100 所中学的高中学生)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 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65 ) 。3、某班 7 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 88,85,85,91,88,93,88 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88,88) 。4、对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恰当的调查方式是( 抽样调查 ) 。5、按连续变量分为 4 组,各组为 55-65,65-75,75-85,85 以上,则数据 65、85 分别在( 2,4 )组

2、。6、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 (一致性或相合性、有效性) 。7、根据季节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 。8、已知一个总体均值 95%的置信区间为(122,130) ,如果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126和 16.07,则研究时应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64) 。9、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均值为 100,标准差为 12.8,乙数列均值为 14.5, 标准差为3.7,比较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结果是(甲好于乙) 。10、已知总体标志值的平均数为 13,各标志值平方和的平均数为 174,则标准差系数为( 17.2 ) 。11、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序时)平均数。12、某

3、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 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41 ) 。14、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所属时间、指标数值) 。1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检验统计量的 P 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则在做决策时,需要在显著性水平的情况下, (不能拒绝)原假设。16、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 85,最小值是 33,中位数是 55,众数是 42,则该组数据的极差是( 52 ) 。17、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 抽样分布 ) 。18、利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总体参数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19

4、、统计分组中,同一组的上组限与下组限之差称为(组距) 。20、两个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1,1 ) 。21、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 比率 ) 。22、在互联网上主动参与某项调查的网民所构成的样本,称为(自愿样本) 。23、一元线性回归中,使得残差平方和最小的估计回归系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 ) 。 A 数据的收集 B 数据的整理 C 数据的分析 D 数据的分组 E 以上都不对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BD )。 A 职工人数 B 机器设备台数 C 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 工业

5、增加值3、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CD) 。A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不等于总体参数时,则该统计量被称为参数的有偏估计。B 样本方差可以估计总体方差 C 样本均值可以估计总体均值 D 样本比率可以估计总体比率 E 以上都不正确4、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 AC ) 。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 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D 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5、随机抽取 400 人的一个样本,发现有 26%的上网者为女性。则女性上网者比率 95%的置信区间为( A ) 。A (0.217,0.303) B (0.117,0.4

6、03) C(0.217,0.403) D (0.117,0.503) 6、从一个总体中抽取 16 个样本,其标准差为 6.2022,则总体方差的置信度为 95%的置信区间为( A ) 。A (4.58,9.60) B (5.20,9.78) C (4.72,9.20) D (4.90,9.77)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Z 0.025=1.96、Z 0.05=1.645,t 0.025(15)=2.1315、 t0.05(15)=1.7531,X 20.025(15)=27.488、X 20.975(15)=6.262、X 20.05(15)=24.996、X 20.95(15)=7.261)7

7、、某公司 1,2,3,4 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 190 人,215 人,220 人和 230 人,该公司一季 度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C )A 208 B 215 C 214 D 222 E 2128、某企业 1996 年产量为 125,1997 年比上年增长 20%,1998 年比 1997 年增长 20%,则1998 年比 1996 年增长( D )A 20% B 40% C 60% D 44% E 40%9、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 ABC )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 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8、 E 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10、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BE )A 样本容量有限 B 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 C 能确定抽样方法 D 能确定推断的可靠程度 E 能计算抽样误差三、简答题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对数据进行组距分组的步骤。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步骤为:第一步,从小到大排序;第二步:确定组数,组数 ,其中 N 为数据的个数;第2log10K三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的差,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第四步:根据组数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第五步,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2、什么叫相关分析、回归分

9、析?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关系。 二者是研究现象相关关系的基本方法。 (1)相关分析(狭义)指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2)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互相补充。具体:(1)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2)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因此,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也合并称为相关关系分析或广义的相关分析。在研究目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是有明

10、显区别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方向、程度,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而回归分析能确切地指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可根据回归模型从已知量估计和预测未知量。 (2)在相关分析中,不必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必须事先确定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而且只能从自变量去推测因变量,而不能从因变量去推断自变量。 (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则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3、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有何关系?联系:二者都属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区别:概率抽样是

1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能有效避免主观选样带来的倾向性误差,使得样本资料能够用于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能说明估计结果的可靠程度。非概率抽样是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和判断,从总体中有意识地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在及时了解总体大致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大规模调查前的试点等方面,非概率抽样具有概率抽样无法取代的优越性。4、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汇总得来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一定要

12、受到时间、地点、范围等条件的限制。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6、什么是均值、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均值即算术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三者的关系是:对于同一组数据资料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如果数据具有单一众数,且分布是对称的,则三者相等。若数据为左偏分布,则有 ,若数据右偏分布,则有 。从数值关系上0MXe 0MXe看,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XMe2307、什么是估计量?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 (1)无偏性,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

13、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2)有效性,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标准差越小的越有效。(3)一致性(相合型) ,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接近被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8、简述测定季节变动的原始资料平均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又称按月(或季)平均法,这种方法不考虑长期趋势影响,根据原始数据直接计算季节指数,测定季节变动。(1)计算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 (i=112 月或 i=14 季) ,目的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月份)数据上的不规则变动;(2)计算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 ,找出整个数列的水平趋势;(3)计算季节指数 S i,即 (i=112 月或 i=14 季)10、何谓第 II 类错

14、误与第类错误?第 II 类错误也称为取伪错误,指在假设检验操作过程中,当原假设实际上为假,但由于随机性,从总体中抽得的样本所构建的检验统计量值却落在了接受域之内,以致做出不能推翻(可以认为接受)原假设的判断,这样就称为犯了第 II 类错误;( 2.5 分)第类错误是指原假设实际上为真,但作出了拒绝原假设的判断,这样就称为犯了第类错误。 (2.5 分)11、请解释总体和样本。总体就是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 (2.5 分)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2.5 分)四、计算题1、若已知甲、乙两个企业 1980 年的产值分别为 300 万元和 500 万元,1994 年的产值分别为 800

15、 万元和 1500 万元。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企业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2)若按各自的速度发展,甲企业从现在起还需几年才能达到乙企业 1994 年的产值水平?(3)若要求甲企业在五年内达到乙企业 1994 年的产值水平,则每年应递增多少?yiisi解:(1)甲企业 =107.26乙企业 =108.16(2)8.97(年)(3)113.40-1=13.4应递增 13.42、有两个工厂生产三种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表,要求比较两个厂的总平均成本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 分)总成本(元)品种单位成本(元) A 厂 B 厂甲乙丙152030210030001500322515001500解:H A= 19.41,H B=18.31 A 高于 B,A 厂价低的产品比重小,B 市场价低的产品比重大。3、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报告期的流通费用率(=流通费/销售额)分别为 12%、8%、10%,流通费用额分别为 96 万元、120 万元、100 万元。试计算三个部门的平均流通费用率。 (分)解:H= =9.58%4、已知某袋装糖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