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202692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dot(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07.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522019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Weather phenomen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9-10-31)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QX/T 20195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分类14观测和记录14.1观测方法14.2记录方法2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众气象观测天气现象描述4参考文献8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彩彻区明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华风爱科气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行远,陈东辉,梁中军,李越,王新,田祎,王淑莉,曲迪,刘洋。14标准名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众气象观测中天气现象的分类、特征、符号、观测与记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众气象观测中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3、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 分类公众气象观测的天气现象分为以下 17 种:晴阴雨:小雨,大雨雪:小雪,大雪雨夹雪风:微风,大风云:少云,多云雷电:雷,闪电冰雹露霜雾霾:雾,霾沙尘:扬沙,浮尘,沙尘暴积雪结冰龙卷台风4 观测和记录4.1 观测方法根据公众气象观测中天气现象的定义和特征(见附录A),人工判断并确定天气现象。4.2 记录方法 根据观测到的天气现象,通过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手表)在有效时限内及时反馈。反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点击可选的天气现象图标;对于不确定的天气现象,可进行自定义描述;上传对应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表4-1 天气现象编码表一级

4、天气现象一级天气现象编码(字母)二级天气现象二级天气现象编码(编码)晴A1晴天B1晴夜B2阴A2阴天B1阴夜B2雨0021小雨B1中雨B2大雨B3暴雨B4雪0022小雪B1中雪B2大雪B3暴雪B4雨夹雪0023风A3微风B1大风15云A4少云B1多云B2白天少云B3夜间少云B4白天多云B5夜间多云B6雷电A5雷01闪电13冰雹0027露0001霜0002雾霾A6雾28霾05沙尘A7浮尘06扬沙07沙尘暴31积雪0016结冰0003龙卷0019台风A8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公众气象观测天气现象描述A.1 晴 clear阳光充足,可以直射到陆地表面,没有大片云雾遮蔽天空。A.1.1 晴天 cl

5、ear day白天以晴为主。A.1.2 晴夜 clear night夜间以晴为主。A.2 阴 overcast云层布满天空,天色阴沉,阳光微弱、不能透过。A.2.1 阴天 overcast day白天以阴为主。A.2.2 阴夜 overcast night夜晚以阴为主。A.3 雨 rain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A.3.1 小雨 light rain雨点清晰可见,可因风改变方向,雨声微弱。不打伞进行短距离移动不易打湿衣衫,落地不四溅,不易产生积水。A.3.2 中雨 moderate rain降落的雨点可以连成线,雨滴不易分辨,屋顶有沙沙声,不打伞进行短距离移动会打湿衣衫,落地后四溅,洼地较易产

6、生积水。A.3.3 大雨 heavy rain雨水急促下落,使视线模糊,能听见清晰的哗哗雨声,打伞出行很可能会被部分淋湿,洼地会产生积水。A.3.4 暴雨 rainstorm雨水倾盆而落,产生道路积水,阻塞交通,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A.4 雪 snow冬天气温较低产生的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常缓缓飘落,强度变化较缓慢。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A.4.1 小雪 light snow雪花较小,甚至较难引起注意,落到地面、衣物、皮肤、头发上立即融化,持续时间较短,不影响能见度。A.4.2 中雪 moderate snow可以看到空

7、中飘落的雪花,落到地面、衣物、皮肤、头发上不会立即融化,融化后可能打湿衣衫,持续时间较短,很可能会转为大雪或小雪,能见度一般。A.4.3 大雪 heavy snow雪花较大或较密,短时间内可覆盖地面,持续时间较久,可形成积雪,能见度较差,对交通和农牧业产生影响。A.4.4 暴雪 snowstorm雪花大且密,很快覆盖地面,形成明显积雪,能见度很差,对交通或农牧业产生极大影响。A.5 雨夹雪 sleet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A.6 风 wind气流的水平运动。A.6.1 微风 light wind人体感觉舒适,可使旗帜展开,树叶摇动、发丝轻拂。A.6.2 大风 gale人体感觉不

8、适,可使步行受阻,树枝摇晃,甚至造成损害,常在大雨前或伴随大雨出现。A.7 云 cloud空中的漂浮的可见聚合物,高度、形状在不同天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A.7.1 少云 partly cloudy单个云个体较小,分布不均匀,不遮蔽大片天空。A.7.2 白天少云 partly cloudy day白天以少云天气为主。A.7.3 夜间少云 partly cloudy night夜间以少云天气为主。A.7.4 多云 cloudy单个云个体较大,分布较为集中,往往连成一片,遮挡部分天空。A.7.5 白天多云 cloudy day白天以多云天气为主。A.7.6 夜间多云 cloudy night夜间以多

9、云天气为主。A.8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ing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A.8.1 雷 thunder积雨云放电时发出的巨大声响。A.8.2 闪电 lighting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A.9 冰雹 hail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小差异大,大的直径可达数十毫米。常伴随雷暴出现。A.10 露 dew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往往在黎明出现。A.11 霜 frost低

10、温时,在地表上的树木、杂草、农作物和建筑物上的固体冰晶。A.12 雾霾 fog and haze空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导致的空气混浊的污染现象。能见度较差,一般使得远方呈黄、灰色。A.12.1 雾 fog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常呈乳白色。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A.12.2 霾 haze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A.13 沙尘 sand and dust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降低能见度。A.13.1 浮尘 dust静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尘沙浮游在空

11、中,使能见度变差,建议佩戴口罩。A.13.2 扬沙 blowing sand大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能见度较低,不适合步行。A.13.3 沙尘暴 sand and dust storm强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极低,不适合出行。A.14 积雪 snow cover雪停后陆地表面仍有一定未融化的雪,且至少可以捏成雪球,一般可明显覆盖陆地表面。A.15 结冰 icing温度低于0度时,陆地表面、水面或电线等出现的结冰现象,一般出现在冬季。A.16 龙卷 tornado从天空延伸下的漏斗云或类似形态的尘土、水柱,可悬挂空中或触及地面,一般出现在陆地和水面上,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灾

12、害。A.17 台风 typhoon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过境时带来明显的风雨影响,特点是大风和螺旋雨带,降雨强度和落区分布不均匀。参考文献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 Guide to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Eighth edition)(WMO No.8,2015)_行业标准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编制说明一、 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项目于2019年由国标委批准立项

13、,项目编号QX/T-2019-52,计划项名称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英文名称为:Specifications for soci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Weather phenomena。2. 协作单位主持单位北京彩彻区明科技有限公司。协作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华风爱科气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 主要工作过程2018年9月,为了推进社会气象观测能力的发展,中国气象局组织制定了志愿气象观测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社会气象观测发展指导意见。2018年10月,召开了编写小组第一次会议。出席的单位包括:中国气象局观测司、气象服务协会、华风集团、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通、墨迹天气、新浪天气通、彩云天气等。观测司介绍社会气象观测工作概况,参会单位介绍目前社会气象观测工作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2019年3月,彩云天气作为起草单位,在原气象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公众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标准文本。2019年9月,召开了编写组第二次会议,编写组根据编写原则,对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