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八章小测题 湘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799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八章小测题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八章小测题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八章小测题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八章小测题 湘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1.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景点没有位于北京的是( A.明清故宫 B.长城 C.天坛 D.西湖2.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A.北京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秋季B.北京位于暖温带,农作物可两年三熟C.北京属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左右D.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物古迹众多4.北京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长城 B.明清故宫 C.天坛 D.四合院

2、5.下列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B.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低C.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多 D.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料越来越多6.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D.以钢铁、机械等工业为经济支柱7.小明到台湾去观光,下面是摘自小明旅行日记中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温带和亚热带水果产量巨大B.日月潭为该省最大湖泊,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C.樟树是台湾特有的树种D.台湾的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8.下列关于

3、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野柳地质公园是其著名景点 B.全省最大的城市是高雄C.水能资源缺乏 D.工业原材料自给有余台湾岛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东部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台湾山脉,因而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结合台湾岛气温分布图,回答1516题。9.受地形影响,台湾岛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从低纬向高纬升高 B.从周围向中部升高C.从周围向中部降低 D.无规律可言10.台湾树种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A.望天树 B.樟树 C.胡杨树 D.红桧11.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方向,现在妄图侵占钓鱼岛的国家是 。( )A.东北 日本 B.东北

4、菲律宾 C.西北 日本 D.东南 越南12.修建了独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甘肃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13.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及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严重B.地表千沟万壑,长期水土流失C.地表陷落成坑,大量开采煤矿 D.地表高低不平,城市建设取土14.下列说法与黄土高原没有关系的是(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窑洞、信天游 白羊肚头巾 白山黑水A. B. C. D.15.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B.黄土高原缺乏植被保护C.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快,滥垦乱伐,过度放

5、牧D.黄土高原的人们建窑洞,把土层结构破坏了二、非选择题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据图判定钓鱼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 方向。某同学在图甲上量得温州市到钓鱼岛的图上距离为1.78厘米,那么钓鱼岛距温州市的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2)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

6、,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材料二 黄土高原景观图。(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 至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21cnjy(任答其中两点);人为原因有 (任答其中两点)。(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C.退耕还林还草 D.大力发展交通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