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477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A. B. C. D. 【答案】C2.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审议表决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香港个别候任议员就职宣誓时公然发表“港独”言论,严重违反法律

2、,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B. 香港在实行“一国两制”时出现偏差C.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两制D. “一国两制”只实行五十年【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港独”言论,是搞香港独立,分裂中国的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题干材料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 B. C. D

3、. 【答案】A4.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

4、会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题文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B不能在题文材料中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5.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才使

5、得西藏卫生、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6.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 民主改革的推行C. 改革开放的推动D.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副总理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

6、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所以答案选D7.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 都有自己的法律C. 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D. 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较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是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故选D。8.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答案】

7、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而不是完全的自治,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9. 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A. 新疆B. 广西C. 青海D. 西藏【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不包括青海。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0.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

8、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有利于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地区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此题选D。11.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已经准备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决定作用

9、的是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12. 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一国两制”方针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10、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因为香港的制度未变,所以香港回归20年来,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ACD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是正确的。13.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C. 我国外交成就显著D. 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具有收复

11、香港、澳门的实力。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4. 如图是题目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应是A. 西藏B. 香港C. 澳门D. 台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问题及识图能力。图中“母亲”指的是中国大陆,两个孩子一个是“香港”,已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一个是“澳门”,也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他们等着这另一个孩子当然是“台湾”。故选D。15.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

12、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使得A. 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 “九二共识”的达成C.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D. 两岸“三通”的实现【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B和C、D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别是1992年、1979年、2008年,都与1987年不符,所以答案为A。 16. “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

13、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及的“九二共识”是A. 和平统一祖国B. 反对“”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C. 加强两岸交流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解决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7.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A. B. C. D.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

14、达成的重要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是达成共识所起的作用,不属于共识的内容,也不属于共识的内容,由此分析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A. B. C. D.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排除;

15、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属于两岸友好发展的史实。仔细审查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9. 6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下列史实不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A. 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B. “”势力的存在C. 香港、澳门的回归D. 两岸经济往来密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港澳的回归、两岸经济往来密切,都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因此ACD三项属于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选项。B项势力的存在是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不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故选B。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提出“一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